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学霸

时间:2022-08-08 09:57:07

我的父母是学霸

他们热爱各种知识,拥有永恒的求知欲望,探索的热情,和强大的学习能力;

他们就像机器猫,当你闷头无解的时候只要喊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披荆斩棘;

他们更是以理服人的高手,让你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沟通,关于责任、独立、爱和一切。

他们也会和你约着一起看同一部电影或者书籍,然后拉着你交流感想,让你学会怎样思考。

拥有学霸父母,你会有更大的概率发散思维,开拓眼界,更早更广泛地尝试和认识这个世界。

学霸父母,你值得拥有。

他们乐意自己的一生都是学生时代,

永远做真理最虔敬的学徒。

我的父母都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爸爸是当年高考全省状元,妈妈是语文单科全省第一。

我在学生时代里一直各种被他们俩花式碾压。更痛苦的是我和爸妈吵架永远都吵不过,中文系的高材生吵架都吵得像小说或者文艺论文。

小时候我时常放话要至少在学习上超过我爸,我爸总会在旁边笑而不语。每次我不服他的时候他都会笑眯眯地说:“你不服我没问题啊,做得比我好就可以了啊。比如说考个全市状元之类的,对你来说不难吧。”

我的父母给我最深的之于“学霸”的体验从来都不局限于“一两件事”或者“某些成就”上。他们让我明白,真正担得起“学霸”二字的人应该是何种模样。

除却平日里对待工作和学术时近乎变态的严谨和对于一个良好习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什么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早起背单词这种小事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其实是――对待世界的谦逊。简单来讲,这里的“谦逊”即不因有所成就而自满,不因有所经历而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好为人师,不因时代更新过快而索性安于脚下固步自封,亦不会在与时俱进的学习中失却初心。永远好奇,永远乐于接受并且尊重新鲜事物,而又能不让潮流凌驾于自己的判断之上,这一点在我爸身上尤其明显。

我爸从事出版行业大概二十余年,由于出版社主要面向严肃文学,他日常的阅读大多也集中在这一方面。他看书品位很高,而且眼光很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极其敏锐的“沧海拾遗”的能力。他曾经看中过一位在当时相对而言比较默默无闻的外国女作家,很早地在国内引进了她的作品。后来这位女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就是这样一个对书的眼光和品味都极其独到甚至挑剔的人,在我给他推荐任何我喜欢的新书时,从来都会认真地看完,然后在百忙之中腾出半天把手头的稿子推到一边跟我进行讨论。有时候现在看起来特别傻白甜的东西,他都能准确地把握到我当时为什么会觉得它“好”。最初我喜欢一本书,常常词穷讲不出缘由,俗称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是我爸教会了我这一点。

无论外界评价如何,哪怕他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的东西,他都愿意去接受。这个其实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从十三岁那个读书特别跟风的重度中二病的年纪开始给我爸推荐书,其中不乏当时很火的小四的书,穿越小说很火时的《步步惊心》等等。我曾好奇地问他,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这些年认真地看完每一本我推荐的东西。他说,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真的对我的阅读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另一方面,他的确始终愿意去接触这些新生的文学或是了解他相对而言较为陌生的类型。

――“别人口中的好坏毕竟属于别人,我永远都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和学习这些新鲜的东西。”他陪着我成长,他也在学习。

在读书方面我是很幸运的,因为给爸爸推荐我自己每个年龄段喜好的文字,并看到我喜欢的书被他郑重其事地对待时,那种紧张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对阅读的热爱。而因为他潜在的引导和讨论之中的碰撞,我也慢慢地终于学会了如何阅读,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系。这大概是我家的学霸教会我的最宝贵的一道题吧。

在我眼中那些真正的学霸学神们,远不是今日被有些人潜在地误读成“书呆子”或者“刷题机器”那般乏味的样子。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于书本,不会止步于考试的高分,不会局限自己于某些碾压他人的成就或者以秀智商为乐趣。他们不会“舍得”让学生时代成为自己一生学习的黄金时代,更不会允许自己将高三或是考研的时期变成所谓知识的巅峰。如此方能无愧于“学霸”二字。

