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方言合音现象分析

时间:2022-08-09 01:56:48

新密方言合音现象分析

摘 要: 合音一般是指两个经常连用的音节由于快读等原因合成一个音节的现象。在新密方言中,合音现象比较普遍,合音词也比较多。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新密方言中的合音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合音音节 构成类型 合音词

一、引言

合音一般是指两个经常连用的音节由于快读等原因合成一个音节的现象。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比如“之于”“之乎”合音为“诸”,“何不”合音为“盍”,“不可”合音为“叵”等等。现代汉语中存在不少的合音现象,但由于合音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所以合音大多出现在方言中,普通话中的合音现象相对较少,常见常用的有“你们”合音为“您”,“不用”合音为“甭”、“两个”合音为“俩”、“三个”合音为“仨”等。

新密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新密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郑开片。[1]新密方言中,合音现象比较普遍,合音词也比较多。

为了称述方便,本文将形成合音的材料称为合音成分,前合音成分称为合音前字,后合音成分称为合音后字,合音后产生的音节称为合音音节,合音音节对应的汉字称为合音字。

二、新密方言合音现象例举

新密方言中的合音现象例举如下:(

1.[?H‘ia■]

2.[ti?藜r■]

3.[?揶iou■]

4.[?H‘ia■]

5.[tia■]

6.[liou■]

7.门[m?藜r■]

8.[f?奕■]

9.[?H‘iai■]

10.[t?拶‘uai■]

11.[t?拶‘?奕■]

12.[t?拶?奕■]

13.[tsua■]

14.[pi?耷■]

15.[pau■]

16.[mou■]

17.孬[nau■]

18.[?Hi?奕■]

19.[nuo■]

20.[t?拶uo■]

21.[nuo■]

22.[iuo■]

23.俩[lia■]

24.仨[sa■]

25.[s?尢■?奕]

26.[u■uo]

27.[liou■uo]

28.[?H‘i■?奕]

29.[pa■?奕]

30.[?Hiou■uo]

31.[?拶?尥■?奕]

32.恁■[n?藜n■]

33.啥[?拶a■]

34.咋[tsa■]

35.真[t?拶?藜n■]

36.恁■[n?藜n■]

37.U[tsiau■]

三、新密方言合音现象的语音分析

(一)合音音节构成类型分析

汉语音节一般情况下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合音音节是合音成分两个音节融合的结果。根据合音音节声、韵、调的来源,合音可分为直选类合音和选变类合音两种①。(2)

1.直选类合音

直选类合音是指合音音节的声、韵、调直接选自合音成分,不产生变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前声+后韵+前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合音后字的韵母和合音前字的声调构成,如:

亲家[?Hin■?Hia][?H‘ia■]

吃了[t?拶‘?尥■l?奕] [t?拶‘?奕■]

不应[pu■i?耷■][pi?耷■]

你们[ni■m?藜n]恁■[n?藜n■]

(2)前声+后韵+后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合音后字的韵母和声调构成,如:

只要[ts?尢■iau■]U[tsiau■]

(3)前声+前韵+后韵+前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韵母、合音后字的韵母和合音前字的声调构成,如:

里头[li■t‘ou][liou■] 起来[?H‘i■lai][?H‘iai■]

出来[t?拶‘u■lai][t?拶‘uai■] 七个[?H‘i■k?奕■][?H‘i■?奕]

八个[pa■k?奕■][pa■?奕] 十个[?拶?尥■k?奕■][?拶?尥.?奕■]

(4)前声+前韵+后韵+后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韵母和合音后字的韵母、声调构成,如:

四个[s?尢■k?奕■][s?尢■?奕]

(5)前声+后腹、尾+前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合音后字的韵腹、韵尾和合音前字的声调构成,如:

不要[pu■iau■][pau■]

没有[mei■iou][mou■]

(6)前声+前腹+后腹+前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由合音前字的声母、韵腹、合音后字的韵腹和合音前字的声调构成,如:

清早[?H‘i?耷■tsau■][?H‘ia■]

2.选变类合音

选变类合音是指合音音节的声、韵、调相对合音材料而言有一项或两项发生了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变声式

这类合音音节的韵母、声调直接从合音成分中选取,但声母却发生变化,不同于材料中任何一个音节的声母,如:

不好[pu■xau44]孬[nau■]

(2)变韵式

这类合音音节的声母、声调直接从合音成分中选取,但韵母却发生变化,既不同于材料中任何一个音节的韵母,也不是两个音节韵母的组合形式,如:

