关于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程的探讨

时间:2022-08-10 09:16:09

关于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程的探讨

摘要:高尔夫运动独特的文化背景,现代的休闲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进入2016年奥运会后,对我国的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在查阅近年来有关高尔夫运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的普通高校进行调研,了解目前普通高校开展高尔夫运动课程的现状,分析成功经验与不足,探讨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展高尔夫运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希望能为普通高校开展高尔夫运动课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心城市;高尔夫;普通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106-04

Abstract:The special culture background of golf and the modern way of leisure attract more and more people join in the sport.The 31st Olympic Games in 2016 will promote great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golf sport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involves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of golf sport and researches on some universities which have already set up the course of golf. Through the above,the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of golf is learned.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hortage about opening the course of golf and discusses o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 of opening the golf course,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on the developing of golf course in university.

Key words: Key city;Golf;Ordinary university;University student

高尔夫球起源于15世纪的苏格兰。当时的牧羊人常用赶羊的棍子玩一种击石子的游戏,比赛谁击得远击得准,这种游戏后来就演变成为高尔夫球。1860年,英格兰举行了最早的高尔夫球公开赛。在这一年中,印度、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也相继举办比赛,继而进行国际、洲际及至世界性的比赛。现在的世界杯、英格兰和美国公开赛这三项比赛,可以说是高尔夫运动的最高水平的竞赛。2009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第121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高尔夫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的提案,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后将对我国高尔夫的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会得到政府相关主管单位更多的政策支持,更多的经济扶持,也有利于这个项目在我国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的普及和发展。有学者指出,从社会产业发展的经济角度来看,高尔夫运动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四大产业之一。美国是世界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高尔夫人口为267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9%,高尔夫产业产值高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1]高尔夫运动产业以高尔夫运动场的建设与开发为主体,包含了房地产开发、旅游观光、酒店服务、健身娱乐、运动器具、服装的生产销售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互动的体育产业链。我国高尔夫运动起步较晚,1986年,霍英东在广东中山市修建了第一块高尔夫球运动场,到2005年有314块场地,目前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场基本上都是会员制俱乐部,从事高尔夫健身的人群大致50万人。中心城市泛指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较发达、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比其他地区超前,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往往形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环城链状经济圈,依托中心城市的庞大市场,整合自身资源提供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相关产业。中心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强大,更在于中心城市都有一个支撑其发挥控制职能的高度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不可能在一片落后的区域独立存在,要有广大的腹地来支撑,形成产业功能梯次配合。中心城市的建设都是随着城市规模由中心向扩张,形成了规模性的空间结构。中国大陆的高尔夫运动场地大部分建在中心城市周围,据高尔夫时代网的统计,72%的高尔夫球场建在东南沿海城市及京津冀地区[2],这为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普通高校提供了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的便利条件。

1 环中心城市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背景

1.1 休闲体育时代的到来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根据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北京人均GDP超过7300美元,上海达到8550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社会蓝皮书》中表示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2010年底将接近4000美元[3]。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劳动消费生活方式、社会交往、闲暇生活等都会发生变化。从国际经验看,人均3000-5000美元将是消费结构向发展性、享受型升级的时期,休闲方式开始由物质形态向精神形态转轨,这也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国家对节假日放假天数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民族传统节日的休假,人们可支配的余暇时间已达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使人们的休息时间更加充足;2009年8月《全民健身条例》公布实施,必将对全国全民健身事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对面向大众的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也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我国著名休闲学者马惠娣、刘耳的研究表明,2006年以后我国居民将进入对自我实现欲望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育活动体验休闲,这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开始进入“休闲时代”[4]。

中心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所以能够起到引领、影响和控制的作用,一个主要特征是整体建设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而这又与其建立的综合创新体系直接相关。中心城市对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育等具有引领、影响和控制作用。但一个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除了受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制约之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文化、体育、价值观、制度、管理,即软实力的影响,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除了推进“人文城市、科技城市、绿色城市”之外,还有赖于国家整体环境的改善,以推进中心城市的高效快速建设与发展,这种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使人与人的接触机会越来越来多,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生活方式变得越发复杂。复杂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逐步增大,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人们终于认识到当代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自愿借助体育活动的形式所表现的一种休闲生活行为方式以及这种休闲生活行为方式的休闲现象,是休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外延是:休闲体育包括一切以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行为。休闲体育是整个体育运动发展到当代的一种社会生活、人的思想境界的反映,是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5]。休闲体育产业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健身、娱乐为主的行业,它的产生是市场的需求,休闲体育具有自由性、娱乐性、趣味性、运动性等特点,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市场需要日益增长,但是产业现状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中心城市人口密集,但体育设施极不完善,缺少能为大众提供的健身场所,现状与需求极不协调,另一方面这也为代表着绿色、阳光、氧气、时尚的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迎来了契机。

