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的全英语教学思索

时间:2022-08-08 12:40:04

中医内科学的全英语教学思索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概念、名方约三百余个,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学习也显得尤为困难。对于国外留学生,我院要求内科教研室老师开展全英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面对这繁杂的东西首先理解,然后发生兴趣,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呢?经2年实践教学,我体会到,要充分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公共英语的水平,并把中西医文化差异讲透,并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实物标本、图谱、投影胶片、电子幻灯等多媒体教具,并注重病例讲解、病房查房等直观教学,来刺激学生视听,增加其感性认识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注重因材施教

进行英语教学,比平常的日常交流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教师公共英语说得流利,发音正确,更能把专业讲深讲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所谓“欲为人师,必先正己,方可达人。”我的体会是,首先要注重英语的口语发音及正确表达。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欧美国家的学生水平较高,而韩日拉美的学生则有时难以跟上进度,甚至要求教师一遍遍重复讲述,所以教学备课应充分参考《朗文字典》、《牛津字典》的标准表达,充分进行备课。平常应该多听英语读物,如《美国之音》等,提高发音的正确性。另外,不同学生的水平不同,应“因材施教”,进度较慢的学生应注重个别辅导。

避免让学生在课堂上发问,拖慢上课节奏。

2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国外学生自小接受“开放式”教学,即学生喜欢在课堂上直接提问,但以目前国内中医英语教学的水平,大多数教师很难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并且这种“突发性”提问,往往让很多教师“措手不及”,教学思维被打乱,从而影响教学进度,所以课前应向学生说明讲课习惯,并可把电子邮箱、QQ等联系方式交给学生,鼓励课后交流;另外,中西文化有差异,学生最难理解的是《中医内科学》的“藏象学说”,例如中医所说的“心主神明”学说,国内很多教科书都把心译成“HEART”,但接受了现代解剖、生理、生化教育的西方医学书,往往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心脏没有“神经系统”功能,这时候,教师应该运用“soul”这个词汇进行解释,消除学生疑惑。另外,西方学生相信“evidencebase”(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但中医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实践医学,所以要把这种鸿沟逾越,就必须把中国文化讲述清楚。如讲血证时讲到”血见黑即止“时,学生对中医的”法象比类“很难理解,这时就要求给予图片,ppt等构图展示血结痂等形象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

3讲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要使学生对内容繁多、枯燥乏味、容易混淆、难记易忘的中医学发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在注重教态仪表和内容科学性的同时,充分调动讲授言行,做到语言精炼谐趣,声调抑扬顿挫,动作驰张有度。尽量穿插一些有关药物的命名、传说、故事及医案等内容,用歌诀式、提纲式、谐趣式、相声式的生动言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使其“如坐春风中”。如概述麻黄性味功效,若只按教材“麻黄、辛微苦温,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平叙,学生则感乏味难记,改用“妈忙得真辛苦,热得汗流满面,气急流尿”这相应的谐趣语言一说,学生在哄然一笑之余亦记住了麻黄的药效特点。又如解释其“利水消肿”的机理,若只说“肺为华盖,麻黄可开肺郁,通调水道而利水”,虽道理充足,但不易记忆,而再用“提壶揭盖”这斟茶的生活常识作比喻,就通俗易懂得多了。例如茯苓“上宁(心),中健(脾),下利(水),则福临也”;威灵仙“威喻其性——猛急,灵喻其效——灵验,仙喻其神耳——善行”;何首乌——乌须发;坤草——益母;木通——三通;防风——四防;五倍子——五止;防己提防己土(脾)受邪之病;鬼督邮(徐长卿)——专治邪病(奇难杂症);定风草(天麻)——息风止痉,以及“望梅止渴”;“骄皇帝冷食惹病,蓝采和室悬丁香”;“征战人苦染怪疾,车前草巧应奇功”等等。只有使学生兴趣盎然,方能专注听讲,畅开心扉,接受知识,开发智力。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4适当开展病例讨论课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力求教学相长

适当的讨论课和病例教学,可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气氛,既促使教师必须充分准备,以应说理解疑,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勇于争辨,从而拓宽探索思路,集思广益,优化解疑方法,加深对概念及疑点、难点的理解,进一步增强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达到教学相长。

讨论课,多安排在上完几个相关章节或总复习阶段进行。如讲授完血证、汗证、内伤发热后,开展病例的专题讨论。又如在总复习阶段,可按治气病、血病、津液病、热证,寒证、风证的各类药物,进行比较归纳式的讨论。这既可促使学生认真复习,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所学知识,亦为今后临床的辨证选药组方,提供了较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案例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开篇以病例切入,指导学生阅读摘录古典医药著作和现代中药研究文献资料,来解决病例问题,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学到更多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既巩固充实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乃致诱发其创造性的思维。

总而言之,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全英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只要在重视实施启发式、比较归纳式等教学法的同时,积极讲求教学艺术,在重点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兽医内科学教学的内容及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