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9 09:45:07

颅外脑血管狭窄是造成患者出现脑卒中的重要诱因,传统治疗多以颈动脉内膜剥脱以及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介入治疗逐渐受到青睐,尤其是支架成形术,目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中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了这一手术在颅外脑血管狭窄病症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共43例,其中男患25例,女患18例;年龄在45-71岁之间,平均年龄(58.2±3.3)岁。患者均经我院脑血管造影诊断确诊,表现为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在70%以上,且无介入治疗禁忌症。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表示配合。

1.2手术方法

在实施手术之前,给予患者100mg/d的阿司匹林和75mg/d的氯吡格雷,持续口服三天。手术时,在患者麻醉充分后,首先给予Seldinger股动脉穿刺术,将动脉鞘完全放置在患者体内,而后静脉注射肝素抵抗血液凝固。随后给予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病变动脉的位置、病变概况和周围血管情况。在造影结果指示下,将导丝沿着穿刺部位抵达病变处,并使其头端位于病变血管的最远端。根据血管情况进行适度球囊扩张,随后撤去,在病变血管的狭窄位置安放支架,再次使用血管造影检查,当确认支架安放位置正确后,释放并放置妥当。在选择支架时,应该依据患者病变血管的近端直径和正常血管的远端直径,另外支架的长度较病变区域应长6mm左右,安放时,两端各多于3mm为最佳。当支架安放妥当后,再次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当确认支架完全张开,且狭窄部位得到缓解后才可以拔出导丝。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尿量等指标,持续监测48h,同时注意患者股动脉穿刺位置是否有渗血,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术后不良反应。另外,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口服氯吡格雷至少半年,每日75mg;口服阿司匹林终身,每日100mg。

1.3术后观察

术后患者病变血管的血液流通情况;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发生的血栓、出血、造影剂问题等合并症;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血管狭窄、脑卒中等远期预后情况。患者在出院后,应嘱咐其进行2-7年的门诊随访,具体随访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制定,应给予患者颈动脉CT、超声或造影等检查,详细检查患者血液流动情况、病变血管及其侧支循环情况等,若患者有疑似病灶,应给予脑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保患者安全。

1.4判定标准

采用BI指数与mRS量表判定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了解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2 结果

统计本组研究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一年时BI指数与mRS评分情况,详情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患者在术后半年时评分已经较术前明显改善(p

3 讨论

对于行血管支架成形手术的患者来说,其术前、术中、术后发生脑缺血是最常见且最危急的合并症之一。对于这种脑缺血情况,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突然,但往往症状在24小时内即可完全消除;第二种为轻度脑卒中,患者骤然发生的局部性神经功能障碍持续较长时间,通常超过24小时,但多在发病后7天内症状完全消失,无后遗症状;第三种为严重脑卒中,患者突然发生的脑神经功能局部缺失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达到发病前状态,且持续终身。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患者术前mRS评分在2.4分左右,且由于脑血管狭窄,其BI指数明显偏低,仅为75.62±2.4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属于介入治疗的一种,通过在血管中接人支架令患者原本狭窄的血管逐渐扩张,趋近于正常状态,因此血液流通速度也会有所加快。介入治疗后,本组研究患者在半年时mRS评分下降至0.7分左右,神经功能明显优化;BI指数也明显提升,达到93分左右,证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血管狭窄治疗效果较好。术后1年随访发现,患者BI指数与mRS评分并未出现反弹迹象,而是处于缓慢优化状态,证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较优,可持续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

当人体的脑部血管发生堵塞、狭窄等病变时,病变周围脑组织发生血液灌流量不足,引发脑功能障碍。而当把支架安放于狭窄血管处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血管狭窄情况,恢复病变位置的血液流动情况,恢复脑组织的血液、氧供应情况,加快侧支循环的创建,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功能障碍。此时可给予患者静滴阿托品或多巴胺,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当患者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时,大多是因为插入或拔出导丝、导管的过程中,对血管内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刺激,本组有2为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立即给予罂粟碱或尼莫同后,症状消失,未影响患者预后。

总之,采用血管支架成形方式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可达到较优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均可起到显著改善作用。且随访观察下发现患者并无明显恶化现象。术后需注意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提升治疗有效性。

上一篇:肩关节脱位3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40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