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尊重和理解共建沟通的桥

时间:2022-08-08 12:54:56

用尊重和理解共建沟通的桥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在钻研教材搞好教学的同时,还要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学会与家长合作,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我们农大附小素以名人、能人、强人家长居多。这样一群高水平、高素质的家长,他们将会以一种更客观更细致,甚至是苛刻的眼光来看待评价老师。你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将引起学生背后无数双眼睛的关注,和无数张嘴的评判。怎样才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尊重、理解每一位家长

无论家长的学历、地位、身份有何高低不同,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家长。同时还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和观点。能够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而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才能使家长认可和贴近我们。

在这里我想和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说几句,由于年轻,家长可能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轻视你。而你由于年轻气盛,难免心存不服,面对家长的挑剔与无端指责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的激化。青年教师应该学会摆正心态,学会宽容,试着去理解家长。化不满为动力,用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钻研去验证给家长看。不出一年,家长自然会消除对你的怀疑,渐渐转为认同和支持。

二、肯定孩子,给家长以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家长面前要舍得夸奖孩子,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称赞,都会让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而高兴骄傲,直至影响对老师的态度。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家长以信心与动力,随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与进步,适时的在家长面前表扬孩子,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心与关注,从而赢得家长对老师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清代教育学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

每带一届班,都会碰上一个让你头疼的“小鬼”。记得刚开学,新入学的小孩中,一个叫国布昂的男孩儿就“脱颖而出”。在常规的教育中,别的孩子基本都能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至少很识眼色。而国布昂,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和瘦小的脸庞的孩子却像是一台失控的机器,全然不在老师的控制中。站队时,他在队伍里左摇右晃,推前搡后;上课时,他左顾右盼,我行我素。越是关键时,他越是“与众不同”。从早到晚,“国布昂,国布昂….”提醒他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简直连打他几巴掌的心思都有了。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国布昂虽然淘气,但却从不和同学发生矛盾,他是个心地很善良的孩子。品行好,这是最重要的优点。我告诉自己,对这个孩子要取长补短。上课了,只要国布昂坐正哪怕一分钟,我就马上表扬;他把尺子借给同学我也马上表扬….。有一天下课了,国布昂主动走过来递给我一块巧克力,说:“老师,给你吃吧。”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会进步,因为他知道感谢、回报。

接着就要和他的父母沟通一下了,国布昂每天的家庭作业总是潦草完事或干脆没有完成,我想他的父母一定疏于管理了。于是我约来他的父亲,告诉他孩子的情况。他的爸爸也向我谈了孩子之所以这样淘气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大人忙、老人溺爱形成的。最后我告诉他的父亲一定要严格管理,坚持每天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打那以后,每天的作业本上,我都能看见他父母的签字,孩子的字也越写越工整、漂亮,得到的“优”也越来越多。每得五个“优”,我就会在作业本皮上作个小星星,国布昂每得一颗星就会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我自然也非常高兴。孩子,终归是可爱的,我给自己找到了快乐的理由,那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进步。

还有一件事,让我彻底喜欢上这个淘气的学生。那是在“家长进课堂”的一节课上,上课铃响了,国布昂却站在座位旁没有进去,我说:“国布昂,快坐到自己座位上。”“我不坐了。”“为什么呢?”我话一出口,看见原来在他的座位上坐了一位听课的家长,而且是位老爷爷。国布昂用手指指老爷爷,十分诚恳地说:“我不坐了,让老爷爷坐吧!”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被感动的无以言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忽略他的淘气好动,抓住一切可以表扬他的机会,多给他赞许,他的信心越来越足,学习也越来越努力。在期末复习中,国布昂的语数练习卷有许多是一百分。

期末考试,国布昂语数双百,拓展卷双满分,英语98分。这是我新年最大的惊喜。

三、善于言表,以理服人

在与家长的面谈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是家长最不愿面对的话题,这时教师就要巧妙的运用语言的魅力,想家长所想,委婉但却深刻地告之家长,让家长欣然接受。

首先,要先扬后抑: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指出不足,这样更符合家长的接受心理。切忌劈头盖脸一无是处的批评。

其次,柳暗花明:讲明情况后,就不要再三谴责孩子了。我们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帮助家长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常家长会因为教师的善解人意而感动,转而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弥补孩子的过失。

最后,不计前嫌:要淡化老师对孩子不良过失的计较,就事论事,改了就是好孩子。让家长消除孩子是否会在老师心里留下不好印象的顾虑。

特别要强调的是,面对年长的家长,不能一古脑的将责任与怨气都发泄在家长身上,更不能不顾家长的感受居高临下,使用“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命令式字眼,生硬的批评家长。每一次矛盾的解决都要以理服人,让家长心服口服,从而提升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四、发自真诚,微笑面对每位家长

班里有个孩子叫郭辰,他的妈妈去年寒假大病了一场。刚开学,一见面我就真诚地问候她:“你怎么瘦了这么多,生病了吗?”他妈妈当时就感动地流泪了,“侯老师,您真细心呀!”隔了几天,郭辰的妈妈送给我一个亲手缝制的椅垫,为此我也很感动。

的确,在教学之余,利用每天的放学之际,和家长做简短的沟通,不要到了接送点后,冷眼旁观,置家长于千里之外。也许你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是一句亲切自然的“再见”就会让家长在一天忙碌之余,载着欣慰、感激之情,陪孩子踏上回家之路。

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与家长做好沟通和联系,会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关键在于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理论水平,这样才能与家长共建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感性认识的理论与策略 下一篇:浅析教育观念革新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