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应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08 04:41:36

异丙酚应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内放置安舒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避孕效果很高、经济以及可逆等特点,是临床常用避孕措施之一。对于剖宫产后留置安舒环女性而言,因其对疼痛的耐受度相对较低,产后子宫粘连或者宫颈内口较紧等,导致子宫极度后屈、前屈或者上提等,对于留置安舒环时的无痛或者低痛要求较高。异丙酚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取环术中常用无痛技术,我科将该技术应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宫内留置安舒环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妇女54例,年龄23~38岁,平均(30.2±4.1)岁。除外妊娠、生殖系统炎症以及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均无高血压、青光眼以及过敏等异丙酚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证。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于术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选择具有较高执行效果的安舒环进行上环,手术时间为经期后3d,观察组患者在术前4h于阴道内放置400μg米索前列醇,并禁食4h,于手术开始前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予以推注异丙酚,剂量(2~2.5)mg/kg,患者在lmin内即可入睡,随即开始手术,如术中存在疼痛反射,例如患者、肢体抽动等,应立即追加药物,20-25mg/次,术中予以吸氧以及血氧监护,结束手术后应留院观察1h。对照组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用法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一致,术后均予以服用奥硝唑1g,术后15d禁止进行性生活,于下次月经后进行B超复查,以明确安舒环的位置。

疗效评价: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松弛度、术后不良反应以及疼痛强度。以宫颈口能够一次性通过大小4mm的扩宫器表示宫颈松弛;以宫腔探测至置环结束为手术时间。疼痛分级参照WHO疼痛分级标准:①O级:患者无痛感,且能安静配合手术;②Ⅰ级:患者轻度疼痛,尚可忍受,能够配合手术;③Ⅱ级:患者中度疼痛,较难忍受,不断,手术配合效果不好;④Ⅲ级:患者重度疼痛,无法忍受和合作。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18.0软件分析,以(χ±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P

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宫颈松弛度92.6%,对照组8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27例患者中疼痛程度均为0级,无痛率100.0%;对照组仅3例(11.1%)0级,两组的疼痛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术后有躁动2例(7.4%),恶心呕吐1例(3.7%)。对照组术后有恶心呕吐3例(11.1%),均为轻度,未经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宫内留置安舒环是目前临床常见计划生育手术之一,传统上环术中多不实施麻醉干预措施而直接行手术。由于子宫分布有丰富的神经,对于疼痛的敏感性较为强烈,部分术者的耐受性较差,极易发生手术失败,故近年来临床中倡导无痛上环。尤其是对于剖宫产后上环者而言,其子宫存在瘢痕,且宫口较为狭窄,子宫对于疼痛的敏感性较强,极易影响手术成功率。故剖宫产后留置安舒环,有效镇痛措施非常必要。

在留置安舒环术中,宫口扩张刺激盆腔内的感觉神经是引起术者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术者对于上环术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恐惧等心理,对于疼痛刺激更为敏感,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极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操作。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软化宫颈的纤维组织,降解胶原,宫颈扩张效果显著,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应用米索前列醇后均或者理想的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宫颈的损伤。

异丙酚是临床常用强效全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及苏醒快而平稳等,能够有效抑制迷走神经反射,还具有一定的宫颈松弛效果,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无法完全控制疼痛,联合异丙酚能够有效镇痛,降低因疼痛所致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宫颈扩张效果虽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均无疼痛感,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故认为在剖官产后无痛上环术中应用异丙酚镇痛效果显著。

上一篇:腹壁、交臂、邻指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治... 下一篇:对初语教学解读的认识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