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生意,换个做法就赚钱

时间:2022-08-09 01:51:26

做生意讲究头脑灵活,是指在顺应市场的前提下,经营思路及手段不拘一格,敢于推陈出新,颠覆传统。本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可称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关门”待客,团鱼大户年赚300万元

在浙江海盐有很多团鱼(即甲鱼)养殖户。因为经营模式相近,普遍年收入在数万元到十几万元之间,养殖大户张李生却高达300多万元。原因就在于他卖团鱼的方式很特别:别人都是开门做生意,主动向外界推销产品,而要想买张李生养殖的团鱼,要么需要电话预订,要么必须到他的以团鱼养殖为主题的休闲农庄里去。他是靠什么手段吸引客户呢?

第1招:“新闻效应”

养殖户为图赚快钱,团鱼长到一两斤就开始出售,超过5斤以上的非常少见。但张李生发现,偶尔有“漏网”长成的大团鱼一旦被发现,往往更具轰动效应。因此他决定采用仿野生养殖的方法,专门饲养和销售大团鱼。2006年10月,他养殖的一个超大团鱼重达11斤,被当地电视台采访报道。结果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经销商,当时团鱼市场价平均在三四十元的情况下,他的团鱼却卖出了98元一斤的高价。生意从此走上正轨。

第2招:“基地效应”

如果把制造新闻看做是吸引“远客”、大客户的策略,那么创建校外实验基地则是张李生抓住“近客”、零散客户的手段。2007年开始,张李生跟中小学合作,将自己的团鱼养殖场辟为学生校外实验基地。每到团鱼收获的季节,就会邀请学生现场观摩,甚至参与捕捞。每到这时,张李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各种团鱼的知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做法,其实却包含了很多层意思:

首先,“持续免费宣传”。参观之后,老师会给学生布置写观后感的作业。好的作品还会被推荐到当地媒体发表,间接起到了持续新闻效应的作用,吸引消费者关注。学生学到的知识越丰富,观后感就越有“吸引力”。其次,口碑“扩散”。学生参观之后,回去会做“宣传”,继而发动家长、亲戚前来购买。而这一招,也给张李生带来本地销售近60%的业绩。

第3招:“品尝效应”

客人被吸引到农庄,不仅可以买走团鱼,还可以在农庄餐厅里品尝张李生开发的团鱼宴。其实这也是张李生的一种营销手段。首先,增加收入。在大饭店吃大团鱼,一份裙边可能上千元,而在张李生的农庄餐厅里只需要数百元,还能吃个新鲜。对客人来说是节省了开支,而对张李生来说则意味着获得新的利润点。其次,借助食客的口碑,吸引更多人前来就餐消费。为了吸引客户,张孪生不惜重金聘请厨师开发出十几种团鱼菜肴新品。菜品比其他饭店更多,口味更佳,价格却较低。食客们吃了之后,自己不但还会再来,还会带上更多的朋友,一来二去,场庄餐厅也成了张李生的另一个大的利润来源。

第4招:“名人效应”

看到他养团鱼出了名,很多养殖户都来学经验。张李生就在县农业局的协助下,举办起培训班。培训是免费的,但学员们学成之后,就要向张李生订购团鱼苗。因此,销售团鱼苗成了他的第三个利润点。

挂驴头卖猪肉,另类营销大赚特赚

在河北省三河市102国道边,有一家远近闻名的驴肉馆。但从2006年起,这家饭店却卖起了野猪肉。店主因此获得每天四五百元的新增利润的同时,那个向他推销驴肉的人――陈超更通过这种“混搭式销售”的营销策略赚得盆满钵满,年收入超过200万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1招:定位产品,玩起了“广告思维”

在养殖野猪之前,陈超有多年的广告从业经验。经过摸索,繁育出第一批野猪后,到了该销售的时候,他却“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早就对自己的产品有了合理的定位。并决定不走传统销售渠道,而是找饭店做,进行销售。他的理由是,首先,野猪肉市价较高,因此主要针对高端客户群,至少“每顿饭消费水平在几百元”;其次,与其增加中间环节,摊薄利润,不如直接跟饭店合作,进行直销,双方都能获得更高利润。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统一价格;最后,不一定是大饭店,但必须是特色饭店,而且有良好的口碑和长期稳定的客源。

第2招:寻找对象,借助物流圈朋友

什么人对特色饭店最了解?陈超的答案是物流圈的朋友。搞物流的人常年在外,东奔西跑、见多识广,特别是因为要经常在外就餐,需要“货比三家”,哪些饭店口碑妤、效益好,定价情况、客源情况、经营特色、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都相当了解。因此在进行市场调查、寻找合作对象时,陈超并不是自己盲目乱跑,而是找来几个搞物流的朋友,针对目标区域进行“排查”,很快就确定以这家驴肉馆作为合作者。

第3招:说服目标,不惜软磨硬泡

陈超兴趣浓厚,但驴肉馆老板却不“感冒”,以产品定位不符为由,多次拒绝了陈超。对此,陈超采用了最简单的一招:软磨硬泡――但做法并不简单。首先,持续消费培养好感。每隔一两天就去这家驴肉馆吃饭,每次都尽量跟老板聊天,培养感情。时间一长,老板感觉到了他的诚意。其次,话题延伸培养兴趣。聊天的时候,陈超绝口不提合作的事情,而是针对饭店菜品提出各种建议,同时还向老板介绍其他地区特色饭店的情况,让老板认识到自己是个“生意内行”。再次,从人手,谈及合作。老板有了兴趣,陈超开始向他介绍野猪肉的市场反馈情况,以及双方合作的前景。最后,半卖半送,板上钉钉。见老板口头松动,陈超进一步提出,可以帮老板开发新菜品,并且可以先送老板几头猪作为实验。而这时,老板想拒绝也说不出口了。

第4招:重服务,一开发、二摆卖、三改进

销路有了,陈超开始跟老板一起,针对野猪肉的特质,研究新菜。以红晓肉为例,家猪肉皮厚,肥膘多,只需要烧制半小时左右;而野猪肉皮薄、瘦肉多,至少需要四十分钟,才能达到最佳口感。除了新品开发,陈超再次利用广告经验,突出宣传,比如将宣传板放在显眼位置,将菜品放在明档(菜品展示区的主要位置),菜单的主推部分等手段,吸引顾客注意。另外,根据顾客的意见,及时改良菜品,以满足多种口味需求。通过这几种方法,驴肉馆老板很快赚到了钱。而陈超又陆续跟近十家特色饭店合作,生意从此顺风顺水。

上一篇:股票餐馆 第3期 下一篇:特色拼图专营店:年赚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