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产要求的《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8-08 05:24:55

基于企业生产要求的《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企业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培训教学的改革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在本校与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笔者基于企业生产要求对液压与气动教学进行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改革,并对其具体实践过程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企业培训;校企合作;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37-02

随着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强知识技能更新才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只有通过培训员工整体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而企业培训能否有效实施,归根结底依赖于培训教学。成功的培训教学对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企业员工的培训教学,无外乎有两种,尽管这两种方式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培训效果均不是最佳。一种是依靠企业内部自行进行培训的教学,缺点体现为知识深度不足,不能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体系;另一种是把企业员工送到相应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但培训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来完成培训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培训的最佳选择。基于实际生产需要,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于2009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培训基地设置于本校,主要承担可靠性技术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在理论上、实践上为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其岗位综合技能水平。在本校与固特异的校企合作员工培训过程中,对该企业可靠性技术员进行了多期班(现已完成十二期,20人/期)的培训,笔者主要负责液压与气动培训部分,在此培训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采取了校企结合的新型培训方式,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对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

一、参与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改革的人员选择

在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企业培训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专职培训教师的共同合作研究,学校教师最终实施教学的方法。企业培训人员根据学员岗位职能和实际生产要求提供所培训人员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关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技术员等)从专业角度提供本岗位所需进行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而培训教师则负责将教学目标与培训内容联系在一起,根据液压与气动教学的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将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生产需求。整个教学改革过程要求所有人员全员参与,加强沟通合作,在培训工作的平稳推进下对教学持续改进。

二、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参加培训的可靠性技术员来源于企业,大部分具有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凭,针对这种学员的文化基础,培训内容要结合培训对象实际和企业要求加以改革。基于培训的具体实际情况,培训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了改革。

1.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的理论部分内容的改革。结合工程实际对液压与气动教学理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于流体力学部分(如流体的流动状态、伯努利方程等)、阀体结构受力分析、液压缸、邮箱的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等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对于可靠性技术员来说,并不属于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应予以删除;对于某些与工程实际不相符的环节,予以适当修改。例如,工程上习惯使用公斤力作为压力单位,而且固特异企业主要采用欧美元件,因此在讲解压力单位时,不能局限于国际单位,需要把各种常用压力单位加以讲解和区别。对于液压与气动元件,常规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常见的元件类型,随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元件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根据企业的元件的应用情况,应结合厂商提供的产品手册对新型元件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介绍和讲解。在进行典型液压与气动系统分析时,需要以活页教材的形式引入企业的工程液压与气动图纸,既在元件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分析方法,又对企业生产设备有了清晰地了解,做到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元件。除了以上几点,在教学中还应加强比例阀、板式阀、插装阀和叠加阀等新型阀体的介绍,更多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其特点及安装要点。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着重知行合一,理实一体。

2.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的实践动手操作部分内容的改革。校企合作使我校液压与气动培训中心拥有了国内一流的液压实训室、气动实训室,辅助教学设备齐全(Festo、Rexroth、SMC等本行业知名企业液压与气动元件等),为开展液压与气动的实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教学实践操作之前,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应参照工厂生产规程加入安全教育部分,经过安全教育,不但能够保证学员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能够使学员尽快进入角色,融入生产实际,具备适应工厂生产要求的工作能力。这也是在培训中始终需要贯穿的一种企业文化,即安全意识。以往的液压与气动实训,仅对基本元件与基本回路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属于验证性实训项目,并没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表现为对理论知识要求过高,而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过低,很难使学员入职后马上适应工作岗位。因而,针对企业实际要求而开展实验项目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培训中,为了加强学员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更快熟悉工厂设备,根据橡胶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硫化机开发了硫化机液压阀组模拟实验台和硫化机气动阀组实验台。实训中直接采用工厂系统图纸的局部回路作为指导进行回路组建与操作,对系统进行了改造与简化,以便于操控、实训和最终实践环节考核。此类实训装置在培训中效果显著,最大程度地锻炼了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训指导以活页形式出现,在基本培训大纲下根据实际需要穿插不同内容,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不断丰富改进,增加新的案例。培训内容与企业的设备体系紧密联系,及时获得最新的技术发展信息和行业领先的技术设备,实现技术的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同时,还采取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实训理念,除了邀请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参与讲解某些企业内部的专业交叉性较强的设备与新兴技术,也根据培训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将学员送进企业实地学习实践。

三、教学改革实施与考核

在教学方法上,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教学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液压原理、液压系统等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法。采取边练边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一些难以表述清楚地运动过程采用三维动画和视频加以演示说明。在教学组织上,着重采用小组教学方式,通常以5人一组进行各种实训操作训练,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为学员提供实践动手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员的团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除了采取闭卷笔试之外,还通过硫化机的液压和气动模拟装置的组建和操作来测试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进行4次测试),并参考企业考核标准,分别对安全、系统组建、演示效果、系统分析和5s等项目赋分,再结合平时表现和理论测试最终评定本科目的成绩。

四、教学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1.学员参加培训后提出反馈意见。学员在培训后,在回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根据自身的学习体会和实践应用情况,提出教学改进意见(教学反馈意见表),对于教学内容的建议由企业汇总后转交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参考后,酌情确定是否对下一期培训班的培训进行适当调整。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反馈、提升,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与培训质量。

2.企业根据学员培训后在企业的表现提出反馈意见。其一,由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确定入职考试内容,在学员参加培训之前进行考核,成绩记录在册,结业考试仍采用同一份试卷,对比培训前后的差距,由企业技术人员汇总分析,反馈到培训教师处。针对薄弱环节,对下一期培训班的培训进行适当调节。其二,每期员工参加培训后入职满三个月,由所在部门技术主管向培训中心反馈意见,对于培训后的员工表现的不足之处加以详细说明,培训教师据此以针对教学相关的不足加以改进提升。

3.教师与企业加强联系,获得第一手反馈资料。培训教师每年以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形式短期进入企业,加深对所培训岗位的了解,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进行持续提升改进。实践证明,经过以上的反馈和持续改进过程,培训教师对液压与气动教学多次修改完善,使得培训内容和形式越来越适应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培训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改革的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反响良好。自2010年至今,现已完成前后十二期可靠性技术员培训班的培训。事实证明:参加培训的学员学习兴趣高,教学的教学效果好,因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改革后与企业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培训后的学员能够具备企业所需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够更快地熟悉实际的工作环境,尽快投入生产实践,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受到合作企业的充分肯定。这种基于企业要求的培训模式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势必成为职业院校对外培训和教学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汉远,等.构件现代化企业培训模式和培训机制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39-41.

[2]乐传永,等.基于成人学习特质下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17-19.

[3]马胜钢,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液压与气动,2008,(12):12-14.

[4]贾光政,等.“液压与气动”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7,(2):151-152.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在双语课程普遍开展背景下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