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淡然 失意坦然/六种心理易引起失眠

时间:2022-08-10 04:02:23

得意淡然 失意坦然/六种心理易引起失眠

得意淡然 失意坦然

文/求 索

前几年曾有一段时间,对世界和人生都很迷茫,无意间看到了“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这句话,恍然得悟,其实这就是一种平常心。

平常心三个字最早出于围棋。围棋大师吴清源老先生认为平常心就是本来心,过于争强和退缩都不是平常心的表现。

半个世纪前吴清源东渡日本,驰骋日本棋界15年,天下无敌,日本围棋界的每一本重要的围棋著作都有他的名字。当年吴清源之徒林海峰初到日本,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连遭败绩而请师傅指点,吴清源只说了“平常心”三个字。此后,林海峰在日本棋界也称霸多年。

平常心就是去除杂念,因为本心是没有杂念的。

当然现在社会的喧嚣让我们很难抛弃杂念。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使得心无宁日,更不要说平常心了。得意让我们兴高采烈,似乎世界一下子变得美好;一旦失意,我们就垂头丧气,如同世界末日来临。然而天地照样往复运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苏格拉底说,“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但是我们没有认识自己的平常心,做不到宠辱不惊,更做不到如庄子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人们在追求金钱、名誉、幸福的时候能不能真的好好坐下来休息一下,喝一杯茶,去掉那些本心之外的东西,还自己一颗平常心?平常心也是自然之心,自然二字最平凡不过,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看、都听、都感触到自然,但是又有几人能真的体悟自然呢?这种体悟是否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呢?

这里说的体悟是一种自我的认识,而不是牵强的争取。不牵强的争取是什么呢?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此处说的不争取也不是随波逐流,而这需要把握一个度。君子应当做到和而不同,与大家和,但仍有正确和积极的心态。

禅学讲平常心就是清净心,自强心。人们不断地追求那些表象的事物,甚至所谓某种法门,却浑然不知自然之法才是无法之法!最终都归于自然和平常,没有自然和平常哪来逍遥游于天地,哪来事如了无痕的境界呢?所以给“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再加上四个字:“平常自然”。

六种心理易引起失眠

文/陈 村

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专家总结了六种容易引起失眠的心理。

害怕心理。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夜晚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期待心理。是指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早上要赶火车、飞机,往往容易早醒。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冲突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多虑心理。一些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刺激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不能入睡的现象,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后,他们往往多思多虑,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上一篇:蒸鲥鱼与炒虾仁 下一篇:功夫茶话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