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争锋”随想

时间:2022-08-09 08:03:24

最近,“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的电视节目荣获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三届电视戏曲评选一等创优节目奖大奖”。在全国各地送展的500多个电视节目中,“越女争锋”节目以大气、专业、稳重而又不乏时尚的品格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前的“越女争锋”是电视戏曲工作者与全体参赛选手、策划者、评委们共同探索创新的成果,其比赛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研发、不断创新的过程――节目形态的创新、赛制的创新、评选方式的创新,将一档看似传统的戏曲节目恰如其分地融入了现代节奏之中,开创了电视戏曲比赛节目的新的制高点。如今,“越女争锋”这个名称已被业界叫响,并成为一个戏剧比赛演出品牌。回顾历时数月的比赛,电视戏曲工作者的智慧与奉献,参赛选手的认真和努力,观众如潮的呼声和掌声,评委精简的点评和鼓励,至今仍历历在目。掌声、曲调似乎犹在耳边,而眼前那些获奖选手早已变得更加成熟、更为观众所喜爱了。

“越女争锋”应运而生

2006年正值越剧百年诞辰,各种演出、各类活动层出不穷,热闹非凡。先是文化部联合上海、浙江在杭州举行纪念大会,接着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举办“上海―嵊州越剧双向直播电视文艺晚会”。该晚会先由上海的电视频道播出,再上东方卫视向全国播出,将越剧百年诞辰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另外,广播电视联动的“横店杯越剧票友大赛”以及各地专业、民间的各种活动,又为百年越剧锦上添花。这些活动对越剧百年来取得的成就谈得较多些,对越剧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如何创新谈得更热些,而对如何培养接班人的话语空间似乎偏少了一些。其实,越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话题应该是最重要的。

上海的电视工作者中,有一支实力特强的戏曲编导队伍,可以说,他们是除中央电视台以外的最大的一支电视戏曲“地方军”。这支“地方军”不但有传统、有业绩,更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不论节目的开发研创、剧目的录制编辑、戏曲电视剧的拍摄还是比赛选拔节目的设计,都业务精熟且充满创意。而对于越剧节目的策划和研发,他们更是得心应手,上世纪80年代初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比赛的运作,就是一个首开先河的杰作。钱惠莉、赵志刚、单仰萍等一批当今越剧舞台的中坚人物,就是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进入90年代直至进入新世纪,各种类型的越剧青年演员比赛连续不断、精彩纷呈。可以说,电视媒体工作者为越剧人才的造势由来已久,且颇有心得。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越剧百岁诞辰之年。在这个“百年一遇”的当口,“电视能为越剧再做点什么”的想法,在电视戏曲编导们的脑中更加强烈了。“出新点子、拿新方案”,这既是领导的要求,更是他们的自我加压。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找到了“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这一空间。于是,一个在“长三角”地区开展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比赛的设想逐步形成。由于福建芳华越剧团毗邻江浙沪,又是知名院团,加盟其中应是理所当然的。不久,一场涵盖江浙沪闽三省一市、名为“越女争锋”的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的节目,进入了策划构思阶段。

在节目构思时,如何超越前人、如何创新,成为策划者面对的难题。其实,舞台戏曲和电视戏曲同时面临着观众群萎缩的困惑――戏曲电视节目的收视人群也在下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戏曲节目广告赞助商不愿投入。比较而言,越剧的演出市场是所有戏曲种类中最好的,而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产生对观众的吸引力,有了吸引力,便一定会有票房。

有市场就要挖掘。在通盘测算市场商机的基础上,一个以向演出市场“挖金”来带动观众参与的方案终于成型。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也是一个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方案。调动电视资源与剧院相配合、与剧院签订预收固定票房收入协约的方式,比赛前期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艰难的第一步终于迈出。