弟兄[ti■x?揶y?耷][ti?藜r■] 媳妇[?揶i■fu■][?揶iou■]

门外[m?藜n■uai■] [m?藜r■]

放到[fa?耷■tau][f?奕■]

知道[t?拶?尥■tau■][t?拶?奕■] 哪个[na■k?奕■][nuo■]

这个[t?拶?藓■k?奕■][t?拶uo■] 那个[na■k?奕■][nuo■]

一个[i■k?奕■][iuo■]

五个[u■k?奕■][u■uo]

六个[liou■k?奕■][liou■uo]

九个[?Hiou■k?奕■][?Hiou■uo]

什么[?拶?藜n31m?奕]啥[?拶a■]

怎么[ts?藜n■m?奕]咋[tsa■]

(3)变调式

这类合音音节的声母、韵母直接从合音材料中选取,但声调却发生变化,不同于材料中任何一个音节的声调,如:

做啥[tsuo■?拶a■][tsua■]

顶上[ti?耷■?拶a?耷■][tia■]

两个[lia?耷■k?奕■]俩[lia■]三个[san■k?奕■]仨[sa■]

几个[?Hi■k?奕■][?Hi?奕■]

(4)韵调二变式

这类合音音节的声母直接从合音材料中选取,但韵母和声调却发生变化,不同于材料中任何一个音节的韵母和声调,如:

这么[t?拶?藓■m?奕]真[t?拶?藜n■]

那么[na■m?奕]恁■[n?藜n■]

(二)合音成分声、韵、调的特点

合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语音环境和语音条件,并非任何两个相连并用的音节都会发生合音。[3]合音音节是由合音成分的两个音节融合而成,所以,合音成分的声、韵、调特点与合音发生之间关系密切。

1.合音成分声母的特点②

合音前字的声母中有2个零声母,其余为辅音声母。在统计时,将相同的前字当成一个计算。按照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将合音前字的声母分类,如表1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数量):

表1 合音前字声母分类

除了一例变声外,其余合音音节的声母都由合音前字的声母充当。合音时对合音前字的声母没有特殊的要求。从表中可以看出,没有舌面后辅音充当合音前字声母的例子。

合音后字的声母中有5个零声母,剩余的为辅音声母。按照合音前字声母的分类方法将合音后字声母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数量):

表2 合音后字声母分类

零声母和各发音部位的辅音都可以充当合音后字的声母,不过所占比例有大有小:零声母=擦音塞音塞擦音=鼻音=音。发音阻力较小的辅音适合充当合音后字的声母。零声母在连读发音时几乎没有阻力,擦音在发音时受到的阻力也较小,所以它们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2.合音成分韵母的特点③

合音前字和合音后字按照韵尾分类如表3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数量):

表3 合音前字和合音后字韵母分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合音前字的韵母多是开韵尾,鼻音韵尾次之,元音韵尾最少。开韵尾中单韵母[i]占的比例最多。合音前字韵母的主要元音有[a](6个)、[i](10个)、[?尥](3个)、[?尢](1个)、[u](4个)、[?藓](1个)、[o](2个)、[e](1个)[?藜](3个),其中中、高元音较多。合音后字的韵母多是元音韵尾,开韵尾次之,鼻音韵尾最少,三者之间的数量差比较小,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合音后字韵母的主要元音有[a](11个)、[u](1个)、[i](1个)、[?奕](3个)、[o](4个)、[?藜](1个),其中低元音[a]占的比例最大。合音前字的韵尾若是开韵尾,在合音时较易脱落或与后字韵母融合。合音前字的主要元音是中、高元音居多,合音后字是低元音[a]占的比例最大。低元音[a]在发音时开口度最大、响度也较大,而中、高元音在发音时开口度较小,响度也较小。当合音前字音节的主要元音是中、高元音而合音后字音节的主要元音是低元音时,前后音节在发音时就会形成前低后高的响度差,这种响度差有利于合音的形成。[4]

3.合音成分声调的特点

合音成分声调分类如表4所示:

表4 合音成分声调分类

合音前字包括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还有两个去声连读产生的变调(13)。合音后字有去声22个、轻声13个、上声2个。合音后的调类和调值25个与合音前字相同,5个与合音后字相同,7个与合音前后两字都不相同。在5个与合音后字调类和调值相同的例子中有4个,即这个[t?拶?藓■k?奕■][t?拶uo■]、那个[na■k?奕■][nuo■]、四个[s?尢■k?奕■][s?尢■?奕]和六个[liou■k?奕■][liou■uo],这些合音前、后字都读去声,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音节的调值由31变为13,所以实际上,这些合音音节的调值与合音前字单读时的调值是一样的。另外在与合音前后字都不相同的例子中,两个[lia?耷■k?奕■]俩[lia■]和三个[san■k?奕■]仨[sa■],合音后音节的调值与合音前字单读时的调值也是一样的。

