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杉及池杉实生苗繁育技术

时间:2022-08-08 04:04:13

池杉及池杉实生苗繁育技术

摘 要:分析了池杉性状及园林用途,并就池杉种苗繁育技术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池杉;实生繁育;技术

“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之一池杉又名池柏、沼杉,属杉科落羽杉属。它和我国的水杉、水松以及北美落羽杉、红杉、巨杉一样,同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原产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是落叶阳性大乔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干形直、耐水、耐旱、病虫害少、冠幅小、树形美等特点,十分适合农田林网及行道树建设,也是庭园观赏、“四旁”绿化的良好树种。由于其幼型树冠为尖塔形,树形婆娑,秋叶呈棕褐色,适生于水滨湿地环境中,可在湿地区域成片栽植,或在园林中作孤植、丛植、片植配置。其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具有丝绳光泽,不翘不裂,是造船、建筑、枕木、家具、车辆的良好用材。由于韧性强,耐冲击,故亦为制作弯曲木和运动器材的原料。

1 采种

池杉于3月下旬~4月上旬开花,11月中旬种子成熟。选择15年生以上健壮母树,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皮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时,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将球果摊于室内阴干,当球果开裂后,轻轻敲击脱出种子,种子呈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褐色,边缘有锐脊。100kg鲜果阴干后可得种子10.5~16kg,种子千粒重74~118g,可混沙湿藏,也可带果鳞干藏。

2 种子处理

池杉种子内含抑制物质,如果不提取出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种子的萌发。池杉种壳坚硬,一般需用冷水浸种30~45天,也可用50℃温水浸种,让其自然冷却,如此周期7天也可达到催芽的目的。

3 播种时间

苏南溧阳地区秋冬11月上旬~12月中旬或早春2月底~3月下旬为宜,时间上既要保证出苗早,又要不受冻害。

4 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

4.1 选地

土地是育苗生产的基础,对育苗成败有着直接影响。池杉喜疏松、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所以,最好选择地势平坦、低洼、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轻粘壤土为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由于缺少可溶性铁,幼苗容易黄化,甚至枯死,必须多施有机肥,或增施硫酸亚铁等。

4.2 整地

苗圃地必须进行冬翻,以利积雪和土壤风化,开春后耕翻1遍,耕翻时先施厩肥或堆肥,施肥量为1500kg/667m2,同时,用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消毒。施用硫酸亚铁时,先用温水溶解,再兑水稀释。整地应深翻,按东西向做苗床,苗床宽1~1.2m、苗床高10cm、步道宽30cm。

5 播种

5.1 播种方式

有条播和撒播2种,建议使用条播方式,即开播种沟,有利于林地通风透光和抚育管理。播种沟宽20cm、深3cm,开播种沟一定要保持平整。条播行距为20cm,开播种沟前可施辛硫磷、毒死蜱,防止土壤出现虫害。播种沟开好后可喷施化学除草剂。

5.2 播种量

溧阳市种植池杉大多为带壳种子,含种率在30%~40%,发芽率在35%~40%,667m2播种量为25~30kg,可产苗2.5~3万株。撒种完成后盖细土约2cm,浇足水。

6 播种后管理

6.1 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具有保墒和提高地温的作用,一旦出苗,揭去地膜。也可盖草,一般以不见土为宜,出苗后立即揭草,揭草应在傍晚进行。

6.2 灌溉

高温干旱季节,一般每5天灌水1次,灌溉后及时排除圃地积水。

6.3 追肥

本着“适宜、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幼苗生长期,结合灌溉追肥4~5次。幼苗出土后每月施1次肥,一直到8月中下旬停止追肥,以腐熟的稀粪水、尿素为好。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

播种前应用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对种子做消毒处理,可有效减轻病害。池杉主要病害为猝倒病和立枯病,其防治方法为:(1)注意轮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不粘重、无病地作苗圃,不用旧苗床土。(2)适时播种,尽量避开低温时期,同时最好能够使幼苗出芽后1个月内避开梅雨季节。(3)在发病初期,先拔除病株集中处理,然后向幼苗基部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百菌灵800~1000倍液,或者1∶1∶120~170的波尔多液,也可用草木灰、石灰(8:2)混匀后撒于幼苗基部。

7.2 虫害

幼苗虫害主要是地老虎、蛴螬。防治方法为:(1)可选择3%米乐尔,5%乐斯本颗粒剂0.5~1.5kg混入基肥中堆沤,于翻耕前施入种植地。(2)发现地下害虫时,可用1000倍液的48%乐斯本溶液或50%辛硫磷乳油、53%农地乐乳油灌根防治,连续防治2~3次。

上一篇:浅析圆明园遗址的“残缺美 下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