1.2 高尔夫运动特征与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相吻合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项目。现代高尔夫运动以崇尚环境与健康、尊崇平等和礼仪、培养自尊与自信作为文化基础,该运动项目通过户外休闲运动的方式,为其爱好者及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提供了一个健身、娱乐及社交的平台。高尔夫运动已经成为与足球、网球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美国,高尔夫运动在体育产业中排名第一位。其2008年产业价值已达1118亿美元,其中包括:高尔夫设施404亿美元,高尔夫资本投资178亿美元,球手用品159亿美元,以及相关的媒体、赛事、协会、慈善机构44亿美元,度假旅游234亿美元,房地产99亿美元等。仅美国高尔夫协会(USGA)主办的美国公开赛电视转播权收益就达5700万美元。企业广告收入1600万美元。高尔夫运动是一种现代生活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一般运动难以企及和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它拥有自己独具魅力的特点:(1)最回归自然的运动。每一个高尔夫运动的场地都是一个广阔的自然空间,都与阳光、碧水、青草、绿树相伴,人们在那里不仅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而且可以放松平日里紧张的神经,减轻日常的生活压力,回归到宁静的自然生活之中。(2)挑战自我,陶冶情操的运动。在各种运动项目中高尔夫是唯一一项不需要裁判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自己的约束行为进行比赛,具有很强的诚实性和自律性。高尔夫运动不需要击败别人,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每打一次球,都会有新的体会,有更高的追求,要求球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因此高尔夫球运动能够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项目。(3)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项体育运动。高尔夫强调文明、礼貌,表现在对打球者的着装和行动上,服装必须是专门服装,不能是普通运动装,一举一动必须体现优雅的绅士风度,运动中必须讲究自律、诚信,注意礼仪。高尔夫球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提高人的交往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交活动。(4)适合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由于项目技术特点,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参与到这项运动之中,享受高尔夫运动带来的乐趣,例如,中国奥委会的功勋人物荣高棠先生在90多岁还坚持打高尔夫,锻炼身体,享受生活。而且一旦人接触了这项运动,都会喜欢上这个项目,终身不会放弃,这也是高尔夫运动的魔力所在。

高尔夫运动与大自然的亲近性、项目特点的优雅性、挑战自我的自律性,心理追求的无止境性、项目的价值及社会功效等特点,都是这项体育运动独具魅力的原因,而且这项体育运动所表现出来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竞争意识,锻炼心理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磨炼人的意志,强调自律、诚信、礼仪,可以享受终身等特点,恰恰与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相吻合,对大学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高尔夫运动还具有显著的象征性和排它性的特点,成为高层会议、会展、投资等商务活动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世界高峰会议、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召开期间,高尔夫运动都是其中一项必要的活动内容。据专家估计,全世界商务贸易成交量的20%是在高尔夫运动场地达成协议的,中心城市是商谈经济贸易的中心,这更促进了环中心城市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1.3 高尔夫球运动参与者的社会特征

1.3.1 年龄特征

根据调查我国高尔夫运动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1岁,正好与我国参与群众体育锻炼的年龄走向特征形成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5-50岁年龄段参与运动项目不足的问题[6]。由于高尔夫运动的特点,是适合那些随着年龄增加而体能衰退的中、青年人群参与的运动,这一现象在西方大众体育发达国家已经得到验证(见图1)。

1.3.2 职业特征

根据调查表明,受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高尔夫球运动是社会一定阶层的管理者追逐的一项运动。从职业特征的结构上看,有职业者尤其是个体经营者或商业服务业从业者以及企事业管理岗位人员占了大多数比例。1999年加拿大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白领职业者占高尔夫运动参与者的49%,蓝领占15%,其它占36%[7],说明高尔夫运动已经成为一般白领阶层休闲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绝大部分白领都受过普通高等教育,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在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的观点及可行性。

1.3.3 地域特征

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移,即战略目标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战略重心由先进发展竞技体育转向发展关系民生的群众体育方向。随着中国迅速崛起的历史战略机遇和长远战略需求,中国国家大战略就是旨在实现“富民强国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战略,其核心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显提高中国的国际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根据调研资料显示表明,近年来我国的高尔夫球运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海南、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的主要城市及云南等个别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参与者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外籍球员数量下降,本国参与者人数持续增长。目前随着我国国内高尔夫运动参与者的不断扩展,新建球场及新增球员已经由省会城市转向地级市,这表明中国高尔夫运动已经向三级城市推广和发展;而且以本地人群消费为主的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球场的数量和来场人数持续上升[8],由此可见在国内高尔夫运动越来越被广大群众认可,接受并参与高尔夫运动的人在不断增多,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前景势必会越来越好。