合音时,合音前后两字读音的轻重并不相等,一般情况下是前重后轻或前后都轻。这样有利于合音的形成。合音音节的声调往往取决于合音成分中音重较强的那个字。新密方言中的合音一般属于前重后轻的类型。所以,新密方言合音音节的调类和调值与前字相同的占了大多数。

四、新密方言合音现象的词汇分析

合音成分可能是词语,如:亲家,也可能是短语,如:做啥。它们的合音成品大部分是词,只有3个是不成词语素,即[ti?藜r■](弟兄)、[?H‘ia■](清早)、[liou■](里头)。这几个合音字要加上其它语素才能成词,比如:[ti?藜r■](弟兄)~们;[?H‘ia■](清早)~上;[liou■](里头)屋~。这三个合音字可称为合音语素,剩余的可称为合音词。从造词的角度来说,凡是使用合音手段造成的词都可以叫合音词。所以,上述含有合音语素的三个例词也可以被称为合音词。由一个合音音节构成的合音词是单纯合音词;其中至少一个音节是合音的多音节合音词是合成合音词。■

(一)合音前与合音后词义(词汇意义)比较

合音的同时也伴随着合义,合音字的意义是合音前、后字字义的合成,即或是两字意义的相加之和,或是相加之后又略有变化引申,它们的意义一定相同、相近或相通。[6]新密方言中,合音前与合音后的意义没有太大区别,只有“你们”、“门外”两个词合音后词义有所变化。

1.“你们”指称不止一个人的对方或包括对方在内的若干人,如:你们吃过饭了吗?也可表示领属关系,如:你们公司发展得真好!

“恁”除了上述“你们”的意思之外,还可以指“你的、您的”,如:嫂子,恁弟弟啥时候结婚啊?

2.“门外”指门外面的地方和区域,如:门外嘞人还在说个不停。

“”引申指家外且不超出村庄所在的范围,如:我上转转,消消食儿。还可以指村庄,用于村庄的命名,如:司家。

合音之后,口语色彩大大加强。

(二)合音词和合音成分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合音词和合音成分在新密方言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根据比较,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合音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合音成分使用频率。在这类合音词中有一部分具有了相对应的文字形式,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合音成分,合音成分几乎不使用,固定程度很高,有:、印⒘、仨、啥、咋、真、恁。但并非所有具有对应文字形式的合音词替代度都很高,如:U、孬。还有一部分没有文字形式,但在新密方言口语中使用群体广泛、使用次数频繁,有:[pi?耷■](不应)、[?Hi?奕■](几个)、[nuo■](哪个)、[t?Xuo■](这个)、[nuo■](那个)、[iuo■](一个)、[s?尢■?奕](四个)、[u■uo](五个)、[liou■uo](六个)、[?H‘i■?奕](七个)、[pa■?奕■](八个)、[?Hiou■uo](九个)、[?拶?尥■?奕](十个)、[t?拶?奕■](知道)等。这类合音词的替代度要略低于有文字形式的合音词,有时候会使用合音成分。

2.合音词和合音成分同时使用,使用频率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类词有:[?揶iou■](媳妇)、[?H‘iai■](起来)、[t?拶‘uai■](出来)、[f?奕■](放到)、[t?X‘?奕■](吃了)、孬、U。这些合音词及其原合音成分的使用在新密方言口语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年纪大的人会在交流和谈话使用到合音成分,年轻人也会使用合音词。

3.合音~使用频率低于合音成分使用频率。这类合音词有:[?H‘ia■](亲家)、[tia■](顶上)、[tsua■](做啥)。这些合音词在年纪大的人群中还有使用,在年轻的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则较少使用。这可能是受普通话的影响。如果不刻意保留,这些合音词可能随时间慢慢消失。

总的来说,在新密方言口语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使用合音词的,合音词对合音成分的替代度比较高。这也比较符合语言的省力原则。

五、新密方言合音现象的语法分析

对新密方言合音现象的语法分析主要从合音词的词性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这里的合音词指的是单纯合音词。

(一)合音词的词性分析

新密方言中合音词的词性分类如表5所示:

表5 新密方言合音词词性分类

(二)合音词的句法功能分析

1.作主语

这些合音词中数量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中的“[?Hi?奕■]”、“[nuo■]”和“啥[?拶a■]”、指示代词中的“[t?拶uo■]”和“[nuo■]”、方位处所名词中的“ [m?藜r■]”可以作主语,如:

(1)俩就可以了。

(2)恁■[n?藜n■]上哪儿去?

