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CO方案治疗1例绒癌肺转移的护理

时间:2022-08-10 03:37:48

EMA-CO方案治疗1例绒癌肺转移的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EMA-CO方案治疗绒癌肺转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6年月10月收治1例绒癌肺转移病例的治疗与护理过程。结果:经严格按EMA-CO方案化疗和配合精心护理5个疗程后,胸片检查正常,阴道彩超示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继续巩固2个疗程的化疗,并定期随访至今,查胸片、彩超、血HCG结果均正常,无复发现象。结论:绒癌肺转移患者在EMA-CO方案化疗的同时配合精心护理,可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绒癌肺转移;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094-02

绒毛膜癌是滋养细胞疾病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患者多为育龄妇女,其中50%继发于葡萄胎,少数发生于足月产,流产,及异位妊娠,或绝经后的妇女。早期就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或器官。在化疗药物未问世之前,死亡率达90%以上[1]。现在由于诊断技术及化疗的发展,绒癌患者的预后大有改善。但化疗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尤其是联合用药或周期长时,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所以必须精心护理,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以确保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0岁,2006年10月因足月产后50余天,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院,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5 mm Hg,体重54 kg,专科检查示子宫增大,宫颈靡烂,阴道内有少量血迹。入院后化验血HCG值628 900 mIU/L,胸片示左中下肺野外带第3前肋间水平见一个1.0 cm不规则结节,阴道彩超示子宫增大,子宫腔内占位肿块约73 mm×66 mm×75 mm,边界稍模糊,符合绒癌声像改变。予EMA-CO方案化疗,第二疗程后血HCG降至170 100 mIU/L,有少量阴道流血,胸部结节和子宫肿块较前缩小。第五疗程结束化验血HCG 0.7 mIU/L,胸片正常,阴道彩超示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继续巩固两个疗程的化疗,以后定期随访至今,胸片、彩超、血HCG结果正常。

1.2用药方法

1.2.1化疗前的准备化疗前经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及心电图,检查正常时,即可用药。

1.2.2 药物治疗采用静脉联用VP16、Act-D、MTX、四氢叶酸(CF),VCR、CTX每疗程间隔1周[1]。

1.2.3停药指征一般认为化疗应持续到症状体征消失,原发和转移灶消失,血HCG每周测定一次,连续3次阴性,再用2~3个疗程方可停药。本患者用药第五疗程后肺部结节和子宫肿块消失,血HCG检查结果正常。无阴道流血,继续巩固两个疗程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产后由于自身疾病导致母婴分离,产妇有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疾病发展快,病情严重,需要化疗,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化疗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心态的产生。应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耐心细致地告知患者化疗的有关知识及预后情况,并介绍成功病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勤看,勤问,勤听。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并化疗。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允许家属及婴儿探视,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2.2 一般护理

患者产褥期加之化疗的影响,需要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良好的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或摆脱所处逆境,利于化疗计划的完全。化疗前给予富含维生素、糖类食物,出现恶心呕吐时,建议在化疗前2 h内避免进食[2];化疗后少食多餐,进无刺激性食物。患者因活动减少,加之抗癌药物有神经毒性,使肠蠕动变慢而导致便秘,给予萝卜、牛黄瓜等产气食物以增加肠蠕动[3]。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化疗药物的代谢。必要时予支持治疗,保证营养的摄入及液体的摄入。指导患者饮食前后漱口,经常擦身、更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3用药护理

化疗前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有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告之患者疗程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注意保护静脉,从远端开始,有计划地穿刺并减少穿刺次数。一般选用前臂静脉或远离关节上下2~3 cm处的血管交替给药,不宜选用手足背小血管,应避开肌腱,关节部位,选择弹性好,无炎症及破损的血管。对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用药前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成功后更换化疗药,同时,在穿刺部位稍上方沿血管走向湿敷硫酸镁,预防外渗及血管炎的发生,再输入生理盐水。输液期间加强巡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有无药液外渗,一旦发现药液外渗,立即停止滴入,保留针头用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拔针后用生理盐水5 ml+利多卡因2 ml局部封闭,并用5%硫酸镁局部冷敷,或金黄散外敷。

2.4 主要化疗副反应的护理

2.4.1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定期复查血常规,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保持病室通风,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探视,嘱患者保暖,预防感冒,医嘱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 皮下注射bid,经上述护理措施,白细胞升至正常未发生感冒及感染。

2.4.2胃肠道反应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对化疗药物敏感,易引起胃肠道症状。因此,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每日记录尿量,同时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新鲜,治疗中看电视,听轻音乐,分散注意力,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其心理和生理对化疗反应的承受力。饮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少食多餐,对呕吐、腹泻患者给予止吐、止泻等对症处理。

2.4.3口腔溃疡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用软毛刷刷牙,饭后漱口,鼓励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2生理盐水配成漱口液,一天多次。每天在给患者做治疗前仔细检查口腔黏膜情况,询问患者口腔感觉有无异常,有溃疡时用0.02%呋喃西林液漱口后,用珍珠散敷湿溃疡处,予清淡,易消化,少刺激的饮食,经上述处理,溃疡愈合,能正常进食。

2.4.4肾脏损害在化疗前及化疗期间保持水化和尿液碱化,鼓励患者多饮食饮水,每天保持尿液在1500 ml以上,滴注环磷酰胺时保持入量2 500 ml以上,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2.4.5 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避免因脱发造成自身形象损害而产生自卑心理,关心理解患者,治疗期间予头皮冷敷,减少头皮血液供应,必要时戴帽子和发套。告知患者停药6~8周后头发会逐渐长出且更好,皮肤色素也会逐渐消失。

2.5预防感染

保持病房整洁,床单位平整,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协助医生定期做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低的患者安排单人病房或层流病房,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和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做好会阴护理,注意观察恶露的色、质量及子宫复旧情况。

2.6护理

患者处于哺乳期,由于疾病及化疗的影响停止了母乳喂养,乳汁淤积及继发感染易造成乳腺蜂窝组织炎。应挤出淤积的乳汁,协助患者回奶。

3讨论

绒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早期就可通过血液转移至全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对妇女生命威胁很大。近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化学抗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该病已基本无病死率,并成为为数不多虽广泛转移但仍可治愈的肿瘤之一。John等[4]报道62例足月产后绒癌(约6%)。另外由于继发于足月产后,母婴分离造成患者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注。在护理中,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化疗药物毒性大、不良反应多,护理方面要注意生活护理,以减少不良反应。告知患者2周内卧床休息,减少外出次数,防止感冒。定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增加抵抗力,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4.

[2]陈益,李莉,陈智敏,等.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及其饮食[J].护理研究,2002,16(10):570-571.

[3]陈金凤,李红,胡雪慧,等.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43.

[4]Tidy JA,Rustin GL,Newlands ES,et al.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oricocarcinoma after nonmolar pregnancy[J].Br JObstet Gynecol,1995, 102(9): 715-719.

(收稿日期:2009-08-27)

上一篇:对药店开展“中医坐堂”的前景分析 下一篇:构建全程化阶段式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