我家的这对儿学霸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挺平凡又平和的人。他们只是真的热爱学习,在驾驭知识之余亦敬畏知识,而不会把知识当作资本。他们对书本、学校之外的世界亦拥有永恒的求知欲望,探索的热情,以及敬重。所以我家的学霸都很容易自嗨,以至于经常因为沉浸在自己探索世界的乐趣中而过于废寝忘食了。

由于大学学古典文学的缘故,老爸对诗词歌赋这一类真是扎扎实实地爱不释手了三十年。直到现在,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我和妈妈生日的时候,都会认认真真坐在书桌前呆上小半天写贺诗或者贺词。这些年断断续续大概写了也有百余篇,从来没怎么发表过,他是真的只把这件事当作乐趣来做,且行且学且珍惜,在岁月的考试里孜孜不倦地打磨自己,锻炼文笔,做一个永远的优等生,爱其所学学其所爱。

我认为当他们踏出象牙塔那一刻,他们没有觉得那是他们学生时代的终结。他们乐意自己的一生都是学生时代,他们永远都是真理最虔敬的学徒。

特别想骄傲地讲的一件事――两位学霸是彼此的初恋。他们在对方的生命里身体力行地验证了那句话“见到她(他)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娶(嫁)了她(他)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嫁)她(他);也未想过要娶(嫁)别的人。”一如既往。相知相惜。我眼里的这对学霸夫妇,是彼此的知己、搭档,亦是爱人。即使在婚姻里,他们依然是优等生。

(Jeffczc)

因为两个特立独行的学霸父母,让我明白了

责任,独立,阅读,思考的重要性。

我的父母都是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我父亲的方向是投资学和管理科学,母亲则专攻管理学。由于他们一直在教育这个领域学习和工作,因此,学霸这个属性大概是要伴随他俩终身了。

“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书了”,我爸总是这么说。我在高一时搬过一次家,32个超级大的纸箱子,24个满满都是书,因为好多书都存着墨香,又年代久远令人怀念,本来搬家只需要2天,结果我们翻翻看看硬是磨蹭了一周。另外,由于现在我读大学不太常回家,我爸会在我的床头把他认为有意思的新书摞起来,我每个月回去都会把它们全读完,然后下个月再回来和我爸讨论。家里我们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书柜,晒书成为了日常活动。我觉得自己早熟,多半也是因为看了很多东西,这点上面,完全是受我爸的影响。

在学习方面,我属于性子比较毛躁那类的。我爸妈给与了我一种奇怪的以“羞愧”为学习动力的影响。初高中放假的时候,我们家,大白天,安静得有鬼,他们两个,在各自书房,一呆就是一天。我说,我出去玩了。他们说,去吧;回来的时候,我说,我回来了,他们说,可以吃饭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电视像是一个人在看,吃饭像是一个人吃,我本想和他们说一两个和同学玩耍得到的段子,看到他们两个聚精会神,超然独立,我就默默滚去学习了。

在家里,我们实行的民主制,具体体现在,大决策三人投票通过,劳务工作按体力平分。在饭桌上的辩论,我输了十几年,道理说不过,论据不充分,逻辑被打败,但是自己经过长年锻炼终于也变成了以理服人的高手;记事以来没被父母打过,每次犯错,就是花式思想教育,开始了,就根本停不下来,宁愿被打。

但是,因为两个特立独行的学霸父母,让我明白了责任,独立,阅读,思考的重要性。我同学都觉得,你爸妈不懂爱。我觉得恰恰相反,他们没直白地教我,却潜移默化地引导我如何去爱,个体不独立,何谈爱?

我最庆幸的是拥有学霸父母,让自己更早地发散思维,开拓眼界,也更早更广泛地尝试这个世界。小学的时候,常常我写着作业,爸爸下班回来经过奋笔疾书的我,看一眼:“你这是在干吗?”,年幼的我还不会翻白眼:“当然是写作业啊。” “这啥玩意儿,这不无用功嘛!你干点别的去,这别写了。” 有段时间不知道谁送了我一幅海报,画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旗帜,我爸说你画画国旗呗,我觉得还挺好玩的,于是……没错,我现在认识一百多张国旗。

