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混合痔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时间:2022-08-09 01:50:58

70例混合痔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混合痔临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70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70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术后疼痛31例(44.3%),轻度水肿11例(15.7%),排尿困难12例(17.1%),尿潴留2例(2.9%),无大出血、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外剥内扎手术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根治效果理想,价格低廉,是基层医院治疗混合痔的一种简单易行、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65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9-01

混合痔(mixedhemorrhoid)也称里外痔,是由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相连的整体。笔者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混合痔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患者70例,均符合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1]。其中,男48例(68.6%),女22例(31.4%);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3±2.5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4.5±1.5年;临床表现主要为便时带血、滴血,坠胀,排便、咳嗽、负重时内痔脱出,齿状线上下均见痔核隆起。

1.2 手术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1d进易消化食物,术前凌晨肠道准备,排空大便,禁食。术前常规全身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1.2.2 麻醉 骶管麻醉或局麻。

1.2.3 手术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或左侧屈膝卧位。松弛后手法充分扩张至可容3-4横指,查清混合痔分布、数目、大小、脱垂程度及齿状线关系。手术采用MMH法:选取较明显三处痔核各为一段之中心,共分三段,段与段之间以痔核两侧自然凹陷处为界,用Alice钳提起混合痔外痔部分,向外牵拉暴露内痔部分,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做尖端向外的“V”形切口,用剪刀以钝锐结合方法分离外痔部分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黏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和内括约肌下缘,直至齿状线上0.5cm,于内痔蒂部用弯血管钳钳夹,用7号丝线紧贴血管钳缝扎两道后,于距结扎线约0.5cm处剪除痔块,修整外痔剥离后多余的皮赘,使创面细长而敞开,便于引流。注意保留肛管皮桥和直肠黏模桥,皮桥宽度一般>1.0cm,至少>0.5cm,黏膜桥宽度>0.5cm,至少>0.2cm。内痔结扎位要尽量高低不一,呈齿状互错,避免皮肤愈合瘢痕形成后发生狭窄。皮肤伤口不缝合。术毕检查能容两指通过,肛管内填人无菌油纱布卷,创面用可吸收数字纱布覆盖止血。

1.2.4 术后处理 行椎管内麻醉者常规留置导尿管24h,术后第l天进流质饮食,第2天半流质,术后48h尽量不排大便,术后第3天视排便情况给予缓泻剂,确保排便通畅,便后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min,坐浴后肛管创口涂以马应龙痔疮膏。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肛管缝线术后1周拆除。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病委员会制定的“痔疮的诊疗标准(试行)”[2]。痊愈:症状(便血、脱出或疼痛)消失,检查痔已消失;好转: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已明显缩小;无效:症状及形态与治疗前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70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术后疼痛31例(44.3%),轻度水肿11例(15.7%),排尿困难12例(17.1%),尿潴留2例(2.9%),无大出血,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

3 讨论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肛肠疾病的87.25%[1],而其中混合痔占24.13%。当混合痔出现严重的便血,痔块脱垂或嵌顿,严重水肿疼痛或伴有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时需要手术治疗”[3]。目前混合痔手术治疗方式常见有传统的外剥内扎术(MMH手术)和新近流行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PPH手术住院时间短,痛苦少但费用较高,且只做了黏膜环切术,没有很好的解决外痔部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4],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和普及。MMH手术,最早由Miles在1919年提出,1937年英国圣?马克医院的Milligan和Morgan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目前一般称为Milligan-Morgan手术即MMH手术[5]。该手术的要点是在痔下端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作尖端向外的V形切口,沿内括约肌肌表面向上剥离到离线0.2-0.3cm,并将相应点位内痔于基底部结扎。MMH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器械,不需要特殊培训,容易为基层医师熟练掌握,因而临床应用广泛。MMH手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费用低廉,也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但MMH手术破坏齿线及部分肛垫组织,如实施不当,术后并发症较多,如疼痛、水肿,甚至大出血、感觉性排便失禁、长时间坠胀不适、愈合时间长等。笔者通过多年多例MMH手术实践,总结分析了一些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体会。

术中大出血一般是由于术中在处理完1个或2个点位痔核后处理其余点位病变时,先前结扎线脱落,黏膜回缩,黏膜下血管断端暴露所致,术中虽经再次缝扎止血成功,但由于不能直视和过度牵拉,止血难度大。在手术时,缝线打结呈放射状,向外牵拉直肠黏膜,内痔基底部用7号丝线缝扎两道,暂不剪线,留做指示,待处理完所有点位的病变,肛管内填入油纱布卷后,再剪线。可有效避免术中大出血现象。

术后大出血多因术后排便时粪便干结,排出困难,导致内痔基底部结扎线头提前脱落引发。因此,术前肠道准备一定要彻底充分,尤其是老年、高龄、便秘患者。术后进流质易消化饮食,推迟排便1-2d,术后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预防性使用缓泻剂,以软化大便,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术后出血。

术后疼痛是MMH手术常见并发症,大多数为轻度疼痛,较少发生中、重度疼痛。重度疼痛者往往由于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过深,暴露了内括约肌下缘,外因刺激下导致内括约肌痉挛,表现为不定期的不能自主控制的收缩样剧烈疼痛。而坠胀灼烧样疼痛,提示有多种原因所致的肛缘水肿[6]。为减轻内括约肌痉挛导致的疼痛和减轻肛缘水肿,在手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将痔组织剥离干净,尤其是曲张静脉组织及血栓,使之引流通畅,但不要过深,不暴露内括约肌下缘。保留足够的皮桥数量及宽度,两切口皮桥宽度不应小于0.5cm。手术结束时将肛管皮肤与皮桥皮肤理平,推回肛管内,避免钳夹创缘的健康组织,以减少组织损伤。术后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术后口服或注射镇痛剂,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也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术后肛管狭窄的原因是患者没有坚持复诊扩肛和由于对排便的恐惧,未恢复正常饮食,只进流食,缺少膳食纤维所致。因此,术后早期,一般是术后3天,坚持扩肛,并嘱患者一定要恢复正常饮食,因为排便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扩肛过程。

综上所述,MMH手术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根治效果理想,价格低廉,是基层医院治疗混合痔的一种简单易行、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而注意手术操作细节的改良、改进,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饮食、疼痛的护理,坚持扩肛等措施,可明显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组70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疼痛(44.3%),无大出血,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及感觉性大便失禁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S].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病委员会.痔疮的诊疗标准(试行)[S].中西医结合大肠病研究新进展,2004:1-4.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75.

[4] 宋学缪,阎玉矿,彭海峰.混合痔常见手术方式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28-29.

[5] Miligan ETC,Morgan CN,Nanton LE,et al.Surgical anatomy of thecanal and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J].Lancet,1937,2:1119-1124.

[6] 陈红霞,牛超,雒福东等.混合痔手术切口水肿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81-82.

上一篇:全胃切除加袋术治疗65例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奥扎格雷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