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的逃兵:三大预防措施找到心仪专业

时间:2022-08-10 08:14:59

求学的逃兵:三大预防措施找到心仪专业

某大学的研究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却壮士断腕般地毅然放弃学习,理由只有一个:不喜欢所读的专业。类似这样的事情,并非个别。专业人才的流失,以及人才学习时间的浪费,给当事人造成的巨大伤害是金钱无法计算的。作为求学者,应该如何借鉴和处理这类事件?有哪些预防措施?就此职业杂志社记者李黄珍走访了企业高管以及职业顾问。

在线专家: 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斌

不喜欢所学专业的两大可能

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斌先生告诉记者,研究生和博士生所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资源,还有社会以及学校的投入。因此,这类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是一个值得社会重视的问题。

“理由只有一个,不喜欢所读专业”,这里有两类情形:其一,理由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不喜欢”,已经成为逃避责任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一个借口。对于一个喜欢找借口的人而言,他读不好专业,工作也很难做出什么成绩。因此,对这类学生而言,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正视自己读研读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积极寻求外界帮助。人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宝贵,也很重要。当初,多少人打破头希望攻读你的学位,你活生生把人家挤下,却占着名额事后反悔。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还没有开始,只是因为所经受的一点点挫折就放弃,实在可惜。

其二,不喜欢所读专业,是真的出现厌恶情绪了。这个时候,需要学生考虑清楚,究竟什么原因,让自己产生了厌恶情绪?是导师的因素,还是学科的研究方向?抑或是某一个事件导致的连锁反应?毕竟,在考研、考博之前选择一个专业,一般而言,考生对学术导师、研究方向、学生就业等情况都是做了一定了解的。应该搞清楚自己不良情绪的根源所在,再考虑如何解决它,而不是一味逃避。事实上常常有这种情况:你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变得很讨厌;而你不喜欢的东西,在某一刻又会让你喜欢起它来。要搞明白自己喜欢哪些专业,原因是什么;不喜欢哪些专业,原因是什么。这样,把你厌恶的东西与自己当初追求的作一个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思考的经历也可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坚韧性。

专业转行更要慎重

针对读研半途而废或者半路转行的情况,陆学斌提出了三大预防措施。第一,在学生读研、考博的面试程序中,不要只惟分数,应加入读研、考博意愿和动机的考察,对于读研、读博的意愿,以及从事研究专业学科领域的动机、动力进一步探讨,把有真知灼见者优先作为培养对象。在动机方面,学生读研是因为逃避就业还是因为追求理想,识别这些因素,有利于筛选出真正合格的学生。第二,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明确读研、考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应与社会责任衔接起来。第三,导师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引导的辅助工作,读研、考博不仅仅是为导师做项目,而是要真正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力。

职业指导师安静女士则认为,太多人会说自己不喜欢什么专业,但是说不出究竟喜欢什么专业。在你还说不出你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愿意去为哪个方向努力的时候,不要放弃你目前的学习,毕竟你已经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以及父母的血汗钱。但是如果很明确地了解你想学、想深入研究的专业是什么,那就早一点去做转型。避免学后而厌、学后而溜的措施就是,学生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思考自己的方向;向你感兴趣的行业前辈请教,了解你是否真的适合从事这个专业的研究学习以及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发展前景。

上一篇:美国职业发展协会全球大会暨中国分会隆重召开 下一篇:高考专业选择:知己+知彼+理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