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

时间:2022-08-09 03:40:15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

摘要:目的:探究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在内科重症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给予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静脉的血流速度峰、平均速度指标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峰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间歇充气治疗; 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92-01

内科的重症患者较为危重,多有心脏骤停、心衰、肾衰以及窒息症状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在临床治疗中也要对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治疗[1]。患者的病情多需要静养休息,此时患者很容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这也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和药物运用中做好保障工作。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目前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间歇充气治疗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的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30例,其中男性化按着72例,女性患者58例,其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55.7岁。其中属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3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脑出血患者30例,其他类患者20例。排除有肿瘤、长期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给予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充气加压治疗前要将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内容都详细告诉患者,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对使用仪器要做好检查工作,保证使用时其性能稳定,并对患者的下肢周径和腿套的型号进行确定[2]。取患者的平卧位,采用压力腿套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包裹,然后对其压力值进行设定,将其设定为45mmHg,从患者的踝部开始向大腿进行充气,在气体充满后开始放弃,然后对此进行重复循环[3]。其持续重复40min,每天充气加压治疗采取两次。在治疗的期间对患者的腿部以及大腿部位的静脉血流速度和峰速度进行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静脉的血流速度峰、平均速度指标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并采用平均值表示,组别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峰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3结论

内科疾病主要涉及循环、神经、消化道、分内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重症期时多会有心力衰竭、昏迷、肾衰竭等症状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威胁,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非常关键。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危重,在此期间多进行卧床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等卧床并发症,对其病情恢复非常不利。下肢很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血液在深静脉处凝结,使得血管腔阻塞,进而静脉回流受阻,患者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很容易致伤致残。

在内科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中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反复的加压、卸压对血栓的形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4]。通常患者的血流速度键位稳定,而在进行间歇加压充气治疗能够对脚踝、小腿以及大腿进行依次的压力梯度性改变,其对内皮细胞的压缩性应变能力和血流速度对内皮细胞的诱导能力都有很大的加强[5]。

本研究中,采用间歇充气治疗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峰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6.15%(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5/65),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参考文献

[1] 魏俊吉,康德智,赵元立,胡锦,江荣才,石广志,柴文昭,王宁,高亮,孙世中,彭斌,林元相,郭树彬.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08(10):436-448.

[2] 易疆莺,李浩,杏建东,边防,吴旭东,邹远云.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J]. 四川医学,2011,11(32):1695-1698.

[3] Alexander G G Turpie,Bernard S P Chin,Gregory Y H Lip,许晓岩. 抗血栓治疗基础知识(三)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预防[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4,03(07):168-172.

[4] 杜伟,刘建青,赵春红,丛琳,王静杰,张剑锋,岳俊伊,沈炳华. 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腰椎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比较[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3(07):1049-1054.

[5] 齐欣,常剑,王增亮,李晋,黄荣,张岩睿,刘鹏.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对照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06(33):696-697+700.

上一篇: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