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我们共同成长

时间:2022-08-09 02:24:21

阳光下我们共同成长

2012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对於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的老师和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就在这个儿童节的前夕,国家主席来到少年宫,走进了一间间活动室,跟这里的师生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对大家来说,那确是一段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

作为北京市开办较早的一家校外教育机构,东城区少年宫每年都吸引30多万人次的少年儿童前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京剧、茶艺、集邮、机器人……视察时胡主席参与体验的仅是少年宫庞大活动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窥斑见豹,透过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们不难看到,作为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作为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东城区少年宫是如何创造和运用科学有效方式来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

创新活动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快乐成长

镜头一:东城区少年宫“蓓蕾小梨园”活动室。几名上了装的小演员正在京胡的伴奏下学唱着京剧。《四郎探母》、《智取威虎山》……别看一个个的年纪不大,可那大嗓小嗓都有的京剧唱段,清丽、委婉、悠长;有板有眼的一招一式,更是韵味儿十足。活动室一侧驻足欣赏的胡主席兴致盎然,连连夸奖孩子们唱得真棒。一个包公扮相的孩子大胆地走上前:“胡爷爷,您能帮我化完妆吗?“好啊!”话音未落,胡主席就欣然拿起化妆笔,在他额头上仔细勾画起来。脸谱画好了,小演员走上台,落落大方地给大家来了一段《铡美案》,字正腔圆的演唱赢得一片喝彩……

扮演包公的这个小男孩儿名叫孙博隆,他是东城区回民小学的一名学生,爱好京剧的他在少儿京昆剧团学习“花脸”两年了,虽然年头不长,但得益於在“蓓蕾小梨园”这个开放舞台上的实践经历,小博隆表演起来倒私毫不怯场。献唱《四郎探母》并得到胡主席夸赞的孩子叫袁铨,她在少儿京昆剧团参加活动已整整6年了,2010年在“全国少儿戏曲艺术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袁铨获得了“小梅花”奖,小小年纪的她还是全国十小名票之一呢!

说起自己最爱的少儿京昆剧团,孩子们七嘴八舌别提多兴奋了,自豪之情更是溢於言表:“我们剧团有各种行当的小伙伴100多个呢!”“每个周末我们都有‘蓓蕾小梨园’活动,给我们伴奏的好多都是专业京剧乐团的老师!”“好多优秀节目还被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北京电视台录像了!”……

成立於1992年的少儿京昆剧团,可算是东城区少年宫最有特色的组织之一了。少年宫的京剧老师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引领他们走近京剧;以京剧知识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了解京剧;以四功五法为落脚点,激发学生热爱京剧。这种引导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融入到每次活动中——声乐活动,学唱京剧选段;美术活动,学画京剧脸谱;舞蹈活动,排练京剧舞蹈;语言艺术活动,学念京剧道白;书法活动,讲述京剧中丰富的历史故事;孩子们还常在老师带领下去京剧艺术博物馆看展览、观演出;每个周末开放的“蓓蕾小梨园”更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的理念鼓励孩子大胆登台……这使孩子们喜欢上了京剧,并有近百名学员在北京及全国各类京剧大赛中获奖。更重要的是,在唱念做打中,传统文化藉此深入到一批又一批孩子心中。

这只是东城区少年宫创新活动载体,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快乐成长的一个“特写”!

除了少儿京昆剧团,东城区少年宫先后成立了具有相当水平的阳光少年交响乐团、古筝艺术团等18个社团,形成了“培训小组、兴趣小组、艺术团”三个层面的塔形建制,在大面积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为一些孩子走上专业道路打下了基础。少年宫坚持艺术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做法也让孩子们获益匪浅:“芽芽筝艺团”在“全国青少年宫系统文艺展演”中荣获金奖;在文化部“小群星”艺术竞赛中,囊括了民乐弹拨乐个人项目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以及团体项目全部金奖,成为该项比赛十五年来获奖最多的团队……每年都会有不少孩子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国际音乐界誉为“小提琴天才”的杨天娲、著名童星关凌、全国杂技魔术“金菊奖”获得者杨露璐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从东城区少年宫脱颖而出。同他们一样,许许多多的孩子都在这里找到了施展的舞台和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

同时,利用少先队总部设在少年宫的管理优势,在“阵地”之外,东城区少年宫精心设计开发了许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活动内容。“东城,我为你骄傲——本土化教育系列活动”、“玩绿色游戏,快乐一起来——红领巾庆‘六一’环保主题游戏挑战赛”等寓教於乐的活动被推广到全区各个小学和部分中学,吸引了数万学生参加,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活动。

纵览东城区少年宫的品牌活动,不难发现它们的共性:活动的立足点并非是在形式上为学生丰富课余生活,而是真正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致力於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学玩结合、思行结合,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锻炼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用兴趣为学习作注脚

镜头二:东城区少年宫“童心巧巧手”活动室。孩子们正争先恐后向胡爷爷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失聪少年小洪涛一边打手语一边讲口语,请胡爷爷和他一起拓字。胡主席用刚学会的手语祝他儿童节快乐,并和他一块儿用拓锤在铺好纸的字模上轻轻锤打。不一会儿的工夫,“自强不息”4个大字拓了出来。胡主席说:“希望你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健康成长。”

