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英国和简约的英式人情

时间:2022-08-09 03:39:11

来到英国的当晚,热心的英国的土司机帮我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折腾到酒店的房间。进入房间,我大吃一惊:今晚上将花22镑住的房间居然简陋至此,不到7个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加小小的床头柜和靠墙的衣柜外,就只有一把椅子和一个洗脸池了。这就是近330元人民币一个晚上的房间?后来才知道,这种酒店在英国其实叫B&B(Breakfast and Bed),即提供早餐和床。

清晨行走在街道上,海鸥在头顶上盘旋,城市非常宁静。虽然已经九点了,街上却没有几个行人,只有我和一只胖胖的海鸥及几只鸽子在漫步。街道很清洁,很多人家大门两边的墙上吊着盆花,五颜六色的花开得很灿烂,似乎永远也不会凋谢。近11点,大大小小的商店才开门,沿途停在街边的私家车也开始消失,还不时可以看到老人驾着小轮摩托车逛街或购物,偶尔有男孩子驾着庞大的银黑色摩托车从街边飞驰而过。

英国的物价乍看上去很便宜,都是几角几分的,可一换算成人民币,却让人承受不了。一盒只有24根的铅笔芯要两镑多,折合人民币30块,在国内至少可以买上十盒!走了半天,花了1.99镑(在英国,人们喜欢用99来标价)买了一个热狗,学着别人浇了点番茄汁,吃了一半,就无法下咽了。虽然明知过一段日子,就会习惯不把英镑折算回人民币,可是现在还是忍不住要换回人民币去比较。唯一幸运的是英国的水果奇迹般地并不贵,10个意大利的桃子或苹果才要半英镑,这对于爱吃水果的我来说,无疑是很好的事情。商店和超市里新鲜的蔬菜,干干净净却可怜兮兮地摆在那里,无人问津。

英国人都很热心,看到站在街边看地图的我,经常会主动走过来给我指路,但很多时候,极快的英语反而让我更糊涂。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英国人是很热心的,可是如果你想和一个英国人真正成为朋友,却不那么容易,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让别人进入自己的生活。英国人将社会大致分为三个阶层:上流、中流和工薪阶层,而在中流阶层中,又分为中上、中下等。当我们谈到小城街头常见的推着小孩的那些才十七八岁甚至十四五岁的未婚母亲时,多数的英国人就解释说因为她们的阶层太低。真是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公然将人分等级。

英国人都把排队当乐趣,好像等候是生命中最司空见惯的,银行、邮局队伍排得老长,也没人骂娘。在街上问路,大家都面带微笑地指路,有些人宁愿花上一刻钟绕一些路也要带你到要找的地方。路边有点什么小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笑声和关切围绕。咖啡馆、酒店里到处都是人,没有人为生计拼命,为住房奔波,大家似乎都会有衣穿,有房住,有饭吃,仿佛没有人会为明天发愁,有很多的闲暇泡吧、旅游、晒太阳。

办事员常常面带笑容,不管他们的工作是多么重复,或多么简单,似乎他们从来不厌倦。我去警察局登记时,那个负责盖章的老太太宁愿每次推开很重的橡木门,走到等候厅,一个一个地叫那些等候者,却不愿意想出任何办法去改进。她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既浪费了她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在那间仅容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的小登记室内,她居然总是能慢条斯理、面带微笑地说话,耐心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英国人办事效率很低,请他们写一张给银行的证明信,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点儿也不着急。银行的职员(多数是小伙子)数钱还是一张一张地,比起中国的那些伶俐的出纳,真是差之千里。而在旁催促的我们倒好像不太优雅,不太宽容,不太懂得英式人情一般。

英式人情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真的是实话实说。比如,中国人经常说请吃个“便宴”,其实主妇准备了一整天,一进门,丰盛的“便宴”让客人极高兴;英国人则不然,聚会很多,事先的通知上都写明有哪些吃的,菜单上连洋葱都要写进去。如果主人邀请你共饮咖啡,绝对就只有咖啡;如果是免费红酒,那就只有几瓶红酒而已,是一个根本无需张罗的聚会。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方式,太简单,太务实,就是本着直白的交际公关的目的,连一点生活的享受也没有。每次聚会之前,都不会让人有什么期待中的惊喜。这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未免觉得一丝气闷、机械与无聊。英国人喜欢旅游可能也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厨技和生活实在缺乏惊喜。而中国人注重生活的质量与身体的保健、饮食的协调,能够在一小片空间里做出大文章。

然而,话又说回来,这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7实事求是的作风倒也省去很多麻烦,虽然对聚会没有太多的期待,但也不会有太多的失望。这些聚会背后,是他们严肃的工作态度,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将什么东西都解剖开来,讲解清楚,丁是丁,卯是卯,社会化程度高,稳定而可预测。中国人的累常常是花在人情世故上,花在办事的低效率上,是不同层次的累。看见计算机房里,那些天天泡在那里读书、上网没日没夜的人,还真要感叹剑桥悠闲外表下面不知有多少紧张的灵魂。简约的聚会也许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些冗长、费人猜想的中国式的“便宴”也许真的不适合创造更高的效率。累得愉快,但累得不一定充实。英国这种稳定而可预测的社会反而增强了人们的自由度和可流动性。

旅行、迁移,在英国人看来都是很正常的事,与传统的中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正好相反。英国人知道环境的变更不会带来太多的意外,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各地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周围的人,可以满世界跑,可以很高兴地到美国、日本或者其他什么国家工作,不想工作了,就申请个奖学金到剑桥来。一个办格兰来的博士,在本国读了本科,到美国读了硕士,又到剑桥采读博士;语言中心的学者尼古拉,在美国读本科和硕士,到日本工作,又到剑桥来读第二个硕士;还有约翰,在威尔士读的本科,又到美国读硕士,再到剑桥来读博士;乔治娅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念了三个硕士了,还不满足。问她钱从哪里采,她说,每次都申请奖学金,没有奖学金就花自己工作时赚的钱,毕业了再找工作。而许多中国人像我一样,求稳为主,先要有个工作、有个饭碗,然后再想别的,因为怕换了环境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中国人总说升官发财,但真正的好日子其实并不需要升官发财,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一如我在剑桥的生活。

上一篇:谜中谜:通古斯大爆炸 下一篇:从凯旋门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