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智能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08-09 09:13:59

关于高校智能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摘 要] 高校智能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有益补充,是现代信息技术及现代图书馆建筑结合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高效、舒适、节能、便利、可控的建筑和相关业务的自动化管理。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这一特定的建筑物提出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智能

[作者简介] 朱璟,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工程师,研究方向:服务器安全防护,网络编程,数据挖掘、教育技术推广,广西 南宁,530003;谢杰民,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G2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4-0074-00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有的模式已改变,新需要也已产生,符合时代特征的图书馆被提到了日程。智能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同时,智能化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智能图书馆的发展。

一、智能图书馆的范畴

智能图书馆是从图书馆楼宇的整体出发,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智能图书馆既考虑图书馆内部各业务功能的专业化、信息网络化,又考虑图书馆建筑物本身管理的自动化,由此形成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机网络集成体系。

真正的智能图书馆建设需要做好如下几个点:

(一)实现建筑科学化、布局合理化

当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由于各高校对图书馆智能化的考虑不足,特别是当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为智能、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产生,旧的模式已不再适应,原有的“智能”已变得“不智能”了,因此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的探讨与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建筑和布局应从如下方面考虑:(1)保证图书馆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提供优美、舒适、符合人文特点及时代特征的内部、外部环境;(2)保证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科学、可控、条理;(3)以结构化、合理、科学、前瞻性的综合布线为导向,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对语音、数据、广播、及用于楼宇控制管理、控制的各种布线进行施工,实现布线工程合理化、科学化,保障后续业务功能、业务系统能顺利实施。(4)做好馆内各楼层、各个房间、各个大厅等的功能规划,提供良好、优美、舒适的办公、学习环境,保证读者与工作人员学习、工作适应性。 (5)保证安全性,这包括设备的安全、人员的安全。(6)可扩展性,要适应智能化及业务不断向前发展要求,系统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扩容、增线、换线等应灵活方便;(7)所有布线应易于维护,维护操作简单,流程清晰,有足够维护空间,维护人员少,工作量轻,节省时间。

(二)业务系统管理的自动化

智能图书馆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必须建立相应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有: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新闻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空调新风系统、供热系统、给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电视系统、多媒体音响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安防报警系统、电梯管理系统、照明系统、广播系统、电话系统、休闲娱乐自助系统等等。系统的选型、采购、使用等必须在事前做好周密的、系统的需求及可行性分析,在需求和可能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黄金分割点),以实用性为前提,在考虑其先进性与超前性的同时,适当地考虑经济性,以系统的实用性为首要原则;梳理好各系统工作流程,有必要的还得进行工作流程再造;各个系统安装到位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的运行模式、特点进行学习和测试,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做好相应的日常工作预案,以便日后开展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本着操作简单、方便、人性化的原则,把相关或相同功能的系统集成到统一的操作界面;同时,各系统应实时可靠,保持每天24小时连续正常工作。

(三)人员素质专业化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年龄、性别结构失调严重,信息技术素养较低,给真正的智能图书馆实施带来了不少的阻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年人居多,女同志居多,知识老化严重;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在高校中是一个边缘部门,是养老的地方,存在认识上的缺陷。因此,图书馆不仅要解放思想、做好传统图书服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外,还得根据智能化的建设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服务有机结合;做好人才引进、培训、考核、聘任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同时,对各职能岗位的人才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减少人事任免的随意性,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四)信息服务简洁化、人性化

当前,随着文献资源订购越来越多,各文献的运营商提供的检索都是相对独立的,读者进行跨库检索变得比较麻烦,要逐个进行,致使读者怨声载道,所以建立“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变得非常必要。“一站式”检索服务即将通过对各现有文献资源进行完整合,并提供统一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读者只要在“一站式”检索界面输入检索词,就可以实现一次检索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简化操作,节约时间,提高检索效率。同时,坚持开放性道路,实现馆内外各种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能实时与学校数据中心进行基础数据的共享,实现基础数据实时同步,消除信息孤岛,并把与学生、教师密切相关且需要身份验证的应用系统的验证功能整合到学校的“统一验证系统”上去,这样学生、教师只需要一次验证,就可实现全程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服务简洁化、人性化。

二、结 语

智能图书馆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前期的智能化调研、规划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能否真正实现图书馆智能化。智能图书馆建设的需求既要从技术上考虑,又要从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加以权衡,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特点,采用最佳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智能图书馆满足学校长久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强.基于普适计算的图书馆智能空间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6,(6).

[2]李国杰.新的信息科学革命会否兴起[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9,(1).

[3]冯惠遵.浅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05,(4).

[4]程萃文.信息素质养成教育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J].河北科技图苑,2008,(2).

[5]尹章池.论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与功能[J].鄂洲大学学报,2001,(1).

[6]李家清.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 (1).

[7]张芳.高校图书馆深化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9,(4).

[8]张宇杰.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06,(2).

上一篇:具有弓靴及车间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轨道车辆电... 下一篇: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