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思考

时间:2022-08-08 07:43:21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思考

摘要:我国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段里仍然成为了我国目前需要设计并去规划的一大主流,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居住区内的道路建设的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 讲诉了产生的历史原因背景, 强调了道路设计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并讨论如何解决好社会性问题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关键词:道路交通;社会问题;复合空间

一.我国目前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分析

我国现在的居住区对道路规划设计的指领想法, 很多是来源于国外的居住区建设的早年理论――雷德朋方式以及邻里单位的理论。后者理论是西萨佩里在1929年第一次提出来的, 他将邻里单位当成居住区组织的一个基本的形式和多个构成城市的单独细胞。这一理论比较有效地解决居住区内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 居住区之间的完整独立性问题等等, 在20世纪的前期这一理论更加可以适应了那时候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更有效地解决了那时有关住房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我国目前有关居住区的道路设计有下面的几个特点。

(1)道路的分级。居住区内的道路或者一些较窄的小道按照居住区的规模大小被划分成居住区的主路、次路以及庭院路等等这几个级别层次。

(2)人车的分流。包含人车的截然分流以及人车的部分分流, 这一特点着重建设特地的步行的景观道路, 设立专门的步行的出入口, 强调了要把车辆交通对住区带来的不好影响降到最低点。

(3)尽端路的广泛实施运用。尽端路通常运用在居住区所构成得细胞庭院里面, 几乎可以通向所有庭院的就属于尽端路。

二.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对它的探索

邻里单位这一理论的本质仍然是凌驾于物质形态上面的规划设计的一个手段方法, 这里的物质形态来决定的规划手段, 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住在居住区的居民的各不相同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需要。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来的这种小区模式, 更大地是对汽车交通需求的满足。这种通过对用公共设备服务以及半径来限定居住区的居住人口的这种方法把将要生活在这个居住区里的主人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上; 从而忽视了空间范围及规模跟人的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 1)截然相反不一的车行空间跟人行空间分割了居住区里面所营造的整体和谐以及生机盎然的一个局面, 使得居住区里的道路变成了专门为汽车所设立的一个空间, 居住区就丧失了原本的生机与活力。

( 2)居民在失去了最适宜交流往来的道路空间之后, 无可奈何的只能够被动地聚集到所谓的一些可以公共活动的区域空间以及用来充当风景景点的步行道路上面。

( 3)道路分级跟尽端路的分布格局方式使得各个组团之间缺乏了直接的联系。虽然对居住区的安全保护带来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面削弱了各个居民之间的互相联系,这样 更加不利于创造整个居民居住区内和谐、舒适的一种生活氛围。

在20世纪的30 年代中期, 西方国家就认识到了邻里单位这一理论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从此之后,西方国家一直都在摸索这个方面的一种出路发放。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初期, 社会性哲学就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 追求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以人为本的主义思想以及环境行为的理论成为了当时时期的主要潮流, 城市的研究讨论已经从传统一般的比如土地的利用等等一系列有关经济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和商业市场利用的空间研究探讨到了城市社会所发生问题的研究。杨盖尔的有关空间交往的理论以及凯文林奇与城市意向跟认知地图有联系一些理论,使得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做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情态,城市居住区的主要发展点已经从原本单纯的去满足居民休息娱乐的功能需要转向了对居民的情感交流跟交往信息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三.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里面应该重点强调的几方面

3.1道路交通设计需要强调道路空间带给居民的生活性

道路交通的行驶功能是目前城市居住区有关道路空间的主要功能。和道路交通有关的各项活动都拥有非常强势的目的性跟方向性, 比如工作上班、外出购物消费等等, 这些都和道路交通空间利用的特征相符合。可是, 在城市的居住区里, 道路交通生活性的空间是非常需要重视的, 生活街道交通所必须具有的提供交流空间的这个功能是一定不能被舍弃的。居住区里面的交通道路空间有非常可观的塑造性, 如果可以对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进行一系列合理的设计规划, 丰富道路交通空间,这样才能加强居民和道路之间的有利交流, 更加可以激发居民邻里之间的交往欲望。不仅可以使得居住区里的道路交通恢复生活化的气息, 而且有利于邻里间的密切交往,创造更为良好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

3.2在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中注入人性关怀

居住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机动车辆形成的交通在居住区的运行中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自身存在着安全与噪音方面的缺陷引起人们的关注。居民居住区在进行交通线的规划设计时,通常根据居住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人车分流的措施,为居住区的居民尽量创设一个较为独立完整的舒适、安全、安宁的生活休闲空间。住宅区的交通设计不仅注重设施更注重综合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面的需要荣誉交通规划中,为大家创设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居住区的街道环境,鼓励大家骑自行车、步行等更为健康环保的交通方式。

3.3强调住区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长时间以来,居住区的交通和城市的交通一般都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交通体系,二者之间在规划设计和设立理念方面都是相对的。住宅区的交通设计规划主要强调的是通而不畅的设计原则,其偏重点在于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车辆行驶的噪音及避免城市车辆进入等目的。而城市交通主要偏重于交通的通达性,主张道路系统的等级完整及其通常。所以,长期以来,居住区的交通规划设计和城市交通之间是互不干扰的因此, 一直以来, 居住区二者之间平行发展。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生态环保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比如地铁、城市巴士及轻轨发展非常迅速,是居民日常出行的第一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资源匮乏问题一直难以得到解决,私人车辆不可能成为居民生活、工作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居住区的交通规划应该考虑人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及感情尺度等因素,让居住区的交通和城市交通保持便捷的联系。

四.建立居住区道路交通的复合空间

居住区的道路复合空间设计指的是对道路空间进行设计,限制车辆尤其是汽车的车行速度,让居民的人身安全不再受其威胁。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让居住区的交通道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活动和交往的重要场所。

交通功能在居住区中作为道路的主要功能和基本功能,但是它和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着着一些区别。基于我国城市居民居住区大多处于封闭模式,人们对于居住区内外产生的视觉感官及心理感受都有所不同。居民在居住区内自驾车行驶,仍然感觉是在家的 。所以,在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的情况下,通过对道路形态的改变达到降低车速是完全可以的。

小结:

我国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段里仍然成为了我国目前需要设计并去规划的一大主流, 所以对居住区的规划所引起的社会性问题有必要进一步的来探讨,寻求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指导的思想, 并将这些解决的办法逐渐得融入到对居住区的设计规划里去。

参考文献:

[1] 叶茂,过秀成,刘海强,罗丽梅.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 规划师, 2009,(06) .

[2] 王海天,王成欣. 浅析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J]. 城市, 2010,(10) .

[3] 张磊,张楠. 人车分流背景下对居住区道路人车混行的思考[J]. 中外建筑, 2009,(07) .

[4] 杨勇. 居住区道路“人车分行”与“人车混行”模式比较分析[J]. 安徽建筑, 2010,(05) .

[5] 葛向荣. 居住区道路及周边环境优化设计[J]. 民营科技, 2010,(07) .

[6] 李越,孙洪庆. 浅谈居住区交通组织[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6) .

[7] 吴恺. 关于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的研究[J].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5) .

上一篇: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歌舞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存在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