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势在必行

时间:2022-08-08 10:14:41

环境修复势在必行

【摘要】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开始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环境设计艺术,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自觉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然而,现代景观设计强调环保、强调生态,可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生态思想更是一纸空谈,环境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处处可见的人造景观和不和谐的各种所谓景观设计艺术品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不浪费建设费用的同时,科学性、安全性、环保性的对现状环境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改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恢复;文化交融;人性化;可居环境

景观设计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把人、社会、城市以及自然链接在一起,达到和谐相处的局面的手段之一。中国的景观设计艺术的本意在帮助人类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然而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里,我们随处可看到自身周边环境,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在已有的基础上,想要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人类长居的美好环境,环境修复势在必行。环境修复有三层的含义:一是借助外界作用的力量恢复受损的个部或全部特定对象尽可能的恢复到原初初始状态;二是清除那些完全丧失功能并不适合人们居住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环境,对人们向往的健康的伊人的环境进行重新建设;三是对当前不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问题,对极个别部分受损的对象进行改善,找出必要的可试行方案,进行后期的改建。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外来侵略者对这个具有东方色彩的国家干扰就没有间断过,在这个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时代,冲击是在所难免的,半封建半殖民时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反省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开始真正实际意义上的了解西方。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建设成为新时期的社会主题,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近了,建国之初的中国面临着经济落后带来的名族自卑心理以及对现代化的极度渴望,纷纷建设新城。现在大力提倡的人性化和可居环境给人的吸引力是那么的大,要想改造周边的环境就必须对它进行必要正当的重新规划和进一步对环境的修复和改造。当然,环境修复并不是书面意义上的修修改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对生态环境问题、文化功能问题、景观堆砌改造问题和对待新功能设计的问题。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存在两种极端的人,一种人有着“绿量大=生态”的老思想,另一种人认为把洋品种引入到自己国家来就意味着是一次新的突破和对生态的解释。这样其带来的结果是:挖真山添假山造成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将野生植被清除,更换上一年四季有景的人工植被,对其大量进行护理的同时不但没有起到美化的效果,还间接的加大了财政花销等等。现代中国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时代,冲击在所难免的,现代景观设计建设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造就出一些所谓的很现代的建筑和环境,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景观堆砌改造问题和新功能对待问题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的“政绩工程”令人叹为观止,又比如一些标志性广场、“形象工程”、大到整个城市的规模翻新改造,加大了财政负担的同时,资源也造成浪费,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所以,应该尽早叫停这些盲目的行为工程,把以前的设计重新规划和修复,让设计回归自然,聚集民众的集体智慧,构思和设计出满意的人居环境。

景观堆砌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非凡的视觉效果,这个片面追求的过程,必然导致过度强调平面构造的设计忽视立体空间的塑造。过分追求观赏性,过度运用硬质景观而忽视植物在造景中的功能。追求植物品种的奇特和珍奇,忽略了植物本身的习性问题。在对新功能设计的问题上我们国家一些领域尚未不够成熟,一些做法还存在一些质疑。景观的本质不在于奇观而在于普通,在于它们的功能。坚持以生态学的角度营造城市空间景观是一条重要原则,在空间景观的建设中要善待现存的景观资源,合理的建设人工景观,努力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的诸如乡土物种消失、过渡引水造成河湖本身缺水、生态系统水平的退化、大量的水利工程使自然河流渠道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可塑工程中节约土地的同时,必须解决防洪和排水问题,既不破坏自然河流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结构,同时要做到“设计遵从自然”。以生态学的角度营造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努力营造和谐的滨水生态环境,为打造生态城市而努力。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一切活动应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我们必须要结成一体,达到共存荣,这也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倘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大于客观实际,势必导致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绕走弯路,问题重重,修复工程再也不容无视其重要性了。综上所述,城市景观形式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征,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总体文化特征。设计从业者必须为达到提高城市景观的文化品质,使其凸显强的象征性而努力,使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铮生.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1)

[2]Lynch.K.Good City Form Bostom[M].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指导 下一篇:浅析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