假期,跟妈妈回老人家里,也并不能安心。同样出于对作业的不满,妈妈鼓励我去把老人们的特长都挖掘一下。我便跟外婆学了刺绣勾花织毛衣,跟外公学了围棋小提琴,跟爷爷学了俄语,跟奶奶学了书法画画,然后凭借自身劣根性,一个都没坚持下来。

小学时,妈妈常对我说“别去上学了”――

“今天下雨,别去上学了吧。”,

“今天下雪了,别上学了。”,

“今天好晒,别上学了。”,

“刮这么大风,不要去上学了。”,

“天气这么好,出去玩吧别上学了。”

我个人感觉,学霸的家庭里容易出现放养的小孩,因为学霸父母们通常认为,你的生活那么简单,自己一定能处理好,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父母更倾向远程控制。

从而我经过了被荷尔蒙和智商癌弄得乱糟糟的初中,又经历了差点一本无门的胆战心惊的高考,这期间,这对学霸对我的态度一直是 “只予支持,不予干涉”。大多是与父母之间的讨论,都由我的提问主动发起。学霸经过他们学生时代的打磨,更能懂得那句 “别人问了,你再答”。也验证了一句话:父母是学霸,有更大的概率可以取得更有效的沟通。

(宁 遥)

学霸之所以被称为学霸,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出常人

多少,而是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自律性。

我妈妈的“学霸”不是那种从小省里市里成绩都是第一第二的,而是回首她走过的人生,她都是在很认真自律地通过学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家真正称得上“学霸”的应该是爸爸。爸爸是九十年代知名大学的本科生,而妈妈只是个漂亮的小护士,妈妈回忆说,她一开始喜欢爸爸就是因为爸爸聪明幽默,后来接触下来发现爸爸有责任感,做事踏实。当然这些美好的词汇都是从妈妈那充满崇拜的话语中听到的,因为爸爸在我两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如果说这之前在他们的婚姻中妈妈一直扮演的是娇滴滴永远仰视丈夫的小媳妇,那在爸爸说完“照顾好女儿”之后,妈妈就激发出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全部本能。从我有记忆之后,生活里就只有妈妈,妈妈说她不放心别人照顾女儿,而且和爸爸生活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和谁在一起都不能超过这个幸福感。

说到这里还是没有说妈妈到底哪里“学霸”。这是因为在独立抚养我的十几年中,繁重的家庭负担让她无暇顾忌工作的升职,她都一直是个“小护士”。看起来她不只不学霸,而且越来越平庸。但她的工作水平是医院数一数二,考核考试总是第一。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妈妈的身体越来越支持不住护士繁重的工作,经常回来累得都站不起来。但她很少跟我抱怨,和我聊的大多是有趣的事情。

妈妈以前总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可以去追求理想,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不过,现在我最想做的,是把你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在我初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接触心理学,并有了兴趣。平时她很少看电视或者出去玩,而是开始学习心理学。她告诉我,一方面是兴趣,她更多的考虑是想要转行!转行面临的风险很大,更不要说是一个三四十岁,独自抚养孩子的女人。

心理学从业需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妈妈先了解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必备条件,买了教材,打听了培训班,最后不舍得花钱就开始自学了。

我认为学霸之所以被称为学霸,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出常人多少,而是他们惊人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妈妈的自学正如她在爸爸走后要好好抚养我那么坚定,她并不给自己很多计划,但每天都会在工作之余坚持看一两个小时,高中我到了省会住校,她依旧每天看自己的书,给我打电话时会很开心的说,她到大学旁听心理学的课,还和一个老师做了朋友。

高中的我一直沉浸在紧张地学习生活中,其实很少关心妈妈,更很少关心她的学业。我高三的时候,妈妈来学校陪读,妈妈给我们一起租房子的几个同学一天做好三顿做饭,周末的时候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去我高中所在城市的一所大学培训心理学。那一年,妈妈顺利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而我也顺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大学开学的第一周,也是妈妈新的工作的第一周。这个工作是她跑遍全城的心理咨询所自荐得来的。那时的她已经44岁,脸上的笑容却像一个刚得到第一份工作的毕业生。妈妈的同事建议她可以试着考考心理咨询师二级,毕竟三级的人多,拿了二级更有竞争力。我劝她不要考了,现在并没有生活压力。但是她犹如人生才刚刚开始一般充满热情,果断报名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

