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时间:2022-08-08 12:05:42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

摘 要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就是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国内外会计学者一直致力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并且提出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设想。但是,这些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有的构成要素层次关系不清,难以概括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丰富内涵,有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结构纷繁复杂。因此,本文就自己的观点对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财务会计;会计理论框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 A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的不断增长过程中发现了会计的重要性,都尝试制定本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率先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会计的文件,最终提出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一词,即Conceptual Frame 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计目标理论、会计假设理论、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原则理论、会计方法理论、会计检验理论等;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是对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财务会计应用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经理素质才能、企业经营活动及规模、企业文化等;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发展与进步、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与财务、法律法规等。

二、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分析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结构严密和层次递进的逻辑体系。它全面反映了财务会计理论系统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

会计理论是以会计为研究对象,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会计假设为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实践、会计方法和会计检验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会计方法是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披露的方法和程序;

会计原则指的就是财务会计要按照会计假设奠定的基础核算和披露信息,那么,作为公共产品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科学、规范,确定其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和计量方式以及对其进行必要修正的弹性规定;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主体拥有资金在动态下(某一时期)的流量(经营成果)类别和规模及静态下(某一时点)的存量(财务状况),包括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费用成本、收入、利润等六大会计核算和披露的内容。

会计实践是将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具体实务相结合的过程;会计检验是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测试、评价、反馈和改进的过程;计环境是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各种内外部条件或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法律、科技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

三、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在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与会计实务脱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实践决定社会认识同时社会认识对于社会实践又存在着能动作用。具体到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来说,会计实务的发展实践是产生会计理论的基础,同时,会计理论产生后又能够积极能动的反作用于会计实务的实践。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会计实务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国要制定与会计实务相适应的会计理论来对实践进行指导。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建设和会计实务是脱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实践的发展,甚至也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增民起到了负而影响。

我国日前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系统性、逻辑性、准确性不强,在处理会计实务时有诸多不便。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一个与本国经济状况相适应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腾飞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健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对于实现会计准则的有序制定、实施、会计概念的系统化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日前财政部已经投入很大精力放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上,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已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题中之义了。

2.《基本准则》缺乏实务操作性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不断腾飞,相关的会计理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颁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应该说,《基本准则》作为我国在意识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相互脱节的时候的有益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内中关于要素、计量等理论观点也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当时制作者的水平限制和时代环境的束缚,这部作为规范性文件存在的《基本准则》是缺乏实务操作性的。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会计实务的现实情况,财政部2006年正式修订了《基本准则》,修订后的《基本准则》与国际上流行的会计理论联系更加密切,对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意义也更大。

四、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建议

1.对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和会计准则进行区别对待

财务会计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就是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准则则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制定与会计实务相符合的会计理论框架既可以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基础,又可以抵制会计理论准则制定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各方而的压力,同时,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对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可以进行有效地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现行会计准则进行修改订正是很有益处的。

2.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原则

为了指导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原则。自一先是适应经济环境的原则,制定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必须要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相联系,适应我国经济的人环境;其次是系统性原则,作为一个指导我国现代化会计实务的理论框架必须要具备系统性,也即在整个理论框架的制定过程中要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第三是稳定性原则,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着自己脉络的,作为指导我国会计实务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必须要能够在一定时期甚至在很民一个时期内能保持稳定性;第四是仲缩原则,经济不断发展,会计实务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国要构建的现代化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一定要具备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实务的改变而变化的特性;第五是国际性原则,我国构建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要与国际相接轨,与国际上的会计实务相结合,能够适应于我国的对外交往;最后是国家性原则,我们制定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要符合我国的国情,适应我国的会计实务。

总之,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对于新时期我国的会计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对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本文中,笔者先简要介绍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的含义和对于会计实务甚至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笔者分析了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笔者所提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戴蓬军,王建中.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俊山.经济学方法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试述排水沟槽及污水管道施工技术 下一篇:关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