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小生命被扼杀于疏忽

时间:2022-08-10 08:10:57

7月12日下午,一则名为《救救我们的孩子,小诺你在天堂,可好?》的微博在网上流传。

该微博称:11日上午7时40分,“北京银座东方教育集团手拉手联盟园”沂水石良社区幼儿园的刘园长用自己的私家车,将年仅3岁半的小诺从家接走上学。

到幼儿园后,园长将孩子遗忘在停在幼儿园门口的车中。直到当日下午5时才被发现,发现时孩子已经死亡。车内温度有七八十摄氏度,发现时孩子的尸体有臭味,身体像被蒸熟了一样。

这是今年夏天曝光的又一幕儿童被锁车内热死的悲剧。关于儿童安全的警钟几乎年年都在敲响,但悲剧还是在经常上演。进入暑期,又到了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孩子身边还有多少“伤不起”的疏忽亟待填补?家长和幼儿工作者又该如何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本期“封面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有多少儿童意外伤亡发生在我们身边,有多少生命被扼杀于疏忽!

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再回首(之一):被锁车中

5月30日,汕头市一对年轻夫妇为让1岁的儿子把玩方向盘,在未熄火的情况下将其独自留在车中,由于幼童不慎将车窗关闭,车门意外反锁;

6 月27 日,湘潭一对夫妇开车带着儿子外出,下车时把睡在后座不满4 岁的儿子遗忘在车内。当家人发现孩子都不在身边时,孩子已在车内被锁6 个小时,最终因高温缺氧窒息死亡;

7月11日,浙江义乌一名3岁男童被锁宝马车中,及时发现后解救成功……

【安全警示】 1.夏季车座温度高,特别是金属安全带扣会烧伤孩子的皮肤。上车前,要先打开车门让车降温。

2.停车锁车门,检查钥匙,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别让孩子单独在车上玩。

3.到家时,先让孩子下车,再考虑搬车上的货物。

4.带孩子长途旅行时,考虑在凉快的时段上路。

5.高温季节里,一旦发生孩子被锁车里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让孩子紧张。如果家人能够在10分钟内将备用钥匙送来,家长可以在车旁等待;如果不能及时拿到备用钥匙,则应当毫不犹豫地砸碎车窗玻璃。

6.家长平时应教给孩子一些简便的求救办法,如用鸣笛、开启故障警示灯以及拍打车窗等方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还可以事先准备一张A4大小的白纸,用较粗的字体在上面注明“我需要帮助”的字样,并写明家长的电话。

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再回首(之二):溺水身亡

4月,湖南湘阴一对姐妹花在池塘边玩耍,因雨后池边道路湿滑,不慎溺水;

5月,湖南岳阳一男孩与同伴在池塘边玩耍时,私自下水游泳,不幸溺亡。

每年因为溺水送到医院抢救的孩子不少。特别是一些水网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孩子在小池塘、小河甚至沟渠边玩耍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警示】 1.作为一项自救技能,家长最好在暑假里陪孩子到正规游泳馆学习游泳。

2.孩子外出游泳,应由家长或其他成人结伴同行。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在河道、池塘、湖泊游野泳,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沟渠等地方玩耍。

3.不去不熟悉的地方游泳。水有“显浅”的特点,实际往往比看上去的要深。

4.在安全水域游泳时如果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在身体下沉时屏住呼吸,待身体上浮后再大声呼救。不会游泳的孩子发现他人落水时切忌盲目下水去拉,如果周围有长的竹竿,可让落水者抓住,同时呼叫会游泳的人协助。

5.发生抽筋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腿部抽筋剧烈无法上岸时应保持镇静,呼人援救,或自己漂浮在水面上控制抽筋部位,待抽筋肌肉缓解后立即上岸。

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再回首(之三):交通事故

6月,浙江临安几个孩子玩撕名牌游戏,其中一个9岁男孩为了躲避同伴追赶,跑出了院子,被一辆小货车撞成重伤;

