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统计特征与预测

时间:2022-08-09 04:47:36

湖北省经济发展的若干统计特征与预测

《湖北统计年鉴(2004)》除了收录了全省2003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外,还汇总了历史重要年份和近二十多年的主要统计数据。《2004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2004年的信息作了全面阐述。在本文完稿时《湖北统计年鉴(2005)》已经出版了,但笔者尚未得到,其中2004年的数据与年度公报可能有小的出入。从资料可以看出,湖北省的经济自1985年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总结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数量规律,对湖北省今后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不全,本文仅分析1985至2004年资料较齐全的10项经济指标,找出一些统计特征。

1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现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1,这实际上是时间序列多元数据。从数据表可以进行一些分析,但是不直观,横向和纵向分析起来比较费劲。图示法可以比较好地显示信息,但是对于这样指标较多、数据量太较大的信息无法显示,普通的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扇形图等已无能为力。现使用丁跃潮推出的一种表格型数据直观图展示信息。相对于表1,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见图1。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内指标最小值的仅为直线,最大值的为满格椭圆,与其它栏目没有对比关系。这种图可以直观反映原始数据的变化,对于各种数据都有效,特别是对于多元时间序列数据。但这种图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如在同一栏目内椭圆面积只能粗略反映大小,没有严格的倍数关系。这是因为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的处理,原始数据的绝对关系已经改变。

由图1可以看出,10项指标中,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漏斗形向下减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三起两落”外,其余全部呈串珠金字塔形,表示逐年的递增。

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但各项指标代表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差异较大。货物周转量增大速度最快,表明物流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下来递增较快的是旅客周转量,它表明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人气较旺,“粮草”先行后,“兵马”就动了。增幅排行第三的是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这一点与湖北省以及我国经济改革和腾飞是从农村开始的相吻合。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年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四项指标经历了相似的渐增发展历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们能够较协调和均匀地增长。消费品价格指数波动较大,有三起两落,1988年和1994年出现两次涨价高峰,政策调控后的回落也在图上反映得很清晰。

人口自然增长率所呈现的漏斗形,也有着自身变化原因。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强有力的晚婚和计划生育政策,湖北省与全国同步,所以1980――198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这期间,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后低年龄组女性结婚人数增加。进入本文统计资料区后,1985――1994年人口出生率维持在11‰至14.3‰的相对高位,1995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了一个下降过程, 到2000年下降到3.7‰ 。近4年来平稳地维持在2.44‰以下。

图2各年份经济特征相似性Q型聚类谱系图和最优分割界线

2发展阶段划分

湖北省20年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我们通过Q型聚类分析试探一下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20年的谱系图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夹角余弦。

出乎意料之外,谱系图中年份竟然绝大多数都是按顺序排列,没有打乱!只有1988和1989两年顺序互相颠倒。Q型聚类是把特征相近的样本聚为一类,原来预计年份排列不应当维持原来次序,现在年份仍按原来顺序。这表明一个重要特征,即湖北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时期(相邻年份)有其相近的特点,特点的变化是渐进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周期。如果出现周期,相隔一个或多个周期的年份数据必然因其相似性而聚为一类。从直观图示(图1)上也看出,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渐增趋势,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接着,我们作了多元有序数据最优分割。这种分割能够找出有序样本中明显的界线,分割出多个组(时期)。分割的原理是用数学方法,使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组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保证一组内有相似的特征,不同的组之间特征差异较大。我们进行最优5分割(计算过程从略),找出了4条界线。由于聚类谱系图中年份的顺序基本没有打乱,故就把界线标注在图2上,分别为I、II、III和IV。这些界线有三条在聚类分析的分类界线上。但是,界线II不在聚类分析主要界线上,舍去;界线IV只分割出来了2004年一年,后续情况不明,暂亦舍去。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我们可以把1985年以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1985年到1993年为第一时期,1994年至今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对应于谱系图(图2)上的第一类,特点是:

1)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小,指标没有急剧增大。这一时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年人均收入和人均GDP五项指标的年增长率和绝对值都较小。

2)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了升――降――又升的过程,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周期。

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但速度不快,可以称为经济蓄势期。在理论上、思想上还在纠缠“姓社姓资”的问题。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发展多快就搞多快,不要阻挡。不发展或者发展缓慢的空谈,只能误国。”。他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建设步伐。下半年,经过对“南巡讲话”的学习,全国人民统一了思想。1993年我国经济孕育着大的飞跃。由于经济规律的作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是要在一定的过程之后才能显现的。故1993年仍然属于第一时期。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启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湖北经济也不例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1994年至今可以划分为第二时期,对应于谱系图(图2)上的第二类,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经济腾飞期,其特点是:

