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危机审视高校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10 03:08:05

从财务危机审视高校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是高校财务治理永恒的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从追求办学的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财务危机;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的中国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一项独立完成的调研表明,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2500亿元。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现有的许多大学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甚至已经破产。

高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当政绩意识渗入后,形象工程也就层出不穷。借大钱、建大楼、实现大规模招生,这种不问实际需要,只关注外表壮观的发展模式,最终酿成了泡沫化的高校规模,最终也埋下了“高校财务危机”。从国家审计署的2006年第1号审计公告表明:全国的18所高校至2003年末债务总额为72.7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到2006年天津大学校长因违规使用资金造成巨大损失被免职,再到2007年年初吉林大学在校园网上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危机的良策,高校的财务危机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高校财务危机现象的诱因剖析

由于高校财务的特点,相当长时期里,人们对高校的财务危机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学城热引发的“大学坑”现象才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纵观高校财务危机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预算收入完成的可靠性差

目前影响高校收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学费等各种收费不能实现预期目标,主要表现为录取学生报到率的不确定和学生拖欠学费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高校学生报到率仅为85%左右,而学费拖欠率高达到15%,如此推算学费收入仅能完成预算收入的70%左右。第二,现在中贫困生的比重很大,国家虽然有助学贷款,由于各地银行的执行情况不一,也加重学校的财务负担。

(二)基本建设投资盲目扩张

高校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在财务方面也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但在这几年中,全国的高校都在走规模化道路,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个情况下,各高校大批增设新专业,大块征用土地、大量建设大楼、购置设备等,导致严重的入不敷出的现象。

(三)对“开源”和“节流”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的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对财政拨款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尽管财政拨款的绝对额仍在增长,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大学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好转,学校的各种支出日趋增加,如果仅仅依赖财政拨款,难免会发生流动资金周转上的困难,导致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目前许多高校对支出的控制严重不足,给高校的运营带来了潜在风险。比如,财务支出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学校机构改革滞后,财务支出结构中刚性支出膨胀,增加了财务收支平衡的难度,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浪费现象严重。

(四)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知识老化

现代大学快速发展,使得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模式、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高校由于自身性质、历史、规模等原因,形成高校财务人员知识老化,缺乏活力与创造力,制约着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到科学的财务决策的出现,财务运行机制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学校新的发展需求。同时,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管理层有着很好的优越感,因为有国家作后盾,风险意识淡薄。再加上原来沿袭下来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严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就必然会增加财务风险的产生机率。

(五)经济责任不清,增加了财务风险

当前,高校是事业单位,管理层是国家任命的干部,在承担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的同时,很多人还是更注重对后者的关注。所以就出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不关心单位的经济利益,不主抓节约成本,产生利润,而注重自己的政绩,把学校建大,把楼建高,把校门建美的现象。任期内借的钱,可以不用在任内还,下任的为了再做大,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好大喜功,超前消费,使得高校债台高筑。

三、高校财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是高校财务治理的永恒主题。在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成功实现量的扩张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效益将上升为高校办学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其迫切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从追求办学的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提高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发展动力机制,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大力构建人尽其才的动力机制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化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扩大办学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高校人员经费比重的持续较快增长,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是对高校教职工个人可支配收入长期处于严重偏低状况的一种矫正。另一方面,也与高校近年自筹收入的迅速增大,校内津贴制度改革的启动紧密相联。客观地看,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效益的日益显现,保持人员经费比重的适度、稳定增长是完全必要的。但毋庸讳言,有的高校在冗员严重、队伍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提高津贴标准,盲目攀比个人收入水平,导致消费基金增势过强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存,直接推动了人员经费比重的过快增长。因此,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当控制、稳定高校消费基金的支出规模,改善和优化事业支出结构,应当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大力加快高校用人机制的实质性改革步伐。尽快形成一个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激励与约束并举、效率与公平兼顾的人尽其才的平台,将有助于建立一支总量适当、结构优良、更具活力的教职工队伍。