(3)啥[?拶a■]中?

(4)[t?拶uo■]好看!

(5) [m?藜r■]可凉快!

动词中的“[t?拶?奕■]”和“[mou■]”也可以作主语,不过一般出现在固定句式中,如:

(6)[t?拶?奕■]就中。

(7)印[mou■]就是印[mou■]。

亲属名词中的“[?H‘ia■]”、“[?揶iou■]”做主语时,一般前边会加定语加以限制,如:

(8)恁[?H‘ia■]今儿瞧你来了?

(9)他[?揶iou■]成天不吭气儿。

2.作谓语

这些合音~中的动词表示动作、趋向或者否定,在新密方言口语中通常是作谓语,如:

(10)你给酱油儿[f?奕■]哪儿了?

(11)都十点啊,你赶快[?H‘iai■]。

(12)你[t?拶?奕■]啊?

(13)我印[mou■]钱。

形容词和疑问代词中的“咋[tsa■]”也可以作谓语,如:

(14)他可孬[nau■]。

(15)你咋[tsa■]嘞呀?

3.作宾语

这些合音词中形容词、数量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中的“[?Hi?奕■]”、“[nuo■]”和“啥[?拶a■]“”、指示代词中的“[t?拶uo■]”和“[nuo■]”、亲属名词中的“[?H‘ia■]”和“[?揶iou■]”、方位名词中的“[tia■]”和“[m?藜r■]”可以作宾语,如:

(16)小小年纪就学孬[nau■]。

(17)我要[iuo■]。

(18)谁也不管恁■[n?藜n■]。

(19)你吃[nuo■]?

(20)我喜欢[t?拶uo■]。

(21)他俩成[?H‘ia■]啦!

(22)她去[m?藜r■]了。

(23)他明儿娶[?揶iou■]。

动词中的“[mou■]”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只有一种情况,即例句(7):[mou■]就是[mou■]。

4.作定语

这些合音词中的形容词、数量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中的“[?Hi?奕■]”、“[nuo■]”和“啥[?拶a■]”、指示代词中的“[t?拶uo■]”和“[nuo■]”、方位处所名词中的“[m?藜r■]”可以作定语,如:

(23)他就是个孬[nau■]种。

(24)他那里只有[iuo■]人。

(25)我不想去恁■家。

(26)你见啦[nuo■]管事儿嘞?

(27)我就喜欢[nuo■]衣裳。

(28)[m?藜r■]嘞人都走光了。

亲属名词中的“[?H‘ia■]”和“[?揶iou■]”要前加定语形成一个定中短语后才能后加中心语起修饰作用,如:

(29)她[?H‘ia■]家给南边嘞。

(30)我看见恁■[?揶iou■]嘞弟儿了。

5.作状语

能作状语的是合音词中的否定副词和两个指示代词“真”、“恁”,如:

(31)你[pi?耷■]答应!

(32)你[pau■]说啦,快给人烦死了。

(33)我2[mou■]吃饭。

(34)你这人咋恁■[n?藜n■]犟?

(35)他家嘞蜀黍长嘞真[t?拶?藜n■]好!

6.作补语

合音词中的趋向动词能做补语,如:

(36)她可快可站[?H‘iai■]啊。

(37)咱得有人愿意站[t?拶‘uai■]说说。

六、结语

合音不仅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与词汇、语法等密切相关,所以合音现象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仅以新密方言中的合音现象为例,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其相关特点。这还不够,对于新密方言中合音现象的研究还应该再深入全面一些。当然,这也是笔者今后要继续学习、探索的地方。

注释:

①这里采用的是萧国政、柯航、彭淑莉在《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中对合音音节构成类型的分类方法,将合音分为直选类合音和选变类合音两种。

②③在对合音成分声母和韵母特点进行分析时参考了孙红举在《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中对合音行为发生与汉语声母、韵母关系的考察方法。

参考文献:

[1]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

[2][5]萧国政,柯航,彭淑莉.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C]//戴昭铭.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35-345.

[3][4]孙红举.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6]崔黎.汉语合音现象简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上一篇: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词汇体对语法体影响研究综... 下一篇:宋及其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