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0 12:36:59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大理州部分县市为例》(QN2016010)

摘 要:本文以大理州12县市为例,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驱动因素,进而制定了绿色发展对策。

关键词:绿色;发展;边疆;少数民族集群;新技术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种类众多,民族关系复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观念相对滞后。然而在“一带一路”中,云南首次成为了开放的门户前沿,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云南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大力发展各层次的地域经济,才能抓牢“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县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单元,在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以大理州12县市为例来研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绿色发展的对策。

一、利用绿色技术,构建绿色现代化农业体系

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繁荣复苏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农场实施规模经营,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一般小型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也达到20公顷以上。美国农场主素质普遍较高,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比较而言,云南省的大部分县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民得到的市场信息少,耕作手段往往依靠劳力。

以宾川县为例,2014年,宾川县的水果总面积达29万多亩,总产达70多万吨、总产值达40多亿元,柑桔、葡萄是其特色水果。国内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福州等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远销越南、泰国、缅甸、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但我们也要看到,2014年,宾川全年的农药使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农药量、单位农、林、牧、副、渔增加值农药使用量在大理州各县市中都是最高的,在灌溉方式上,大水漫灌的方式比较普遍,土壤肥力正在下降,病虫害严重,各年份水果销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其销售主要依靠经销商销往外地。

那么要促进宾川县高原特色水果产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改变目前的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政策上给予管控,引进科学绿色的种植技术,大力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概措施,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在生产方式上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和生物科学技术,打造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绿色水果品牌;其次,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尝试推行农业合作社、水果产业园区,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达到以产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市场开拓方面,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除现在已经举办的系列水果展会的“引进来”措施,要走出去,吸引外商投资,扶持本土的企业,逐步形成稳定的市场销路和产业链条,依托现有的接近原料产地的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保健健康食品产业、酿酒业;最后,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增加农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机会,改善农村青年劳动力厌农、弃农的情况,用优质的劳动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二、加快技术要素集聚,发展集群式、特色化的工业经济体系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和苏蒂根据历史经验提出了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是当某种技术体系在发达国家趋于成熟后,发展中国家就具备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无论怎样追赶也难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和经济差距;第二种机会窗口:通过进入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像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和德国取代英国的技术领导地位那样,实现跳跃式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修正后的机会窗口理论认为,只有那些不与廉价劳动力相联系的高创新率的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才具备“第二种机会窗口”的资格。

根据机会窗口的原理,我们来看处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省份云南,相比其他中东部地区,其省内的县域经济要寻求发展,追赶中东部速度,关键是要进入新兴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以大理州12县市为例,根据大理州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大理州主要培育旅游文化、高原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物流、矿冶建材六大产业,据报道,2016的下半年,大理凤x汽车制造基地新车下线,全球第一条湿法炼铅生产线在祥云成功建成投产,带来了大理“智”造的全新升级,大理州县域经济在引入新技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仅仅是在起步阶段。由于大理地区远离技术密集区,交通不发达,在新技术运用上没有信息获得优势,那么在获得技术优势方面就要从特色产业里来挖掘,比如利用接近原材料地开展生物制药业、民族工艺品业、高端加工业等,充分运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形成自己的专利产权;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加强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共同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技术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特点,逐步在工业新能源技术上有所发展,这样一方面加强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了人才;另一方面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在技术上解决了后顾之忧。

从大理州各县市的工业产业构成来看,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大或者是依靠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比如采矿业,冶金业,茶叶、烟草、乳制品行业,发展规模小,没有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由于起步晚、规模小、污染不大,对于这些传统的行业,不能走中东部发达工业地区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要升级制造工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形成环保企业的后发优势。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县域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为了避免行政区划带来的壁垒,我们可以从大理州州级区域一盘棋来考虑,充分利用功能联系来获得地方化的经济,避免各县的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结合各县的资源优势特点,通过产业联盟,将企业间前后向、侧向联系的产业环节在县域间通过协商合作进行拓展,通过分工合作形成大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形成工业品牌,打造龙头企业。

大理州12县市由于经济基础较弱,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创业环境缺乏吸引力,民营经济缺乏活力,阻碍了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城镇化进程慢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科学有序的推进县域的城镇化建设,重视县域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提高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给予政策上优惠和倾斜,加强“民生工程”建设,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消除农民进城务工在社会保障、就学就医方面的壁垒,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充分发挥地方劳动力的要素优势,通过吸纳更多的优质劳动力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七、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好、利用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一资源

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稀缺性”,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不同程度的出现在各区域,雾霾在近几年成为空气污染问题的突出表现。在这样的情况,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渐渐稀缺,成为一种资源。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边疆省份,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也相对较好。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形成后发优势,必须牢牢紧扣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这一特点,不能走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要坚持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清理、污染环境的方式坚决不用,保护好生态环境,把绿水青山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经济发展中,要挖掘良好生态环境这一资源,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资金、人才、企业和技术流入,让绿色的产品品牌走出去,通过良好生态资源这个桥梁,形成资金、人才、企业、技术的良性互樱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珊.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向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6,(08):88-92

[2]贾根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与反思[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5):13-22

[3]王缉慈.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5,(12):91-98.

[4]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

[5]陈旭南.扩大对外开放与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6):102-103.

[6]高鸿章.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48.

上一篇:强化系统思维 决胜脱贫攻坚 下一篇:住“鸟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