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疏导室为居民减压

时间:2022-08-08 10:35:14

社区心理疏导室为居民减压

“有烦心事儿,就到疏导室里坐坐。”在北京市海淀花园路街道1201社区里,有个人尽皆知的心理疏导室,居民们遇到郁闷事儿都愿意去那里坐坐。去年,针对社区里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情况,该疏导室成立。截至目前,“心理辅导师”们已成功为数十位居民在此排解了心结,此外还不定期举行讲座和家访。

走进社区心理疏导室,记者看见屋子虽小但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的励志图片打破了谈话室严肃的气氛。“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图书,可以随时借阅。我们的主基调就是温馨,让居民来到这里,就觉得很放松。”一位工作人员说。

1201社区是单位型老旧社区,老人多,下岗失业人员也不少,“老人生活孤独,失业人员容易情绪低落,这些居民就是想解决心理问题也不知道找谁”。针对这些情况,社区去年成立了心理疏导室,请社区医生、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居委会工作人员担当心理辅导师的角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亲身经历与居民进行沟通调解。因为生病心情不好的,社区医生可以从病源上给居民开导;因为家庭矛盾有心结的,社区工作者会和声细语地出面调解……

“别看我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其实我们最了解居民的情况,根据具体的事儿来疏导,效果很不错。”说起心理疏导室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赵主任很自豪。她特别介绍了心理辅导师队伍里一位60多岁的骨癌患者代阿姨。代阿姨是社区老居民,平时就很热心社区里的大小公共事务,志愿成为心理辅导师后,更是以自己与癌症斗争的亲身经历,鼓舞了不少居民。

目前,心理疏导室主要的工作模式是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单人辅导相结合。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心理辅导师们还会入户服务,陪老人们聊天儿唠嗑,对他们的烦心事儿进行开解。赵主任表示,近期,工作人员正在策划年底为小区各家各户的小保姆们开展一次专门讲座,教授她们一些心理辅导的技巧。“其实老人们跟保姆接触的时间可能比跟子女接触的时间都长,保姆们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状态。如果能够让她们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技巧,也能让老人们在被陪同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照顾。”

唐琼

村民呼吁关心老人心理健康

2011年10月23日晚7时左右,广东番禺新造镇北约村一名90多岁的老太太因不堪病痛的折磨,在村里公园的水塘里跳塘自杀。附近的一位年轻人发现之后立即叫人施救,但老太太被送往医院后还是不幸死亡。而就在10天前,镇上另一位70多岁的老人也被怀疑是因不堪忍受病痛而轻生。

在新造北约村公园的水塘边,老人的拖鞋和拐杖仍然孤独地放置在一旁,水塘里种满了荷花,水约有一人深。出事的老人姓徐,今年已经90多岁了,有两个子女,虽然老太太是独住,但其中一个子女就住在对面,很近的,平时子女也常回来看望老人家。不过,老人患有冠心病,经常捂着胸口说好难受,子女虽然也带她去看病,但一般只是在村里社区医疗中心看,开一些药给她吃。

可能实在是受不了病痛的折磨,23日晚,老人独自一人拄着拐杖走向村里公园的水塘。晚上7时左右,村公园已经没有人在休息了。一位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发现老太太走进水塘,感觉不对劲,立即呼喊救人,后来村里的两名保安将老人救了出来,又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可后来还是不治。

村民们感叹:社会还是要多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有病的老人,子女要多关心她们的身体,多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上一篇:老人不愿接受心理咨询 讳疾忌医不利心理健康 下一篇:家庭急救有“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