邀请胡爷爷拓字的这个孩子来自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他是少年宫书法教师张玫兴趣小组的学生。拓字,恰是张玫老师书法教学中的一个特色环节。

书法蕴含了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用汉字表现出来的文化瑰宝。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这门艺术,张玫老师在内容、形式和作品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挖掘书法教育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开设了篆刻、装裱、拓字、对联、制作书法网页等课程,将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此外她还增加了郊游、参观、游览等形式,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西安碑林、龙门石窟、北京石刻艺术馆等,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领悟力和鉴赏力。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说:“快乐,就是有益的。”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为了让孩子们乐学、爱学,东城区少年宫每一个老师都在“怎么教”这三个字上做足了文章。他们深知,真正让兴趣为孩子们的学习作注脚,不仅要改变教学方式,还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

爱好者俱乐部是东城区少年宫首创的一种群众活动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活动组织形式,以一批爱好者为骨干,通过培训和实践,发展俱乐部成员的兴趣爱好,并深入到中小学带动学校开展活动。茶艺俱乐部、集邮俱乐部、摄影俱乐部(协会)、书法俱乐部(协会)、雏鹰队干部俱乐部等,从十多年前开始建立,逐渐成熟。特别是茶艺、摄影、集邮,已经成为东城区少年宫群众性教育活动的“奇葩”,在东城区中小学普遍“开花”:一批小茶人、小摄影记者、小集邮家成为学校的课外活动骨干。2012年10月,东城区少年艺术学院茶学院正式成立,少年宫设为总部,东城区12所中学、10所小学为分部,形成以茶育人的合作联盟体系,研究发展以茶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俱乐部的活动同样是紧紧围绕着“兴趣”二字展开,绝不“教条”。以集邮俱乐部为例。听专家讲座、参观国家邮票印制局、走访民间火花收藏家、参加“爱科学月”邮票明信片设计、举办“方寸之间感知世界科技发展”邮票巡回展等活动让会员们乐在其中。集邮俱乐部於2003年12月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评选为“全国首批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2006年6月,以东城区少年宫教师为骨干编写的《课外校外集邮活动读本》(小学版)的出版更是填补了少年儿童集邮教材的空白。

在不断研究、创新校外活动组织方式的同时,一批有特点、有影响、有作为的名教师也渐渐成长起来。他们中有部级专业协会的秘书长,有全国青少年摄影的领军人物,有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活动的策划者,有书法教育最高奖兰亭教育奖获得者,有我国最年轻的部级茶叶专家委员会委员,有全国知名的京剧票友和著名琴师,有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北京市骨干教师,有在全国少先队系统有一定影响的、北京市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他们在少年宫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还组成了“导师团”,积极地与中小学教师形成互补联动,定期深入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打造了特色教师,同时也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创新联动机制让校内外教育完美融合

镜头三:东城区少年宫“集邮俱乐部”活动室。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制作“笑脸邮票”的孩子们看到走进活动室的胡主席个个兴奋不已。听说11岁的刘萍来自四川什邡,12岁的江巴才仁来自青海玉树,胡主席坐到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拿起彩笔同他们一道为“笑脸邮票”上色……

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让校外教育惠泽更多的孩子,不仅是东城区少年宫人一直以来的信念,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多年来,他们遵循“从注重校外兴趣小组、群众活动的开展到积极探索校内外的深度融合;从注重校外自身规律的探索到积极研究校内校外的有效衔接”的思路,努力探索了艺术学院一少先队总队部一俱乐部一基地一导师团队一社会资源“六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构建起了多元的办宫格局,让尽可能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11岁的朱郁丞是府学小学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东城区少年艺术学院室内乐团的一名小团员。与他的一些同学不同的是,除了拥有一个正常学籍,他还拥有一个艺术学籍。东城区少年艺术学院作为艺术学籍的管理机构,通过这个学籍对全区艺术教育进行统筹管理和资源配置,从学院角度掌握全区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

东城区少年艺术学院是在东城区教委的整体决策下於2011年4月正式成立的。少年宫作为艺术学院的基地,就像一个“中枢”,通过“学籍部、活动部、国际部、创编宣导基地”这一完整的组织机构把不同的学校联动在一起。目前已成立国学、民乐、西乐、声乐、舞蹈、戏剧表演、书画、金帆艺术联盟以及叶培贵书法名家工作室等。通过定期下校或开展活动,推动优势资源在全区中小学问循环流动,广泛“灌溉、补给”,充分发挥出少年宫与学校、社会、家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不仅如此,围绕“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校内校外结合起来,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有机整体”,东城区少年宫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依托宫内俱乐部的优势先后建立了“北京市茶文化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基地”。“基地”建在少年宫,学校和社会资源单位作为基地成员单位,在校内外联合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校外机构与中小学、社会单位的有机融通、联动,也在全区乃至全市、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主席在六一前夕视察东城区少年宫,是对少年宫活动的肯定,也是对校外教育工作者极大的鼓励。少年宫主任程文谈道:“东城区少年宫坚持多年的特色:公益、快乐、健康、京味儿,还会一直坚持下去,真正让孩子们‘在祖国阳光的哺育下为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更好地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上一篇:贝朗补片治疗腹股沟疝68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