7月,在海南临高县道某村路口,一青年载一名初中生驾驶摩托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该学生死亡,摩托车驾驶人受伤。

少年儿童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遇到紧急情况难于应付,因而发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概率往往要高于成人好几倍。家长特别要教育好没有大人带领的儿童,在交通道路上行走时要有危险意识,时时防范意外。

【安全警示】 1.学校要增设交通安全课程,让孩子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熟悉各种交通信号和标志,使之能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汽车、拖拉机司机在开车前,应注意检查车底下是否有儿童躲在下面。另外,汽车、拖拉机司机不可盲目倒车,应下车看看车辆后面是否有儿童。

3.教育儿童无论是坐公共汽车还是其他车辆,都应该坐稳,不可在车厢内跑来跑去。汽车行驶时,不要将头、手臂伸出窗外。

4.发生车祸时,家长切勿慌乱。应该立即报警,拨打120急救电话。

5.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生命垂危的孩子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用手帕、手指清除口鼻中的泥土、呕吐物等,随后让孩子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6.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受伤的孩子,以免由于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而加重伤势,甚至令伤者死于途中。

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再回首(之四):高空坠落

7月,杭州某小区,外婆出去买菜,把3岁外孙独自留在家里,孩子攀爬飘窗导致坠楼。

高空坠落是城市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之一,从案例来看,大多数情况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儿童对危险缺乏认知,加上好动、好奇的天性,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

【安全警示】 1.家长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窗口做好防护栏。楼梯的高度和坡度应全面考虑孩子的身形。

2.生活中,家长应该告诫孩子不要擅自攀爬高处。

3.当幼儿从高处跌落,家长应第一时间先看跌倒的部位有没有明显的外伤,是否有红肿或淤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系表皮擦伤,清洗消毒即可。如局部青紫肿胀,可先用冰水冷敷再擦红花油。

4.如果是撕裂伤伤口深而大或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者,家长应该紧急送到最近的医院救治。

3.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呕吐的情形发生,意识是否清楚,当发现此类不舒服的症状,家长切勿随意搬动、触摸受伤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再回首(之五):烧烫

7月9日,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南京溧水区一名11岁的小男孩一个人留在家中,大约中午11点多钟的时候,孩子口渴自己倒水喝,不料打翻了热水瓶,一瓶滚烫的开水顺着脖子灌了下来。由于家里没有大人,孩子烫伤后的哭声惊动了邻居,才发现出了事。

等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因为错过了最佳的降温期,孩子的伤势更加严重,必须转院治疗。医生说,孩子烫伤时,如果有大人在身边进行紧急处理,孩子的伤情就能得到控制,不至于发展到目前这样。

【安全警示】 1.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白天只能让孩子独自在家,可是厨房、阳台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危险场所,燃气灶、热水壶、打火机等都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让孩子远离火源,把温热的开水放在小保温瓶里,方便孩子饮用,打火机不能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不使用天然气时,要关掉总开关。

2.如果手足部位烫伤,烫伤较浅表,且面积小时,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3.如果是脸或额部烫伤,不能用凉水冲洗,可以用几条毛巾轮流进行湿敷。用剪刀剪开覆盖在烫伤处的衣服、鞋袜等。将患处浸泡在冷开水或干净凉水中,可减轻水肿和疼痛。

4.不要在冲洗后的创面上自涂一些药物和食品,如酱油、面酱、香油、小苏打等,这些做法会污染创面,造成感染。也不要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红药水,因为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遮盖创面,为诊断带来麻烦。如果创面上出现了水疱,不要自行将水疱弄破,以免造成感染。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一旦出现人身伤亡那必将是孩子一生之伤,家长一世之痛!一场场事故背后的教训是否使那些粗心大意的家长们的警觉性有所提高?对于家长而言,需要清楚地意识到你的疏忽大意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只有家长们存有安全意识,才能让孩子建立起对危险区域的“敬畏之心”!

上一篇:世界人口日关注再生育更需有温度 下一篇:10大习惯让你看起来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