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导致的疑病症

时间:2022-08-08 07:21:25

案例简介

患者,男,40岁。非典疫情开始,患者以为像感冒一样普通而无所谓,随着死亡病例的增加,尤其发病快、传染性极强,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机会最大。患者外出时,迎面走来一位陌生人,此人不经意地咳了几下,几滴唾沫飞到患者脸上,出于面子,自认倒霉。当晚患者出现低热、头痛,咽喉痛,联想到白天的倒霉事,他更紧张了,马上招来所有家属,紧张地说“我可能得非典了”,强烈要求送医院抢救。医生为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化验血液,拍胸片。结果正常,被作为普通感冒处理。

2天后,热退,头也不痛了,但患者总以为“存在非典可能”,偶尔的一次咳嗽使得他更紧张.恐怕,以为被误诊和延误治疗。多次前往本市几家三级医院诊治,一番叙述,医生总会增加检查、治疗力度,包括肺部磁共振、多种生化检查、心脑电图检查、细菌痰培养等,有的重复检查,用贵重药物,还住院观察。虽然积极诊治的花费很大,但结论仍是感冒在作祟,但他仍主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很难保证病情不会发展,请求医生深入检查,赶快救治,愿意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尽管医生已经排除“非典”可能,可患者始终认为医生没有尽力,反复做检查,只要是阴性结果就认为结果有误,要求重新检查。在家属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到心理咨询门诊治疗,但首先要求医生治疗他的“非典”。

心理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患者的病史,针对怀疑自己有病又查不出躯体病的特点,首先耐心地向他介绍“非典”知识和其临床特点,安慰他没有发热,肺部摄片阴性,即使当时接触“非典”病人,现间隔几个月,潜伏期已过,不可能染上“非典”。明确告诉他躯体不适是主观感觉,过度紧张、多思多疑容易产生不适。指导他参加有趣的活动或体育锻炼,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时要求他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还给他服抗抑郁剂,经过较长时期的系统心理治疗辅以药物治疗,患者的心理障碍逐步好转。

分析点评

患者可诊断为疑病症。疑病症指的是病人担心或坚信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而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无明显异常,但仍不能接受事实,也不被医生的解释打消疑虑。疑病症一般表现以下方面:①常在精神因素或躯体疾病的作用下发病,表现对自己健康或疾病的过分担忧。上述患者在听到非典的传染性后,一次偶然的遭遇及随后的躯体不适而发病的,同时出现对患有“非典”的极度痛苦和不安。②对自己某些异常感觉或不适过分敏感,并作出疑病性解释。患者自从患感冒后,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躯体不适,并把它与非典症状联想到一起,不断强化他的不正确感受,疑病观念更加严重和发展。③疑病观念很顽固,难以被事实所动摇。经过各种医学检查阴性结果都不能让患者放心,仍然没有达到他所认定的程度,就再找其他医院反复诊治,医生科学、合理的解释还是动摇不了他的病态信念,医疗费用很大,却在所不惜。这种固执己见或多或少反映出患者以前的过分小心、多思、多疑、敏感的个性特征。④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时间长,时轻时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陷。急性起病、病程

疑病症的心理治疗很重要。应从心理调整开始,首先要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胡思乱想。有多思、多疑、敏感的人,应注意用正确的思想观察和处理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性,或钻牛角尖。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也不要紧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认真检查和诊治。经常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信心,过分敏感,长期紧张、恐惧,会削弱人的免疫功能,不利于身体健康。较有效的办法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看电影或戏剧,甚至抽空旅游,都是稳定心态的好方法。一旦出现自己难以控制的情绪,如焦虑紧张、坐立不定、失眠、烦躁不安等,应找心理医生诊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开心头的烦恼,通过解释、指导、疏通,可以缓解人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

同时,药物治疗不可少,一般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或抗抑郁剂,包括盐酸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氯丙咪嗪、阿咪替林等,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或消除焦虑、紧张、抑郁、烦躁的情绪。由于这些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71例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北京拟明年实行老年人社区首诊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