整整十个月,每天超过10小时,妈妈都在备考。她依旧每天准时给我准备三餐,做家务,其他时间她都认真地看书和做题,她做饭的时候,让我念书给她听。这一次又是因为觉得培训班很贵,她选择自学。

十个月后,她又一次让大家震惊!连她的同事也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现在的我在美国即将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而妈妈去年刚开始攻读心理学本科学位,学习英语。她不想被我养着,她要继续自己的事业,那么她就要有一个国际心理咨询师的资格,那么,她必须有一个心理学本科学位。

一切才刚刚开始。她兴奋地跟我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好快乐,而且有越来越幸福的趋势!

学霸的人生,你永远不懂。 (丁 丁)

与其说他们聪明,不如说他们有智慧。

在我过去的十多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绩普通,是好学校里面的小透明和路人甲。

但是做为一个带有强烈自尊心的狮子座,我一直觉得我该超越我的父亲和母亲,应该做得比他们更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知识,而是通过父辈和祖辈留下来的光辉获得关注。对于这一点,我感到无比内疚。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可悲的体验,做为家里面唯一一个学渣一般的存在。如果非要给自己一个解释,只能是我喜欢读书,但大多读的是考试不会考的书本,用于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少,成绩自然不高。

爸爸妈妈读书时的成绩都非常好,爸爸是被保送的,后来读了研究生。他在读书期间各种考证,做为一个金融类的学生,英语专业八级,精算师,司法考试什么的都不在话下。老妈第一个本科读临床医学,研究生却考的是中医,只花了一年便修完学分毕业了。后来在医院里工作觉得无聊就又去读了个本科,金融类的。

到了现在,由于他们都没有从事研究性工作,所以似乎和学霸这个词离得比较远。但是曾经的学霸还是具有学霸属性的,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强,适应能力也很强。我妈对国学很感兴趣,所以我是读《千字文》《朱子家训》之类长大的,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背过《淮南子》,我现在早就不记得了,我妈还能很流利地背出来。

他们俩的英语都很好,小时候爸爸妈妈有些不愿意让我听到的对话就会用英文说。中学时候为了生物竞赛而学拉丁文,是我妈辅导我的。进入大学后学了半年德语,放假回家向爸妈炫耀。老爸很感兴趣就拿了基础德语学习书去看,几天后在我炫耀的时候指出了我的错误。

做为家里唯一一个学渣 小时候拿成绩单回去给他们看都是被鄙视,这种鄙视一直到高考结束,虽然高考成绩也得到了鄙视。记得有次生物考试某到题做错了,在思考的时候被老妈看到了,然后指出题目错了,一开始我还不信。后来回学校和老师讨论的时候发现真的是题目错了。

爸妈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爱好,都是自学成才的。爸爸说,他在大学的时候比较穷,吃不饱饭的时候他写了很多文章然后赚了不少稿费。妈妈则会好几种乐器。我爸经常说的话:人的一生唯有学习与运动最重要。

与其说他们聪明,不如说他们有智慧。他们能够将当学霸时候学到的知识和精神用到生活中,使得生活质量非常高,幸福感就更不用说了。

(灵 均)

他俩就像活着的百科全书、能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我家有块占了半面墙的白板,用来给老爸老妈讨论物理问题,就像《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他们做的一样――我爸和我妈相互辩论、讲题,这叫学霸的爱情。

俩人都是大学物理教授,博导。老妈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常听到“霍尔推进器”、“等离子体鞘层”、“核聚变”等迷一样的名词。老爸属于学神,高考考入北大物理系,几年后为人师,先后从事建筑物理、地球物理、航天物理等教学工作,听他讲课如沐春风,引人入胜,目前老爸老妈携手承担科研项目。在我家这城市里很多物理老师都是我妈我爸的同学或者学生。当老师的特点就是能讲,普通话标准,普遍有咽炎。从小我就仰视着爸妈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快速学习能力,在碾压型教育中茁壮成长。

