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时间:2022-08-09 10:38:07

“转换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新标准小学英语(外研版)主要为学生提供了四个小伙伴:Daming,Lingling,Amy,Sam。很多对话都是以这四个小伙伴展开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这四个小伙伴各自的性格特点。怎样把握教材中人物的特点,以便更好的理解文本?我们可以通过“转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1.肢体语言转换。

肢体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合理的利用肢体语言,不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对抽象词汇的学习有很强的辅助作用。例如:在教学英语歌曲《I can’t do it》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帮助与被帮助的人。唱到I can’t do it.I can’t do it.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摆手的动作,表示遇到了困难。唱到Can I help you?Can I help you?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摆手转换成伸出双手的动作,表示乐意帮助。通过肢体语言的转换,为歌曲的教学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2.语气转换。

语气是口语教学的灵魂。如果在对话中一直使用一种语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和背诵课文一样,显得没有生气。因此,准确的把握每个人物的语气也是口语教学中的重点。第三册 Module 9,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一课中,Amy感到很饿,于是有气无力的说:“Mum,Can I have some soup? Mum回答:“Sorry,you cant.”于是Amy转换成商量的语气说:“But I’m hungry.Can I have some sweets,please?Mum回答:“Sorry,you can’t.” 没办法,Amy 又转化成祈求的语气说:“Can I have some bread?” 当又遭到拒绝时,Amy又转化成着急、生气、埋怨的语气:“But Mum, I’M VERY HUNGRY!”课文将I’M VERY HUNGRY!每一个字母都进行了大写,目的就是要突出Amy语气的变化,通过Amy语气的变化,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课文有了生命。

3.声音转换。

教学录音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train的轰轰声,tiger,lion的吼声,bird的喳喳声……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无限趣味。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声音之间的转换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第一册Module1,Unit 2,How are you?一课中,小鸟对刚睡醒的Sam打招呼:“Good morning,Sam?”,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小鸟的声音来问Sam。Sam在吃早饭,小狗过来和他问好:“How are you,Sam?”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化成小狗的声音。有的学生读得很响亮,我就说:“这是一只声音洪亮的小狗。”有的学生声音很小,我会笑着说:“这是一只害羞的小狗。”一堂课下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点,达成目标。

4.表情转换。

面部表情可以传达一个人当时的心理感受。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Happy Face和Sad Face。例如教学Have you got …?句型时,教师摆出一副Happy Face,学生回答:“Yes,I have!”当教师的表情转换成Sad Face时,学生回答:“No,I haven’t!”通过这种表情转换的方式,我们还可以进行Do you like…?/Did you…?/Can you…/Will you…等一般疑问句的练习。

5.内容转换。

例如,第三册,Module 2,Unit 1 Go straight on.对于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文本内容较为繁杂,学生在表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将繁杂的文本提炼出精华(知识点):Excuse me./ Where’s the…,please?/ 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找准知识点, 然后围绕Asking the way.这一主题展开练习。因此,我设计的对话内容为:

A:Excuse me. I’m...Where’s the…,please?

B: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

A:Thank you.Bye-bye!

B:You are welcome.Bye-bye!

教师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转换时,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道具,只有这样,才能使转换过来的内容趣味化、真实化、生活化。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下一篇:有效学习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