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时间:2022-08-08 06:55:32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在指导小说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悟人生艺术,升华生命品位。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无论是普教,还是职业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都重视考试的成绩,往往忽视必要的技能训练和学生自学。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工具,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培养。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能力训练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植入人文精神,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小说是具有可读性和吸引性的文学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优势。小说的语言充满魅力,人物形象,人性之美,它凝聚着作者的灵性和思想,如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可形成巨大的人文价值、底蕴,内化为情感素养和思想,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技工学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小说,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开掘人文资源,发挥小说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注重教师的知识拥有量、讲课水平,学生能否充分地阅读无关紧要。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的知识储备,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不同。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启发他们自已用脑,去读、去思、去辨、感受体验;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再创造,充分体验美的享受,给他们展示丰富个性的机会。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说,忽略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看不到学生自己充满灵气的感受。使学生养成做听众的习惯,忘记了自已的读者身份,没有把自已做评论者的激情和再创造的喜悦发挥出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把作品还给学生。

在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将小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作批注点评。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所写批语使学生得到收获。

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热爱读书的阅读习惯。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强了独立思考的自信与习惯。可以得益文化的工具,先进的意识。这样的小说阅读体现了人文精神,可塑造出有文化教养、又有创新品格的新人。

二、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悟人生艺术

对不同小说应选择最佳的教学角度,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在引导时精讲,言简意赅;讲出情感氛围,让同学听了你的赏析觉得是一种享受。

1.从小说的形式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以审美的姿态,把握人生艺术,升华生命的品位。

有的小说内容较好,有的作品形式较好。《荷花淀》这篇小说,内容和形式都值得学习,但形式更为突出,经学生讨论决定以艺术特色为学习主题,艺术特色又以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为主要方面。教师在研读方法上作出指导,教师要要求同学研读主要的典型句段,深入品味欣赏,不能走马看花;欣赏后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情感的语言赏析。让同学自由发言,教师作为倾听者对对讨论要表现出鼓励和欣赏的神情,让学生的表现力、想像力、鉴赏力释放出来,学生对《荷花淀》一文的艺术特色讨论比较充分了,再作引导,谈教师对《荷花淀》艺术特色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动。

此文最典型的景物描写有夜景和日景。荷花淀的夜景,不但景美,景中的人也美,连景中人做的事也美,“苇眉子柔滑修长”在她怀里跳跃着,充满了诗情画意。使学生也仿佛置身其中,心旷神怡,被深深地陶醉。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芬香扑面而来,故事就在这样的美景中开始了。荷花淀的日景与前面的夜景不同,是充满了阳刚之美:大荷叶像铜墙铁壁、荷花箭则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与这群逃命的妇女心情不一致。读到下文就会发现这一景物描写的是巧妙的暗示与伏笔,他们的丈夫就埋伏其中,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要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开始。

再比如语言描写:此文语言有两处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是几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嫂家里想去看丈夫时的一番对话,第一个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件衣裳。”为看丈夫找借口,真是伶俐机灵。第二个则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质朴憨厚。水生嫂则接着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是说我们不能去,深明大意,含蓄阻拦,可她一拦,另一个人发话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心直口决。另一位就不一样了:“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然躲躲闪闪,却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真挚与依恋。这些妇女没有任何的肖像描写,连姓名也没有,但在阅读中却能读出她们的性格来。另一处水生夫妻告别的一句话:“不要叫鬼子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话看似轻松,实则凝重,他们都知道拼命意味着什么,而不拼命却只能受辱,并且不只是个人受辱而是中国妇女受辱!中国人受辱!所以水生宁可牺牲可爱的妻子的生命也决不给中国人丢脸。水生嫂流着眼泪答应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融合在对丈夫的忠贞当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真挚得让人感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

作家的作品是自觉的审美创造。是对生活有了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深切的领悟理解,并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形成的有明确意向和目标的创作欲望及追求的,这丰富的感受、理解、意向汇聚在一起,自然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要引导学生深人理解内容,走进作品中的境界,并在这种灵魂逍遥中滋养性灵、省悟人生、完美人格。

比如茹志娟的《百合花》正是以“我”为载体,“渗透着激情”,饱蘸着“强烈的情感”, 内容厚实、精典的好作品,由于这些才使《百合花》没有枯萎,经久绽放。在阅读这篇小说时,要指导学生顺着“我”与通讯员的情感变化来理解内容。

小说阅读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技工学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文学教育,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编辑/丹桔)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板书的运用 下一篇:论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