2 影响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运动课因素

2.1 我国高校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现状

高尔夫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绿色的健身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价值意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这项运动,1995年深圳大学成立了高尔夫学院,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了一个水上高尔夫练习场,这是高尔夫第一次进入大学普通体育课,2006年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提出了每个厦大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2007年北京市大学生高尔夫球协会成立;2008年9月,首届全国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成功举行;2009年仅上海市就有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正式开出了高尔夫选修课。另外,上海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高尔夫球社团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学校也有今年推出选修课的计划。2009年中国药科大学体育教学部与南京体育学院高尔夫教练以合作的方式,在投资少、见效快的思路下开设高尔夫课程,将高尔夫项目列入研究生和本科生体育课程选修项目。在2009年高尔夫裁判考试中,暨南大学13名学生获国家级高尔夫裁判资格,学生水平之高令RA主席阿兰•霍金斯感到惊讶[9]。近年来武汉科技学院华网教学点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学校联合开展高尔夫球管理特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高尔夫教练员、球员、裁判员,球童主管、球童,定向红莲湖高尔夫球场、金银湖高尔夫球场等单位就业,开创国内高薪就业先河。如今打高尔夫球与汽车驾驶、商务英语已经成为社会在职人员的基本社交技能,也可以作为个人体育锻炼项目与爱好长期进行下去。高尔夫运动产业是以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与开发为主体,包含了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健身娱乐等服务业及服装、器具生产销售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大量了解高尔夫基础知识的相关人才。调研中许多俱乐部经理明确表示非常喜欢会打高尔夫球的普通大学生加入到俱乐部,因为他们有较高的素质,又了解行业基本知识,从事俱乐部工作上手较快。如何客观评价高尔夫球在我国发展尤其是在高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十分重要。

2.2 影响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的因素

2.2.1 人们观念中对高尔夫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只要听到“高尔夫球运动”这六个字,几乎所有的人观念里都与贵族运动联系到一起,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学校对开设高尔夫运动课心有疑虑。的确,高尔夫球球运动场在中国的成本是较高的,要想从事高尔夫球运动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作者选取环中心城市高校的原因所在。但是任何一项运动都有一个发展周期,现在欧美许多国家都已实现高尔夫运动平民化,例如美国已经拥有12000个高尔夫球场,英国拥有2000多个高尔夫球场,澳大利亚有1400个高尔夫球场,平均一万人拥有一个球场,800万人口的瑞典拥有500个高尔夫场,人口仅500万的丹麦,拥有300多个高尔夫场等等。这些国家的高尔夫运动非常普及,在公共球场打球的费用非常低[10],和国内的羽毛球费用相仿;即使我们的近邻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发展很快(见图2图3)。

近年来,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高尔夫运动已经有了平民化,大众化的趋势,这表现在很多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自主培养的高尔夫专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过去由于运营管理、器材设备所呈现的高成本现象有所缓解,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公共球场的增多,高尔夫运动也会进入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当中,所以高尔夫只是一项正常的运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2.2.2 政策的支持及管理层的重视程度

过去由于国家对高尔夫运动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出现了占用农田开发,球场运营不良等现象,经过近几年国家执法机关的整顿治理,经中央五部委联合调查表明,90%以上高尔夫项目符合标准,同时起到了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改善环境等积极作用[2],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有2700个高尔夫球场,有5000万人参与这一运动,并将带来1000亿以上的收入。所以说高尔夫运动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在他们今后的事业中,很有可能会接触到这一运动,既然学校有条件在他们在校期间提供学习条件,学校的管理层应有发展的眼光,早一步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教育的质量。

2.2.3 客观教学条件

目前开设高尔夫运动项目的高校的教学条件各不相同,少数高校有自己的练习场地,部分高校通过租赁社会上的练习场进行教学,据调查,在校内教学时,学生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很多高校自建练习场地,如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在足球场边建设了16个打笼,仅投入10万元左右,就可以胜任高尔夫正常教学;但是在校外教学时,学生每次需向练习场交纳10-15元的打球费用。随着学校对高尔夫的认识不断发展,有些学校已经计划在空闲场地建简易练习果岭。因为环中心城市的经济较发达,环中心城市带的高尔夫运动开展也较广泛,高尔夫运动人口较多,场地状况较充足,所以易于开设高尔夫运动课。

2.2.4 师资队伍的建设

休闲时代的来临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执行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指导者、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体育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里懂得高尔夫教学的人并不多,尤其缺乏高质量的高尔夫教师,各大高校除了草坪类教育具有专业的教师构成,开设高尔夫课的学校授课老师大部分没有接受专业的高尔夫教育基础,部分高校从社会上聘请专业教练来授课,另外动员一些教师通过自学和外出培训的途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但从长远的角度讲我国高校高尔夫师资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北京大高协2007年举办了第一届高校教师高尔夫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两届。高尔夫师资是影响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的一个主要因素。

