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支点 开创作文新天地

时间:2022-08-09 11:33:28

提供支点 开创作文新天地

摘 要:本文认为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作文教学就要注意教学支点,必须坚持原创原则,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就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学习潜能,在笔尖流淌出生活的亮丽。

关键词:作文;生活;观察与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69-01

越来越多的学生习作如出一辙、言语贫乏、所见狭隘,让人不忍卒读。如何才能让学生逃离范文的困扰,在他们的笔下还以生活的亮丽、笔尖生花呢?

一、支杆――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教师要态度鲜明的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尊重学生个性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可说,说须心口如一”,消除写作的神秘感,从而写出有个性的文章,达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境界。实践证明,让学生真诚的去拥抱生活的亮丽,用他们的眼睛去撷取生活中的一朵朵奇花异葩,亮丽的生活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还原出来。看,还是“过生日”,不再是“惊喜”的派对,而是与小伙伴去果园偷摘果子,玩得不亦乐乎时果农却出现了,居然果农没有责骂,只是轻问:是否看见树上的一窝马蜂和是否想到果子喷没喷农药?那一天,果农的话成了最好的生日礼物!

二、创境播种“支点”――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从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那作文教学任务就可说完成一大半了。愉快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作文“可亲可近”,就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吸引学生。正如明朝王守仁所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教师可创设愉悦的情境,用真实或仿真实的氛围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尽量让作文课富有情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从而在心中播下一颗喜爱习作的种子。

三、孕育新生“支点”――观察与阅读

诚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泉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时刻捕捉丰富的作文素材。如让学生观察第一场春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后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观察生活,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以上的生活札记。只要擦亮眼睛,善于观察,勤于写札记,做生活的有心人,写起作文自然就不愁无物可写。如叶圣陶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

“能读千赋,则能为文”,阅读为作文提供了范例,在无语中渗透着作文如何写。“记得旧文章,便有新句子”,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难以创作。因此,教师应将讲读课与作文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揉合在一起讲,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人事进行广泛联想,拓展他们的思维路径;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变成一种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同时,引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尽力拓宽学生阅读层面,让学生读中悟写,以期达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产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体会。只要善于观察,勤于阅读,又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言如源涛、风行水上?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

四、破茧成蝶“支点”――放飞想象的翅膀

一篇出色的作文光靠观察和阅读是不够的,唯有让想象的翼翅飞翔,才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展现出“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的绝佳境界,才能涂上亮丽的色彩,从虫茧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因此,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词语、图形、声音等对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指导,启发学生从词或形或声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挣脱思想束缚,逐层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好像一只只蝴蝶破茧而出!而象“只听见我的肚子和窗外的蟋蟀一起大声歌唱”等有创意的句子就会时常涌现。如鲁讯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作文教学还要多给予学生关于想象的指导。

五、凤凰涅“支点”――反复修改

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我说:“真金仍需火来百般炼!”凤凰只有浴火重生才会更加耀眼!文章写出来后必须反复修改才能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从而再现生活的亮丽。因此,作文教学中,修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叶圣陶说过:“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为此,教师可在需要修改处做上记号,发回让学生自己修改,再采用对个别词、句的修改和润色的面批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修改,并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习惯。时常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增强推敲语句的敏捷度。一如鲁迅先生说过:“作文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修改。”

六、蝶飞凤舞“支点”――习作展示

心理学认为:“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既然学生的习作已像彩蝶蜕变、凤凰浴火,那就应让蝶飞凤舞,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可以举行朗读自己作品的朗诵比赛、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定期将范文整理,创办班级《优秀作文选》……成功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文章得以肯定,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增强写作欲望,激发再创作热情。因此,教师应多创造蝶飞凤舞的环境。只要我们教师作文教学注意教学支点,坚持原创原则,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以有效的教学唤醒学生沉睡的学习潜能,我们教师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笔尖流淌出生活的亮丽,开创作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原永林.浅谈作文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5).

[2] 魏来招.作文教学贵在恒[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4).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转变 下一篇:现代语言基础与中学语文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