我们家里书多,尤其物理书多。小时候我的第一个玩具是卡西欧计算器;小学就捧着量子物理、笛卡尔坐标系、泊松方程瞎看,虽然当时咱啥也不懂,可是念出来仿佛比哈利波特的咒语还牛;现在也会看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力学基础、太空物理学导论等等。选专业的时候每个了解我家庭的人都会怂恿我选物理。可惜我虽然初中当物理课代表、高中参加物理竞赛,但最后在大学选了个生物,几番周折最后准备进入金融界,人生真是阴差阳错。

一路长大,所有的数学物理作业和问题都能解决,感觉他俩就像机器猫,闷头无解的时候只要喊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就能披荆斩棘,他俩就是我的数理补习班。不过,被学霸父母罩着,最主要的体验不是解题开心,而是有幸被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我是个特别爱玩的人,因为他俩的影响收敛许多。老妈做事及其认真,现在翻看她大学的笔记本就像印刷的一样,常批评我“草纸这么乱怎么能算对”;老爸是慈父,喜欢放任我自学。周围女孩子玩娃娃的年纪,我抓着老爸一起拆零件、研究飞机、搭模型、观察猫狗鸡鸭仓鼠,好像还挺酷的。我记得高考之前还会和老爸讨论黑洞、虫洞、坍缩的恒星,真是舒坦。

他俩就像活着的百科全书、能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永远也不会烦。

他俩对生活充满热情,老爸讲课经常和学生互动,热爱健身,追美剧看电影,最近在家里的阳台种菜,还做每天的生长记录,梦想是拥有自己的庄园。老妈勤劳能干,脾气有点急,对电子产品不敏感。饭桌上常常举行家庭辩论会,三方论坛,话语权自由,常常以老爸胜出而告终。俩教授就喜欢和我谈天说地,关爱学渣嘛。

(许盆儿)

作为一个极品学霸,没有人比老爹更懂应该如何教孩子学习。

我爸是某年高考某地区理科状元,小学时跳过级,大学嫌离家远没去清北,去了上海某名校。写一手好文章。本科时的毕业论文被大牛导师评论为几十年见过的最强本科生。大学毕业后曾经做过培训中学教师的志愿工作一年,教历史。

我学托福的时候没买书,家里什么书都有。20年前老爸申请出国念MBA,GMAT是那年分数最高的几人之一。

大学时每当与老爸聊起自己最近数学课又学了什么,他的反应都是"哦,这我学过,blablabla……" 后来才知道他的专业当时一半课都和数学系一起上,而他的成绩比数学系的还好,全系评三个奖学金,他是之一。

老爸在对我十几年的教育事业中干了如下几件事:1. 经常向我念叨读书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2.拒绝为我的课业提供一切额外帮助,禁止我参加任何课外班。小学时老妈让我去学奥数英语都被我爹叫停了。3. 极度反感题海战术。经常怂恿我不完成老师布置的部分作业。4. 常常向我传授学习方法,认为方法比做题重要。5. 鼓励我自学自己喜欢的东西。6. 喜欢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么成功。饭后喝酒吹牛谈自己学生时代的光辉事迹。

所以我这些年来的体验就是:小学六年不知学为何物,专注于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初中入学后的分班考试,数学做了不到三分之一,英语没有一篇阅读能看懂。初中时读书非常卖力但成绩并不拔尖。每当听老爸谈起他小时候学习多么轻松,我只有感叹自己怎么智商一点没遗传到老爸。虽然爸妈很少对我的成绩评头论足,我还是经常感到压力山大。

我爸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升学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曾经觉得老爸跟其他同学的爸妈比起来,对于我的学习就是弃之不管。后来才明白,作为一个极品学霸,没有人比他更懂应该如何教孩子学习。他冒着我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成绩平平的风险,强迫我脱离能够依赖的多余的外界帮助,只是为了让我能在寻不到帮助的时候具备自己搞定问题的本领。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很遗憾的确没有我爸一样天生的“学霸气质”,所以苦苦挣扎了许久都不得要领。由于高中时强人很多,我从不敢说自己有多学霸,但我非常自信的是自己具备比大多数同龄人都强的自学和钻研的能力,这让我至今深感受益匪浅。

(波意耳)

上一篇:范石钟 拿奖到手软的技术流 下一篇:作文冲刺专场:运筹帷幄之中,稳拿语文“半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