事实表明,电视媒体在维护戏曲艺术特征的前提下整合资源、活用资源、参与院团演出及其市场化操作,将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戏曲一旦搭上了现代电视传媒互动的传播方式,一定会在舞台上获得新的生命力。而这种结合本身,也能充分锻炼、发挥电视戏曲制作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实现真正的“双赢”。颇有意思的是,这个想法与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电视工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也融入了许多上佳方案。成果是令人振奋的――双方决定合作打造“越女争锋”。“越女争锋”得到了央视这一全国范围的平台。

深思熟虑继承创新

百年来,越剧无论在剧目、音乐还是演员的表演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很大发展,其审美风格最终在婉约、阴柔之美上定型,女性成为越剧舞台的绝对主力。因此,在策划比赛之初,“要不要男演员参加”这个问题,就成了组委会和节目策划组的争论焦点。

有人立即梳理了一下江浙沪三地35岁以下的男性演员,认为其中优秀者不出5人。于是一个问题便产生了――如果复赛后进入前40名的选手中男性只有二、三名或更少,那么在后期比赛中男女选手该怎样分配和安排呢?更成问题的是,即使男女选手同演一个角色、同唱一个唱段,也鲜有可比性,难以评分。而且从电视比赛的效果看,女子越剧比赛的实际效果显然更佳、且更具备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从个性特征的显现来看,40名或60名姑娘聚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她们中加入二、三位男子,既无法体现越剧男演员的整体实力,又破坏了电视比赛的纯粹性。

争论的结果是决定放弃男演员参赛。尽管大家对越剧男演员一直抱有敬意,但为了电视节目的纯粹性、突出个性化色彩,不得不将全部重点暂时投入到“女子越剧”这个概念之中。

“越女”这个称谓,究竟是指什么人呢?是泛指吴越两地的女子,还是单指越剧演员?这也是一个曾经困扰大家的问题。从比赛角度看,使用“越剧演员”这个名称显然不妥――因为参赛者没有男演员。使用“越剧女演员大赛”这个名称,又过于普通,叫不响亮。而“越女”这个名词,无论是发音还是字意都能比较准确地涵盖整个比赛的主旨。“争锋”两字定得也颇有意思,最初大家围绕用“高峰”还是用“争锋”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要“争锋”。大家认为,比赛要碰撞,要动真格,要擦出火花,这种火花既是艺术的火花,更是思想的火花。攀登高峰固然是比赛的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目的,而是要通过比赛、通过“交锋”展现艺术技能的交锋、艺术观念的交锋、思想品德的交锋,从而发现、培养具有全方位素质的新时代越剧演员――这,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

在各种“选秀”比赛横扫银屏的大环境下,“越女争锋”自然也受到这类热风带来的催促,但两者有着质的区别。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海选模式,尽管也挖掘出了一些民间优秀人才,但也极易带来“一夜成名”的负面影响。“越女争锋”的选拔,则是完全建立在专业演员基础上的,由于它是在为越剧选拔人才,因而它实际上也承担了从院团的“底层”挖掘人才的使命。“越女争锋”的总体风格厚重敦实、不浮不躁,这种风格的显现,正来自于那些经过艰苦磨练方能毕业的科班演员身上。为文艺事业发现人才,为院团推出人才,这与娱乐性的“选秀”有着本质区别。比赛过程中,文化主管部门和各越剧院团的热忱欢迎和大力支持,为“越女争锋”的性质和品位提供了很好的注解,也成为比赛的最根本的动力。

“三大法宝” 成功之本

“越女争锋”的成功,除理念与形式的创新外,市场化运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常规的比赛是为比赛而演出,缺乏电视媒体的支持;纯电视化的运作,是“关起门来内部做”,仅仅以荧屏播出来达到推广效果。而“越女争锋”,则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融为了一体。

主办方特意将进入上海后的40强选手的所有比赛都放在了逸夫舞台,通过对外卖票演出的方式进行,并在购票方式上想出了许多“诱惑”观众的联动手段,让观众真正参与到比赛的观赏和评判上来。此举使逸夫舞台内外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显示出演出比赛的超强人气。而电视播出则起到了推波助澜、再掀高潮的目的。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比赛气氛就被推向了最热点、最高点。在达到比赛活动社会化的同时,票房收入又为主办方提供了急需的经济需求。

