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分析

时间:2022-08-08 05:16:22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90例脑中风偏瘫老人,根据患者床位编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性的康复训练以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中风; 偏瘫老人; 康复训练;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3.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97-02

脑中风属于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同时也是造成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死亡率高的主要疾病,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时期,脑中风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逐年增加,脑中风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群关注的焦点问题[1-2]。为进一步提高脑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延长生存质量,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90例脑中风偏瘫老人的相关资料,就康复训练和护理在脑中风偏瘫老人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90例脑中风偏瘫老人,根据患者床位编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6.9)岁,病程1~3年,平均(1.8±0.6)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1~76岁,平均(67.7±7.1)岁,病程1~3年,平均(1.9±0.5)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和对照M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给予饮食健康指导、并发症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常规生理指标监测等[3]。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干预康复训练以及护理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1)定时的对患者的偏瘫肢体进行按摩,由远至近、由轻至重、由慢至快等进行按、揉、捏等方法,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按摩时间以及按摩强度,每天训练2~3次,每次按摩20 min左右;(2)在按摩到一定程度后,待患者各项体征较为平稳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针对性的进行被动训练,定期的帮助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指导并辅助患者完成被动训练,活动患肢的关节;(3)被动训练到达一定程度后开始循序渐进的主动训练,并制定训练计划。比如:初期进行关节伸展主动活动,先做肘关节和肩关节90°活动,再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伸展练习,每天训练2~3次,每次练习20 min左右,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然后进行床上翻身坐位移动躯干平衡站立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好训练强度。其中坐位训练注意不要动作过大,先抬高床头30°反复练习,逐渐加大角度,站立和行走训练要注意掌握平衡,扶好床栏,预防跌倒。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主要有:(1)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神经功能分级采用的是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系统,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4],下肢总评分为34分,上肢总评分为66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肢体功能运动改善越明显;ADL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低,患者的依赖性越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采用的是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然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整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经过满意度调查,表示满意的有40例,一般的5例,满意度为88.9%,对照组表示满意的有32例,一般5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7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中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的医学难题[5]。脑中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预后较差,大部分患者经过紧急抢救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如何有效的改善脑卒中老年人群的肢体偏瘫,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先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因为脑中风偏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产生内疚、矛盾和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先在心理上给予支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后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6]。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 下一篇:反思为“引”,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