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施工主要过程管理

时间:2022-08-08 10:48:22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主要过程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过程的管理、现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工程的交工过程验收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建筑企业的管理作为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活动,工程进度的状况、质量优劣、造价和资源配置等均反映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1、施工准备过程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把握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在技术上、组织上和人力、物力配置等各方面为施工创造条件。

(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是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技术准备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图纸、调查研究和掌握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文件。技术准备的关键是施工组织设计。为使复杂的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在施工中合理安排,要做好施工的组织工作和计划安排。施工组织和设计是依据设计文件、工程状况、施工期限及施工调查资料,拟订施工方案,它是指导工程施工的依据。

(2)施工物资准备。主要有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这些是确保顺利施工的物质基础,物资准备要在工程开工前完成。按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进行,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以满足连续施工要求。

(3)施工现场准备。这是参加建筑施工的全体人员为优质、安全、低成本和高速度完成施工任务而提供的工作活动空间。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包括:拆除障碍物,搞好“三通一平”;做好施工场地的测量和放线;搭设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做好建材、构配件等的存放;做好设置消防、防灾措施、安保措施。

(4)劳动组织准备。这是施工企业按编制的劳动力需用计划,建立现场施工指挥机构,集结施工力量,做好技术准备和培训等。要依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领导机构。组建施工队伍。应做好职工、技术人员的培训,达到上岗操作标准。

要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交代。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杳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

(5)对外施工准备。这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的与各方的协调关系。因分包单位或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原因可能出现施工单位的利益受损,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开工报告。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经理部要适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就可下达开工令,组织开工。工程开工一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施工图纸经过会审合格。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并进行交底;施工图预算已编制和审批、施工预算已编制;通、平已完成并满足开工要求。建筑材料和工艺设备符合续施工要求,基础工程需用材料80%已进场;大型临时设施已能满足施工和生活要求;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并可正常运转。劳动力已经调集,并进行技术安全和防火教育合格;消防设备已具备。开工许可证已办理完。

2、现场施工过程的管理

(1)贯彻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按施工方案编制的进度计划,确定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各施工过程的起止时间和衔接关系,按日历指示每日的工作内容。施工进度计划是个动态过程,因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应定期及时检查,把握实际状况,分析进度超前或拖滞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确保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

(2)施工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检查。为建立正常的施工秩序和保证工程质量,一定要搞好技术检查其以下内容:按图施工,符合设计要求;贯彻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遵守操作规程;隐蔽工程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作记录。二是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从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至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位置的全过程。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由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要对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加强控制,保证施工项目质量。三是安全检查。建筑工程因露天作业,许多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条件不好,不安全因素较多。所以,加强施工的安全检查,对确保安全生产,避免出现人身事故非常重要。安全检查是安全施工的关键环节,要做好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技术规程检查现场施工情况,杜绝隐患和事故。

(3)专业业务分析。应按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核算和分析。例如:工程质量分析、材料消耗分析、机械使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安全施工分析、文明施工分析等。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将各种专业业务分析的结论、信息反映给现场施工指挥和调度部门,使现场管理或作出的决定全面和正确。

3、工程的交工过程验收管理

(1)交工验收的标准。一是工程项目根据工程合同规定和设计图纸要求,全部施工完毕,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质量标准,可满足使用要求。二是交工验收达到地净、水通、灯亮,采暖通风设备可正常运转。三是生产设备调试,运转符合设计要求。四是建筑物四周2米之内和因施工导致的其他场地破坏和污染已清理完毕。五是施工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2)交工验收的顺序。一是交工预验收。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的工程监督人员进行工作预验收,为正式交工验收工作顺利进行服务,如果发现不符合交工验收标准的要及时处理或返工。二是单项工程验收。由于各单项工程的开工日期不同,凡施工完毕,质量可满足标准,具备使用或生产条件,应逐项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订工程交工验收证书。三是全部验收。整个建设项目已满工验收标准,由建设单位组织初验合格后,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请国家组织验收。在交工验收机构的主持下,施工、生产双方签证交工验收证书,对未完成的遗留尾项及应返工、修补的工程,由交工验收机构确定完工期限,并在交工验收证书的附件中说明,施工单位要按期完成。各项交工验收手续办完后,工程全部移交建设单位使用。

上一篇: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 下一篇: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