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瓷

时间:2022-08-08 02:33:13

明朝初,景德镇成立御窑厂,专为皇帝烧制瓷器。也从此时起,为正式区别于民窑,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而借皇家之力,凭官窑之名,聚百匠之慧,景德镇各瓷窑也一统天下,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

而这些奇珍异宝则多源于为满足皇帝的钟爱。

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红釉瓷器情有独钟。他认为,朱姓属火,火即红色,红色又是五行当中南方的代表颜色,朱元璋即发迹于南方,故他认定红色为喜庆吉兆之色。他又定国号为大明,暗含了对红色的崇拜。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正式颁布了“以红色为贵”的旨意,并且要求宫中内外皆以红色作装饰。宫中器物红色尤珍,最具时代特色的釉里红缠枝花纹大碗、缠枝花纹大盘,端正典雅,胎质洁白细腻,红色纯正艳丽,纹饰精美生动,可谓一枝独秀。

而永乐帝则钟情于甜白釉瓷,这种偏爱也隐藏了明成祖朱棣难解的心结。

据明王世贞的《名卿绩记》一书记载,朱元璋曾经派了十位高僧去辅佐诸王,辅佐燕王朱棣的高僧叫姚广孝,据说此人颇有谋略,他对朱棣讲,“王”字上头加一个“白”就是“皇”,于是燕王手下都戴白帽子,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武力废除其侄建文帝,自己登上皇位之后,一直以“白”为吉。甚至当时南京建造了一座大报恩寺,塔身九层,全部都用白色瓷砖贴面。

朱棣同时又是一个仪表堂堂而又讲究生活细节的人。他衣冠整齐,一丝不苟,为防弄乱胡须,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会戴上胡须护套。在瓷器的制作上,要求精益求精,器物制作必须轻薄规整,不许马虎。因此,永乐时期的瓷器制作可以说是明代最规整美观的,并以瓷胎细白,瓷釉呈半木光,温润而庄重,精细而又含蓄的“天柏油”白瓷最为著名。

无论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喜爱的红釉瓷器,还是永乐皇帝所喜爱的甜白釉瓷,多少都有一些政治祈愿。而多纯粹是发于心喜爱瓷器的当属宣德皇帝,也因此,宣德时代的青花瓷在艺术上独步本朝冠绝后代。

宣德青花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独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宣德青花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更因为宣德青花的绘画。而这种绘画趣志的追求,来源于宣德皇帝的艺术修养。宣德皇帝自小聪明睿智,善诗文,工绘画,现今流传他的书画作品尚有31件。也许是厌倦了宫廷的斗争,他力图以文化人。他以恢复北宋徽宗时的宣和书院为目标,吸收许多著名书画家入宫,供职于宣德画院。宣德青花瓷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不同于宣德皇帝钟情于艺术而留给后世经典的青花瓷,一生只宠爱一人的成化皇帝则传给后人名贵的斗彩。

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2.23亿人民币拍出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成化一朝虽无文功武治,但瓷器生产却无比辉煌,尤其是成化斗彩,可谓名贵无比。成化斗彩玲珑秀美,与宣德相隔仅三十年却风格迥异,这一直为后人所道。让人不禁遥想,如此阴柔婉约、精致小巧的成化斗彩,是否就是成化皇帝为其一生所爱的妃子倾尽所有匠人的智慧而创造的呢?

每位皇帝执政时期的御用瓷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包括后世嘉靖皇帝钟爱的道教纹饰,康熙皇帝积极推动和的文房瓷器,雍正皇帝钦点的宫中瓷器,以及令乾隆皇帝狂热的种工艺瓷器……

是谓,一朝天子一朝瓷。

这些流传后世的经典瓷器,不仅让后人深享瓷艺的盛宴,同时也激发后世瓷窑、匠人孜孜不倦地努力传承甚至力图超越!

景德镇宝瓷林瓷业就是这样一家专业性的企业,其作品颜色釉、扒花、珐琅彩、青花瓷、雕刻瓷等无不以历代精品为基准,以传世宝瓷为典范,却又融合现代工艺与审美理念,使它们不再仅仅作为御用瓷,而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日用瓷!

上一篇:法式育儿 8期 下一篇:蕙质芳韵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