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谋求上市

时间:2022-08-08 01:23:22

虽然中邮速递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邮政业第一股”,但它的上市不会对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对于中国邮政集团来说,只有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速递物流公司上市后,才能启动邮储银行的上市程序。

北京海淀区某住宅小区外,快递员小宋站在门口取下车上的快件,准备办理出入证进入小区派件。看到旁边进入小区的墨绿色EMS面包车,小宋不无羡慕地对记者说:“我也想开那样的小面包,哪里的保安都认得……”

小宋口中的“小面包”就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以下简称“中邮速递”)的末端派送车辆,它是中邮速递与众多民营快递公司最为显眼的一个不同之处。但它并非二者之间唯一的不同点。在各快递公司都在忙于应对业务旺季之时,中邮速递还在为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忙碌着――筹备上市。

2011年12月22日,财政部宣布,免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部分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物流业和财会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财政部此举无疑会减轻邮政改制的负担,有助于其完成改制,加速上市进程。

自1998年邮电分家之后,中国邮政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改制良方”。在赴海外寻求经验受挫之后,中国邮政选择将速递物流、邮政储蓄等业务分开,各自重组为股份制公司,再谋求分别上市。

2010年6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中邮速递成立,整合了旗下全球邮政特快专递(EMS)、中国邮政物流(CNPL)两个品牌,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速递物流公司上市“十分急迫”。因为对于中国邮政集团来说,只有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速递物流公司上市后,才能启动邮储银行的上市程序。

与众多民营快递公司相比,作为国有独资的中邮速递有着“先天”的规模优势。截至2010年底,该公司的资产规模超过210亿元,员工近10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国内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网络覆盖范围最广的快递物流企业。

虽说有这些优势,但与众多民营快递企业相比,中邮速递却存在运营成本较高、经营机制不灵活、服务性价比不高等不足。

中邮速递的末端配送工具以面包车为主,而众多民营快递企业则以成本较低、行驶较为灵活的电瓶车、摩托车为主。另外,中邮速递的物料成本也相对较高,加上人均效率与业内一流企业相比还有差距,这使得中邮速递成本高企。

而且,中邮速递在转运中心的选址和路由选择不够贴近市场,与国际四大快递和国内主要民营快递公司不同,中邮速递最大的转运中心位于南京,而其他快递公司的转运中心一般位于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快件量大的城市。另外,性价比不高、客户体验欠佳也不利于中邮速递的业务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邮速递的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期国内民营快递老大顺丰速运公司的业务收入为120亿元。纵然中邮速递的营业收入目前仍然占据首位,但是其所占份额正在下降。据业内人士估算,中邮速递2010年的业务收入份额在22%左右,2011年降至18%左右。而其他民营快递公司的收入占比则有所提升。在业务量方面,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申通的业务总量已经超越中邮速递的国内业务量,顺丰的业务量也基本与中邮速递的业务量持平。

据中国快递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的分析,目前中国快递市场的空间还很大,现有的快递公司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中邮速递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邮政业第一股”,但它的上市不会对整个快递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它在市场竞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会因为上市而得到迅速解决。

上一篇:中粮“种”粮 下一篇: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