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

时间:2022-08-08 09:27:41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必须提高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及美观程度。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艺术手法及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原则;艺术手法;效益

植物配置造景,就是应用绿色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季相、叶花形、色、枝形等表现出景观自然形态美的效果。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将绿色植物进行规划、设计、配置、创造出美丽、动人的艺术景点,使之成为风景优美,生态平衡,和谐自然的美丽环境。

一、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基于此,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必须根据园林建设本身的需求,必须严格遵循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加大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可靠保障。

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指对住宅所在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结构、地形、地貌等,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观改造而产生的成本投入,还能使园林绿化工作具备更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另外,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也应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以便使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内容。

2、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可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而以人为本,则是要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使居住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实现统筹规划、景为人用的设计目标,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3、创新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其它的规划设计一样,只有在继承现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创新也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他们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合理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对有关主题和风格进行创新体现,力求将本地的文化、民情、习俗等内容与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建材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选择那些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4、环境结合原则

植物景观最初表现在园林中,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欣赏植物形式美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然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更为重视绿色植物所产生的效应。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农业、汽车、等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有毒气体、噪音等到处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已是扩展到更广更深的领域。将园林植物景观引入建设环境之中,设计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态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观。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归根结底是对绿色植物的规划、设计、配置和种植,利用绿色植物,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将绿色植物作为主景设计,使绿色植物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规划设计因素,为城市创造出一个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的优美园林设计景观。

1、加强对比和衬托艺术手法的应用,形成整体的均衡协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植物的特征与形态,形成花形花色对比、姿态高低对比、叶形叶色对比,完美体现艺术构思、有效衬托植物景观。对于树从的配置与组合,尤其要注意其相互间的协调性,最适宜地办法就是将姿色形态差异不大的树种进行组合,另外,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比较合适的是体型大小的对比、水平面与垂直对比、色彩明暗对比。对于不同的植物,其形态姿势各个相同,比如:松树,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动态美,又如杜英,其形态规整,体现出一种静态美。因此,配置植物时,追求的是植物与植物以及景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和谐,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季节变化,形成相互之间的平衡状态。

2、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形成一种调和韵律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避免景观的单调性,注意调和景观背景,一般而言,比较适合作为背景的植物多为乔木类,根据这一点,要对植物进行分层配置,其顺序一般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植物花色花期的配置,构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通常情况下,前景树要低于背景树,植物密度要适宜,最佳的配置就是构成绿色屏障,加强衬托作用。所谓韵律的协调,就是要做到高低搭配,此起彼伏,空间变换,避免布局呆板,形成节奏韵律感。其中,最容易体现植物韵律感的地带就是狭长形地带以及道路的两旁。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产生的效益

1、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

产生生态效益。从某种角度讲,园林植物总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城市的绿地量,而城市的绿地量决定生态效益的大小。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形成的植物群落,有效地增加了植物的数量与层次,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了城市环境,从而达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2、社会效益

所谓社会效益,一方面包涵了通过各项社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吸引各地游客,另一方面还包涵了符合了生态园林的特点,使得城市建设回归自然,也是人们走入自然的第一课堂。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强化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启迪了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

3、经济效益

现阶段在我国园林植物养护方面,已经投入了过多的财力、人力及物力。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进行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园林的稳定性,还能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对成本投入及后期维护费用进行极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将树叶转化为植物原料,促使物质与能源进行合理循环利用,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4、观赏效益

丰富多样的植物,构成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提高了植物的透视率,创造了更加优美的观赏效果,可以说,植物群落比植物个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其多样的姿态,构成了多彩的群落,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都得到舒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美观、绿化效果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实现预期目标,设计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充分掌握设计要点,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植物配置的最高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效应,促进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常云;;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2期

[2]曹军辉;;浅析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

[3]张燕;田红云;;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年S1期

[4]任清凤;吴大群;;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张鹏;;生态园林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中关村创新园为例谈“里林”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作者简介:胡慧珂,女(1989-4-),河南省郑州,本科,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身份证号码:410103198904070106

汪蕾,女(1980年2月),河南省郑州市,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身份证号码:410103198002111925

上一篇:试论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