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地带荒山荒沟点播柠条的优势及技术

时间:2022-08-10 05:03:39

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地带荒山荒沟点播柠条的优势及技术

摘要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概况、柠条生物学特性的阐述,分析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地带荒山荒沟治理点播柠条的优势,并简要介绍点播柠条的关键技术,以为当地荒山荒沟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荒山荒沟;柠条;种植优势;点播技术;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793.3;S72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65-01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境内海拔1 450~2 100 m,年均气温6.3 ℃,最高温度35 ℃左右,最低温度-30 ℃左右,年积温2 263 ℃,干燥度1.63,年无霜期103~148 d。受纬度影响,区境内年平均气温在地理分布上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360 mm,其中6—9月降雨量300 mm,占83.3%,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9.5%,土壤水平分布上处于黑垆土、淡黑黄土、湘黄土地带内,并且是黑垆土向灰钙土过渡的边缘地区[1-2]。

1 柠条的生物学特性

柠条,落叶大灌木,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重要树种之一。耐旱、耐寒、耐高温,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旱生灌丛。在黄土丘陵地区、山坡、沟岔也能生长,在肥力极差,沙层含水率2%~3%的流动沙地和丘间低地以及固定、半固定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长。即使在降雨量100 mm的年份也能正常生长,仅在水分过多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才生长不良[3]。 柠条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根系向四周水平方向延伸,纵横交错,固沙能力很强。柠条不怕沙埋,沙子越埋分枝越多,生长越旺,固沙能力越强。

2 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地带荒山荒沟点播柠条的优势

(1)从树种生长特性看,柠条适宜在干旱地区生长。柠条具有抗高温、抗旱性强、耐瘠薄;生长迅速、分枝多、萌发力强;根系发达、吸收范围广、抗风蚀、耐沙埋;固沙作用强、结实量多、种源丰富、容易繁殖等优点,能在年降水量250 mm条件下正常生长。

(2)从现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势看,柠条生长旺盛。2000年退耕种植的山杏、山桃保存率不高,即使已经成活的也由于缺水树木生长势很差,成为“小老头树”。而同年退耕种植的柠条目前长势旺盛,已经发展成为灌木林。

(3)从改善生态环境看,种植柠条优于栽植乔木。由于柠条在干旱带生长优于乔木,密度大,覆盖率大,根系发达,大多分布在地表50 cm的土层之间,纵横穿插,盘根错节,减少土壤侵蚀,拦截地表径流,对水土保持有很好的功效。

(4)从投入成本看,种植柠条价格低廉。按2012年的工价计算,柠条播种时需投入1 275元/hm2。移植时投入2 826元/hm2,其中挖树穴3 330个/hm2,需费用1 665元/hm2,栽植费495元/hm2,苗木费666元/hm2。

(5)从抚育管护看,柠条比林木好抚育管护。由于荒山荒沟治理面积大,抚育管护很难,只能靠林木自然生长,种植山桃、山杏林木几乎没有经济效益,每年夏季林木叶子就被蚜虫所害,叶子早枯,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再加上中华鼢鼠、野兔、叶肿病、穿孔病、流胶病等危害(其中华鼢鼠危害较严重,其他种类的病虫害危害较轻),使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而生长3年以上的柠条即使受到损害也比较容易再发芽抽枝生长。对荒山荒沟地不合格面积(成活率保存率≤85%)的补植补造,柠条用种子易补植补造,且省工、省钱、省力、易管护。而林木补植补造较难,费工、费时、费钱、难管护。

(6)从造林时间看,柠条更适宜原州区造林。原州区春季干旱少雨且风多,土壤墒情极差,不宜进行苗木栽植。而苗木无法长时间保存到雨季6月进行栽植(6月雨水较多,是点播柠条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点播,成活率高,且工费少)。

(7)从柠条的用途来看,发展前景、潜力较好。柠条枝条含油脂,燃烧不忌干湿,是良好的薪炭材。根具根瘤,有肥土作用,嫩枝、叶含有氮素,是沤制绿肥的好原料。种子含油,可提炼工业用油,干馏的油脂是治疗疥癣的特效药。根、花、种子均可入药。树皮含有纤维,能替代麻制品。花开繁茂,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枝、叶、花、果、种子均是良好的饲草饲料。柠条经济效益很高,发展潜力大。

3 柠条种子人工点播技术

(1)播种位置。鱼鳞坑:外沿向内10 cm处,每坑1~2穴;带子田:带子田外沿埂内10 cm以内1~2行、均匀播种;水平沟外埂:埂肩下30 cm处或埂脚上30~50 cm处1~2行。覆土厚度2~3 cm。播种量15.00~18.75 kg/hm2。

(2)播种方法。考虑到当年7—8月采集的新种子因生理后熟过程尚未完成,随采随播发芽率低下的实际状况,要求雨季直播的柠条种子以上一年度采集的新种子为宜。在做好种子准备、劳力准备的基础上,遇透雨(8~10 cm土壤含水量达10%以上)即可播种。人工点播,播前要整出播种穴,每穴内放置种子15~20粒,注意种子要散开,不能堆积,以防发霉变质相互影响。

(3)其他辅助措施。为了抢抓墒情,有条件的地方可提前浸种,播前可用凉水或30 ℃左右的温水浸种12~24 h,然后播种。如要防治病虫鼠害,可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4 参考文献

[1] 陈向礼.固原市原州区干旱地带退耕灌草间作的优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72.

[2] 李卓.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63-264.

[3] 李蕾,刘黎明,谢花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61-163,167.

上一篇: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