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苹果园主要害蚜种类及防治

时间:2022-08-09 07:25:55

渭北苹果园主要害蚜种类及防治

苹果蚜虫是渭北苹果园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的主要种类有苹果绵蚜,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苹果绵蚜因虫体乳红色,长满棉絮状绒毛,药液难以接触虫体,因此防效较差,属我国检疫对象。苹果黄蚜和瘤蚜主要吸食嫩梢和叶片的汁液及叶绿素,大量发生时,受害叶变形,光合功能下降,影响新梢生长。为了有效防治苹果园害蚜的发生,现就渭北果园主要害蚜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危害症状和生活习性

1.1 苹果绵蚜(又名苹果赤蚜,红蚜)

(1)危害症状。苹果绵蚜主要集中于枝干上的剪锯口、病虫伤口、翘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的梗洼和萼洼以及根部危害。被害部位附着蚜虫和寄主组织受刺激形成的肿瘤,并覆盖着大量的白色絮状物。挖开受害植株浅层根部也可见该虫危害根系形成的根瘤。树体受害后发育不良,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叶片粘附蚜虫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提早落叶。果实受害后发育受阻,品质下降,受害严重时造成树体死亡。是渭北果区危害最大的一类害虫。

(2)生活习性。苹果绵蚜在渭北果区发生较少,一般只有管理粗放果园局部零星发生。一年发生13~17代,以若蚜在枝干伤疤裂缝内和近地表根部及根蘖上越冬。从5月上旬越冬若虫成长为成蚜,产生第一代若蚜,开始原地危害。5月下旬至6月是全年繁殖盛期,1龄若蚜四处扩散。7―8月受高温和天敌影响,蚜虫数量减少,9月中旬以后又有增长,11月中旬蚜虫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1.2 苹果黄蚜(又名苹果绣线菊蚜,苹果蚜)

(1)危害症状。苹果黄蚜一般在苗圃及幼园树上发生较为普遍。主要群集叶面及新梢和嫩叶上危害,危害初期叶片周缘下卷,以后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卷,密布黄绿色的蚜虫和白色的蜕皮,严重时影响新梢生长,叶片早落。

(2)生活习性。苹果黄蚜是渭北果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类害虫。每年发生10代,以卵在枝条裂缝,芽苞附近越冬。苹果树发芽时卵孵化,约经20天左右孵化结束。5―6月春梢抽发期危害最重,6―7月出现有翅蚜,扩散危害。10―11月产生有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种群数量大时常与蚂蚁共生。

1.3 苹果瘤蚜(又名卷叶蚜虫)

(1)危害症状。苹果瘤蚜群集叶片、嫩芽及幼果吸食汁液,叶片被害后,边缘向背面纵卷成筒状,叶面有红斑皱缩,后期干枯,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全株叶片卷缩成条。幼果被害后果面生有许多不整齐的红斑,严重时果面变崎形。被害严重的树,若继续受害多年可使整株枯死。

(2)生活习性。苹果瘤蚜在渭北果区发生较为广泛。每年发生10 多代,以卵在当年生枝条的芽缝里芽腋基部及剪锯口等部位越冬。苹果树发芽时卵孵化,比黄蚜稍早。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发生有翅蚜,迁飞扩散危害。叶片受害后,使叶片纵卷。10月下旬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后越冬。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苹果绵蚜的防治

(1)加强检疫。不要从苹果绵蚜疫区调运苗木,接穗及其他有关材料。杜绝通过果品运输渠道扩散蔓延。

(2)物理防治,剪除带虫枝条,刮除虫瘤粗皮加以消灭,也可用诱虫带扑杀越冬绵蚜。

(3)树体喷药,在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8―9月喷布48%乐斯本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也可连续交替使用70%吡虫啉6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40%蚜灭多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共喷3~4次。

(4)根部施药,在4―5月间扒土(树干周围半径1米的土)露根,每株撒5%辛硫磷颗粒2~2.5千克,撒后用土覆盖。

(5)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苹果绵蚜的捕食性天敌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等。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寄生率高达80%,应加以保护。

2.2 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的综合防治

(1)苹果发芽前喷布5%柴油乳剂,杀死蚜虫越冬卵,兼治介壳虫类。在越冬卵孵化期,及时喷布40%蚜多灭乳油1000~1500倍液或5%的灭蚜松1500倍液。防治苹果瘤蚜的施药时期必须掌握在开花前进行,否则防效较差。

(2)在8月中下旬于树干上绑诱虫带,待次年2月底或3月上旬解下集中销毁,可达到诱杀蚜虫的作用。

(3)在果树生长期喷5%抗蚜威1500倍液或40%乐斯本2000倍液。

(4)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应在果树开花后到收麦前后尽量不喷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农药,尽量发挥天敌的作用进行防治。

上一篇:生产绿色苹果应注意选用生物农药 下一篇:几种杀螨剂在酥梨上使用发生的药害与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