1)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加大。这一时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年人均收入和人均GDP五项指标的年增长率和绝对值都较大。

2) 货运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延续了前期的增长步伐,继续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到2001年后进入稳定的低增长期,其中以2002年为最低。

4)消费品价格指数在1994年达到高峰后,开始急剧回调。1998年以后,指数较低。2001年为最低,随后略有上升。

图2各年份经济相似性Q型类谱系图和最优分割界线

根据谱系图,第二类可以分为1、2两个小类,两类之间的界线与最优分割的界线III吻合。综合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结果,第二时期可分为1994――1997和1998――2004两个阶段,分被称为第一、二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迅速腾飞,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经济的大幅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较快;旅客周转量变化不大。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经济主要指标趋于平稳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处于良好的低增长状态;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不大,甚至出现回调;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由于中央和省政府采取措施,多年久违了的较大增幅又出现了。

根据最优分割,在2003年与2004年之间有一条IV号界线,从直观图上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的增幅明显加大,全国有些省份也出现类似情况。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经济腾飞或新阶段开始,有待于未来几年资料的印证。

3发展指标预测

时间序列数据是随着各项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多个影响因子(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人们采用回归分析法 [3] [4][5]。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这里只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当作因变量,其余指标当作自变量,求出回归方程,用来“预测”已知其他指标情况下的人均GDP。这只是一般的思维。如果2004年各项指标未知,2003年底到2004年结束前怎样预测2004年的人均GDP呢?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所以它一定有端倪可察。某年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值,反映了这一年为下一年各项事业打下的基础,是下一年某项经济指标(如GDP)的自变量。

基于我们提出的“某一时间段的指标值是下一时间段某项待预测指标的形成的基础”的观点,可以认为,后一时间段的因变量是前一时间段各自变量的函数。这种新的回归分析思想是我们最近提出的,我们将采用这种思想的回归分析称为前移回归分析。

对表1的数据进行多元前移逐步回归分析,来年人均GDP作为因变量y,其余指标按顺序作为自变量x1、x2、…、x9。进行各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经F检验只有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个指标效果显著,其余指标效果不显著。最终得的回归系数如表2。

由此得到回归方程:

下年人均GDP = -2310.42+2.634473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03992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2.82753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由这个方程计算1986年至2004年的人均GDP,列于表3,有4年的误差超过200元,其余误差都小于200元,误差最大的为307元,最小的为10元,平均误差只有5.3%,效果较好。

2005年尚未结束,各项指标无法得到,但是根据方程预测的人均GDP为12087元,这有待于2006年初检验。如果考虑5.3%的平均误差,2005年人均GDP 应当在11446元至12727元之间。

4人均GDP预测方程给予的启示

数学是严密的科学,可以用表1的数据和上述方程验证表3的结果。仅用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项参数就能计算出下年度的人均GDP,近20年都是这个规律!这里面可能反映了湖北省经济的内在规律,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1)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项指标是影响下年度人均GDP的直接的、重要的因素。

2) 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大小表明了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情况,该项指标被选入方程,表明第一产业的发展情况是湖北省经济的晴雨表。江汉平原是我国的粮仓,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都富起来,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全省的经济也就繁荣了。

3) 第三产业增加值选入了回归方程,表明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在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信息、批发、零售、科教等领域,湖北省还有很大的潜力。

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是由市场规律变化引起的,它又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而被选入回归方程。经济大发展易于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涨,但是上涨太快又会抑制居民的消费,减少内需,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当花大力气,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5) 选入回归方程中的指标只有上述四项,并不说明其他指标不影响人均GDP。上述四项指标不是孤立的,它隐含了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综合作用,只是从计算和预测的角度上,他们与人均GDP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5结论

从湖北1985以来经济发展的10项指标直观图可以看出,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漏斗形向下减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历“三起两落”外,其余各项指标逐年递增,其发展也是比较协调的。相邻年份经济发展情况类似,迄今为止全省经济还没有出现发展周期。1993年底为一个重要界线,把湖北省1985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蓄势和腾飞两个时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开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起了重大作用。

前移回归分析新方法在对湖北省经济的应用中,现有资料处理效果令人满意。而对湖北省2005年人均GDP和其余9项指标的预测,有待于2006年初的证实。人均GDP预测的回归方程给予人们若干启示。解决“三农”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对物价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我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的方针。

2004年湖北省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有可能是湖北省经济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注意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上一篇:武汉市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 下一篇: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