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推动职业院校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8-08 08:18:58

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推动职业院校建设的思考

【摘 要】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近年来不少地方依托较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专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城乡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内涵的分析,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对于推动现阶段职业院校制度建设的作用,并通过对职业教育集团化“源动力”的分析,总结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如何更快、更好的推动职业院校建设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化 源动力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内涵

1.1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组织形式

所谓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教育研究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旨在建立企业与职校双向交流的供需平台,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集团的组成主体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六类。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不同主体可以充分发挥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1.2 职业教育集团化类型

按照组建形式的区别,职业教育集团可分为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面向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围绕行业人才需求,由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跨区域或跨行业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以招生就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合作内容的特色型职业教育集团和涉外型职业教育集团等。

1.3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目的

根据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的不同,所到达到的目的略有不同。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大概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院校主导型、行业/企业主导型和自愿联盟型。其核心目标是加强人才技能结构的合理化、确保人体的终身发展;职教集团化办学必然带来集团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确保集团化办学内各实体的成长,特别是扶持和促进弱势实体的发展。

2 “源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

职业院校和企业因为直接涉及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所以其利益会更倾向于短期利益;行业和政府则因为考虑更多的是技能型人才供需的规划,所以其利益会更倾向于长远利益。各利益主体的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会使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源动力”呈现出结构性。

职业院校因为生存压力和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会让他们首先想到怎么去整合资源,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以提高质量、打造特色,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企业因为对生产和经营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需求,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降低人才资源建设成本,提高企业人才资源建设效率,参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也就必然会成为其重要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院校和企业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所贡献的“源动力”是直接动力。

行业的作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和执行政府的政策导向,推动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然会促使其对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作整体规划,从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角度出发,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成为其重要选项之一。政府因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现实需要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再加上对公办院校的财政经费投入压力,统筹与整合资源、提高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绩效,就应该成为其在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框架内推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业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所贡献的“源动力”是间接动力。

3 现阶段职业教育集团化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处于松散合作的阶段。由于集团内成员单位的性质、体制、机制不同,大家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兴趣点,或者说是共同的利益支撑点。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学校关注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企业关注经济效益,行业组织关心本行业或专业的未来发展,科研机构关心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大家追求的方向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选择。如何找到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共同点,也是打破松散合作机制的关键。

各级政府与职业院校、市场之间至今仍未找到管理的平衡点,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支撑,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低,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所需岗位脱节,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质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4 做好职业教育集团化,各部门应该如何做

从职业院校来看,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努力形成自身良好的社会辨识度和知名度,从而吸引足量的生源,维持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来看,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充实生产经营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为企业发展做好技能型人才的储备,以稳固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从行业来看,需要在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框架内,通过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规划,提升行业人才质量,优化行业人才结构,以有效解决本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从政府来看,一方面需要从推进教育公平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并努力从各个方面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又需要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障。

5 职业教育集团化未来发展的畅想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办学形式活、入学条件低、人才培养周期短,职业技能性强、学以致用等特点,是一种大众化的全民教育,伴随劳动者的职业终身。

建立起适应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比较协调,达到基本现代化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形成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继续教育与区域、产业、企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6 结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从发展现状看,多年来的探索很难说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其成效在普遍意义上仍然难尽人意。仔细探究的话,原因很多,比如政策界定不清晰,运作机制不顺畅等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有必要从源头开始,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源动力”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围绕保护和发挥好这种“源动力”,找准探索和实践的着力重点。如果利益相关者能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其所贡献的“源动力”就会得到充分激发,使资源集约式发展让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芳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2(13).

[2]王波.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 提升服务航空产业能力[J].成人教育,2013(02).

[3]周耀华.寻求建立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有效合作体系[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4]杨柳.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上一篇:X射线荧光光谱法增强碘熏手印初探 下一篇:俄罗斯抗寒杨树的组织培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