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融入

时间:2022-08-09 01:17:43

感恩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融入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之下成长起来的,这种来自“家庭的温暖”没有把握好尺度,导致很多孩子把这些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事,而不知道心怀感恩。当然这也和学校的教育有关,现在的很多学校都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感恩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也有对朋友、对学校甚至是对陌生人的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鉴于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什么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顾名思义,是感恩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家庭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诱惑,在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现在的孩子大多都不懂得感恩的意义。感恩是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用一颗真诚的心与人交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礼节,而西方的“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不正是西方人对于感恩的另一种诠释吗?感恩存在于生活中,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恩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二、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感恩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学会感恩就能收获快乐,获得他人的真诚相待,没有哪一个人会铁石心肠地去拒绝另一个人的感恩。感恩不仅有益于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一个常常心怀感恩的学生,性格会变得开朗,进而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会因为学习上的挫折而后退,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放弃。心怀感恩就会在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帮助其他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在让别人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大到国家,感恩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小到家庭,感恩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若是学校,感恩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关系,在互助互乐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若是把范围缩小到自身,感恩可以帮助自己建立友好的朋友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以此获得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感恩教育带来的益处都是相互影响的,感恩他人就是感恩自己。

三、小学教育中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提高感恩意识,在学校打造感恩氛围

现在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只觉得接受帮助或者受到宠爱是理所当然的事。学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穿插感恩教育的内容,适当地把感恩教育融到知识的学习中。另外,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以有关感恩的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宣传感恩教育,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图文并茂的宣传对于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利用小学生喜欢接受表扬的心理对发生在校园内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在表扬的同时可以把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其实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可以尝试着开一节感恩教育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外,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渗透。

2.利用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学生打造感恩榜样

国家每年都会评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校可以加强对于这些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体会到“感恩”一词的深刻意蕴。如,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的陈艳波的事迹,儿子失聪,她就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陪儿子一起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其中,不仅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儿子也用自己成绩来证明母爱的伟大,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对于母亲的感恩。这就可以被用作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小学生有一定的情感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能更好地去体会感恩的意义。

3.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重点加强感恩教育并付诸实践

学校德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学校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当然,对学生的教育不应止于思想灌输,重要的是让他们付诸实践。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把感恩活动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他们,让他们把感恩教育落实到感恩行动中,然后写一篇心得交给教师。学校平时也可以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学校可以设立一个感恩节日,在那一天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经验,让他们真正领悟到感恩的内涵。

综上所述,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更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任务。学校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加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内涵,感恩的必要性,能够自觉做到感恩,在充满的感恩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多”与“少” 下一篇:校园文化的打造:校长要善引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