2.2.5 学生对高尔夫运动课程的认识及态度

环中心城市是重点高校的集中地,学生的求知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接触面较广,通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很少,有99%的同学没有接触过高尔夫运动,了解高尔夫运动的途径选择顺序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广告、同学、老师,其中网络是大学生了解高尔夫运动的主要途径;7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高尔夫运动课,以便顺应时展、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兴趣、体现课程的多样性;“了解这项运动”、“为以后工作做准备”是学生们选修高尔夫运动课的目的;尤其是学习过这一项目的同学近86%的人认为高尔夫运动精神对自己产生影响,其中81%的同学认为通过高尔夫运动自己的自律性得到提高,74%的同学认为可以培养诚实的品德;高尔夫运动选修课结束后94%的同学还愿意继续练习高尔夫,并愿意向身边的人介绍这项运动。

通过走访调查表明随着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尔夫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意义,大多数大学生非常欢迎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程。

3 结论与建议

3.1 环中心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供了一些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项目,普通高校应顺应潮流,鼓励和倡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高尔夫运动等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休闲体育运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

3.2 依据高尔夫运动需求渐增与资源约束并存的基本国情,高尔夫

运动的“大众化”在我国为时尚早,“精英化”、“区域化” 才是最

理性的市场定位。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是开展高尔夫球运动的适

宜地区由于不同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应选择那些社会结构、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比较好的、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的城市(如图4所示)。核心地区包括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重点地区包括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城市带、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福建的福漳地区、湖北的江汉平原、以及南宁为中心的广西自治区、昆明为中心的云南省、海口三亚为中心的海南省;辐射地区包括湖南的长株潭地区、河南中部地区、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辽东半岛以及贵州贵阳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目前我国东部省市中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水平高,体育产业较为发达[11],应选择这些城市的普通高校为核心,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为重点,以经济和环境条件满足开展高尔夫球运动的城市为辐射地区,进行高尔夫运动这一项目的推广,普通高校肩负着推广这一运动项目的责任。

3.3 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的中等收入阶层休闲体育消费习惯已渐渐形成,建议应把高尔夫运动在校大学生作为重点争取的目标市场,俱乐部应主动与高校联合,在高校积极推广高尔夫球运动,一方面为企业培养各种人才,另一方面为市场培育潜在顾客,促进未来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

3.4 目前在我国可以培养高尔夫运动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并不多,现从事高尔夫运动本科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以前是从事体育教育和管理学方面教学的一线教师,所以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我们任重道远,这就要求已开设高尔夫运动专业的普通高校要严把质量关,尽早培养出一批符合国际要求的专业教师或教练(以具有CPGA资格或拥有18洞85杆以下技术能力,且了解高尔夫运动文化知识为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有计划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的普通高校应积极引进符合要求的高校高尔夫运动专业毕业生,补充师资方面的不足。

3.5 体育是一种文化,随着我国社会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形成,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将被现代的体育教育替代,我国未来的体育教育应同社会生态保持和谐一致,我们应注重挖掘运动项目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将其从潜在的“自在价值”提升为现实的“自为价值”。

3.6 考虑在大学城建设高尔夫运动场地。随着大学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教育由精英型向普及型转化;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迅速膨胀,高校大学城建设一度成为全国高校建设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60来所大学城在建或建设完毕[12]。大学城建设大多采取了在城市边缘地带另辟空间,将多所大学集中一处,形成大学校园集中区的做法。一方面,由于地处城市边缘,土地使用与市区相比较为宽松,而且高尔夫运动场地的修建可以优化校园及城市环境,可以利用高尔夫运动场地来改造绿化那些在校园建设中产生的垃圾填埋场等废弃的不可利用的土地,我国已经有利用废弃地建立高尔夫运动场地的成功经验,天津松江团泊湖和上海市郊垃圾场都已建成高尔夫运动场或练习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修建高尔夫运动场地;另外,多所大学集中在一起,还可以实现高尔夫运动场地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美国国家高尔夫基金[EB/OL]www.省略.

[2] 凌嘉蔚.解析中国大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前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24-26.

[3] 李培林.中国人均GDP明年年底将接近4000美元[N].燕赵都市报,2009-12-22.

[4]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8] 何莽.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高尔夫运动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17(1):33-36.

[9] 中华硕博网.[EB/OL].www.CHINA-R.nom,2009-05-09.

[10]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冯蕴中.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25(1):30-34.

[12]谭伟.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9(5):110.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 下一篇:亚洲日韩奥运举办国体育保险市场制度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