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8 11:52:24

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其学习动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有兴趣,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活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文学性、实用性强、内容丰富,而又饶有趣味的学科,但是有时语文课却不受学生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其学习动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只有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有兴趣,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有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的“场”,在这种“场”境氛围里,学生融入其中,有利于学生的感悟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而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感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我通常会播放风格内容与课文一致,而且容易触发学生想象的背景音乐。播放背景音乐是为了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提供一个相应的情境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融入其中,自然学生对课文也就有兴趣。当然创设情境的渠道有多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可以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等等。不管运用什么方法,都是要让学生入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精心设计“入课语”来“一锤定音”

入课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鼓励性、概括力和感染力较强的语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入课语,力求“情信而辞巧”,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教师导入新课的第一句话要简洁明快,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进入对课文内容的探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第一感觉应该旗帜鲜明,引人入胜,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的,设计好精当的导入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和形式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明确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白道理的。因此推荐情境也好,巧立悬念也好,审题入手也好,温故知新也好,就犹如一支曲子的前奏,它终究是乐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为完成这一“乐章”定下一个基本旋律。入课语必须为点睛显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此来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三、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土壤

语文隶属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向广阔的生活开放。“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获得真实的经验,对于语文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而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学上去,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的土壤。

教师应抓住语文教材联系生活这一指导思想,借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讲课开始我没有立即切入对文本教材的学习,而是别具匠心,引导学生回忆那曲折的小路、荷塘和月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让他们来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教师要充满爱心、善意和诚恳,然后带领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文章和去过的相似的地方,学生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对课文的理解、情感的把握,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切都在于课堂能回归生活,回归体验。

四、引入多媒体,使学生兴趣更浓

随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电教越来越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运用多媒体优化教育结构,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呈现、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可以积极而理智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网络,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以其形象鲜活的内容、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励志性的视频片段和人机互动的特点脱颖而出。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搜寻、获取、重组信息以及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再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活例子来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且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比如,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主题积极的歌曲,时事新闻短评,名家名人访谈,感动中国人物,著名专家讲座,名校辩论会,意义深远的电影等等。学生不仅可以得到丰富知识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了解最新的时事,而且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这种对照学习,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面临新的形势,随着高中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必须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发挥,那就需要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不拘泥于传统,不束缚于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解放我们的教师。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课程渗透的探索 下一篇:谈谈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