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缺爱老人易患宠物依赖症

时间:2022-08-09 07:18:18

当心,缺爱老人易患宠物依赖症

老年丧偶的赵大爷是“空巢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2012年国庆节,儿子回来探亲,见父亲很孤独,便给他买了一只三花猫。那只小猫漂亮又乖巧,赵大爷一见就喜欢上了。于是,赵大爷给小猫起名“花花”,对它照顾有加。有了花花的陪伴,赵大爷的生活有了些许的色彩。

就这样,花花给了赵大爷很大的精神抚慰。独处的时候,赵大爷有话只对花花说。有好吃的,赵大爷舍不得吃,总是留给花花吃。花花也与赵大爷形影不离,他看电视,花花卧在他的身边,依偎在他的怀里;他去厨房做饭,花花跟在他的身边。外出的时候,赵大爷也将花花带在身边,疼爱程度不亚于对待自己的子女。

今年年初的一天,赵大爷带花花晨练时,花花被一只公猫“勾引”,不见踪影。赵大爷找遍了小区,也没有找到花花。伤心加上绝望,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老泪纵横:“花花,我可怜的女儿,你去哪了?我将女儿丢了啊,谁能帮我找到啊!”

赵大爷的哭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家听说他丢了女儿,纷纷过来询问。待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大家纷纷摇头叹息。他的一位邻居叹息说:“老赵太可怜了,儿女长年累月不在身边,生活没人管没人问,他竟然将小猫当成了女儿,真是可叹。唉,养儿防老,他的儿女算是白养了!”

释疑支招

在现实中,赵大爷的遭遇不是个案。由于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儿女外出发展,不在身边的独居老年人,有着和赵大爷一样的情感困扰。由于长期缺少情感抚慰,所以老人便将宠物当成唯一的情感依赖对象。有的对宠物的感情已经超越了人对动物的感情,因为宠物生病、走失而悲伤,甚至因为情绪波动而影响健康。

如今,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人为了事业而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他们除了给父母钱物外,很少陪伴父母。所以,老年人为排遣孤独只得以宠物为伴。时间一久,一些老年人或多或少地患上了宠物依赖症。其表现症状为因养宠物影响生活,或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一旦宠物丢失或死亡,老年人甚至出现情绪焦虑、忧郁失眠等精神障碍症状。

心理医生指出,宠物依赖症是心理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矫正和治疗,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空巢”现象将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普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长期感到寂寞又不能排解,会将感情寄托在宠物身上。而老年人与宠物朝夕相伴,与社会脱节,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因此,子女们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他们的“精神赡养”,而要防治宠物依赖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情感转移”。

作为子女,不管工作有多忙,都应该常回家看看,多打电话问候,对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发现父母因为孤寂而出现宠物依赖症,应多鼓励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多参加文体、旅游活动,培养属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减压、处理感情问题,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他们不再寄情于宠物,而是学会与人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上一篇:宝宝春咳,排痰有门道 下一篇:未提示体检报告风险,医院是否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