综艺化包装是“越女争锋”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后期节目的制作包装,能够进一步强化比赛的可看性。当下,电视媒体如何做好适合现代观众审美趣味的节目(特别是戏曲节目)有一定的难点,更需要创新的智慧。“越女争锋”的比赛形式既要维护越剧本体,又要同时考虑电视化效果和剧场演出效果,这给主办方出了不少难题。

一出折子戏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但在比赛时却不能演得那样长,必须精简,使剧情体现在一个浓缩、恰当的时空之内。为此,节目组设计了诸多内容,如在复赛开始时即设定自选唱段、才艺展示、即兴表演等项目;半决赛时逐步加大专业比赛片断的时间长度,使每位选手有更多时间表现其专业素质;到了总决赛时,在已知选手专业技能的前提下侧重考察其创造能力,放大自选节目,增加不可测因素。这些做法,正好呼应了观众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增加了节目的可看度。

另外,离线和在线的配合交叉宣传也很好地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在进入半决赛的20强选手出炉后,主办方及时组织全体选手,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世纪广场举行了一台公益演出《同唱一台戏》并现场直播,大大强化了选手的人气,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观众们昨天还在剧场观看选手比赛,今天就到广场与选手面对面交流――这种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方式,进一步拉近了观演双方的距离,不仅再度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积极性,更符合了公益宣传和文艺下基层、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理念与形式创新、市场化运作和综艺化包装,是“越女争锋”成功的“三大法宝”。正是这“三大法宝”,使传统戏曲艺术再次焕发了旺盛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

“越女争锋”全体评委的认真和敬业,是比赛得以公正、顺利进行直至圆满成功的保障。对于比赛中优胜者的晋级,节目组采取了“评委当场亮分加观众现场人气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这个前所未有的创新,目的同样是让观众充分参与到比赛中来,让观众与演员真正面对面,感受非同一般的看戏乐趣。

几经转换任重道远

“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越剧青年演员电视选拔活动,共吸引了来自江、浙、沪、闽四省市的28个专业院团及艺术院校共200多名青年越剧人才报名参赛,是对现下越剧储备力量的一次全面检视。当欢呼和掌声渐渐远去,当高收视率已被印在纸上,当得奖选手卸去领奖时的炫耀与荣光之后,我们还能看到、想到什么?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越女争锋”评选出的10名金奖获得者,被袁雪芬等越剧老艺术家和广大观众誉为当代“新越女十姐妹”。此话出自老一辈艺术大家之口,实属难能。近两年过去了,她们已成为新世纪越剧发展的新一代主力军。我们看到,由于得了奖,一些年轻演员被剧团吸收为正式编制,剧团稳定了队伍,演出增加了人气;我们看到,上海越剧院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合作的、为获奖选手度身定制的《情系山河恋》成功上演,并获得各方肯定;我们看到,比赛的最大“黑马”――福建芳华越剧团尹派新秀陈丽宇那颗原本摇曳不定的心,现已坚定地站在了越剧舞台的中央;我们看到,大赛中原本最有人气却又“不幸”出局的王派新人李旭丹成功加盟“上越”,继续着她的“黛玉梦”;我们看到,“上越”为这批青年演员度身打造的“越苑青春风”系列个人专场演出一个比一个火爆;我们还看到,张琳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强势崛起,当地报纸关于她的头版头条报道......“越女争锋”,正延续着其良好、悠长的后续效应。

古人云:“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几经转换”即为探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越女争锋”走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然而,“越女争锋”已成过去,更多创新的戏曲节目等待着电视媒体工作者的研发和探索。中国的戏曲事业正期待着更多的人去维护、去扶持、去带动,我们乐此不疲,这是我们电视戏曲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上下求索。

上一篇:海上红伶蓉丽娟 下一篇:北宋,大相国寺百戏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