其次,要继续深化校内津贴制度改革。引导高校的内部津贴制度改革朝着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的方向发展,并与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办学规模效益的增长幅度保持一个大体相当的水平。当然,对高校人员经费比重保持适度增长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强调适度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支出的现实意义,并不意味着高校人员经费比例越低越好。恰恰相反,假如高校人员经费比重过低,则会导致人才流失,极大地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

(二)努力提高财尽其力的配置效率

需求超过满足需求的手段是社会基本的普遍问题。相对于需求而言,财力资源总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稀缺的,这就更加需要对财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预算是对纳入预算治理的所有财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有效载体,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各项事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编制合理,投向明确,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预算盘子,不仅要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相协调,而且要与学校现实财力状况相适应;不但要统筹资金运动中的数量和时间上的动态平衡,而且要兼顾因经济活动引起的内、外部各种利益关系的相对稳定。

在高校从外延发展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财务预算的安排、财力资源的配置,既要坚持量力而行,更要强调尽力而为,着眼于各项改革的推进,着眼于办学层次的提升,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未来。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的原则,整合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结构。必需的人员支出优先安排,教学科研投入重点保证,建设项目投资适度超前,一般性公用经费力求节俭,并逐步实行严格的绩效预算。学校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全校财经工作的指挥棒,就必须按治理层次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非经规定程序,任何人和任何部门都无权调整预算,以增强预算的刚性,克服预算软约束的通病。预算控制是高校财务治理的基本特征。建立一个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对于维护预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过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预算与实绩之间的差异,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以减少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的不利差异,提高财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三)着力创新物尽其用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加速改善,高校物力资源大幅增加,怎样提高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日益凸现。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集中表现为办学效益的优劣。办学效益一般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高校对社会效益给予了充分关注,而对经济效益的关注程度似乎要低得多。所谓高校的经济效益,是指高校教育要素的投入与这些投入所得到的各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产品的比较。它包含两层含义: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关系,教育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致的,都是对投入产出对比关系的反映。但高校作为以教育科研为中心的事业单位,不像企业那样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等有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而,对高校经济效益的衡量,尚缺乏围绕成本和收益等可计量的标准化因素;加上对高校投入产出测算的复杂性、教育产出的迟效性及其关系的模糊性,一时还难以对高校经济效益进行公允的量化考核。尽管对这一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尚需时日,但教育领域的现实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将会越来越自觉地关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1、确立教育成本观念。高等教育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一种非凡的产业。既然是产业,就必然具有产业的基本特征,就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办学经费由政府统一供给,资金投向也由政府统一决策,国家实际上包揽了高校的财务收支,因而高校基本上只需计算收支余额,不可能也无需计算办学成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如何摆脱传统的粗放式治理方式,高效益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就成为高校面临的十分迫切的课题。当然,教育成本并非越低越好,它有一定的区间限制。成本过高则表明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现象,成本过低则说明投入仍然不足,也会影响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后劲的增强。因此,确立成本观念,讲求成本治理,既要考虑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又要衡量成本投入的产出效益。

2、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价,是资源配置阶段的必要延伸,且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绩效评价体系缺失,将会刺激人们更多地占有本已稀缺的资源的冲动,加剧资源配置上的紧张状况。衡量高校的产出要比投入困难得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由于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贯彻由简到繁、动态完善的原则,涵盖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治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建立一套既各有侧重,又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既有定性规定,又有量化指标,包括一些经济指标的多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或指导,评价结果要与资金投入紧密挂钩。绩效评价优良的必保领域,要在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以体现财务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反之,则应削减、暂停直至取消相关投入,以发挥财务政策的调节约束功能。

3、适度运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并非市场机制完全失灵的地方。当行政手段难以奏效时,适时引入、启动某些经济杠杆,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试行物力资源的有偿占用制度。存量资源的占用并非免费午餐,高校长期存在的无偿占用资源的状况应当得到改变,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物力资源的有偿占用机制,加强对物力资源占用者的经济责任约束,以促进物尽其用目标的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化成.e时代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财务处。作者为会计师)

上一篇: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基于价值网络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