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8-08 12:22:44

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黄家湖大学城(主要是武汉科技大学及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实态调研,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周边商业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城郊 高校 商业空间 设计 策略

1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1消费的个别差异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此外,各个行业之间的收入级差较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其家庭结构的不同使得消费程度和消费种类的差异性十分明显。

1.2消费的种类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有了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种类也愈来愈多,校园内的散布式商业网点无法满足他们衣、食、住、行、用以及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1.3时尚快消产品为主导

现如今的大学生是站在时代前沿,标新立异,追求着时尚的一个群体。这种追求自我,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消费上的反应就是时尚快消类商品受到热捧。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他们的消费思考时间更短,而且更新频率较快,基本上有了新一代的产品就会抛弃上一代,而不是以产品能否使用为首要考量。

1.4消费的超前性与从众性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多,父母对他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使其养成出手阔绰、挥霍浪费的习惯,甚至于提前将生活费透支使用。而大学生又基本处于群体生活之中,个性敏感且有较强的虚荣心,从而容易引发攀比新历,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

2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现状

2.1稳定的消费群体

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消费对象主要包括城郊大学园区内的师生和周边居住区的居民,而这一人群的学习、工作甚至于生活的环境就处于周边商业的辐射范围内,由于长期的交流和消费行为,使其与商业的经营者彼此互相了解、熟悉。同时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此类商业对于周边人群而言消费十分便利。这些因素都使得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人群消费产生依赖性,从而产生稳定的消费群体。

2.2消费需求量大面广

城郊大学园区内有大量的大学生和教职工,而城郊大学园区的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数量也比较庞大。因此在这块区域中产生了人口密度大,消费集中的可观消费人群。

2.3一定的消费心理倾向

虽然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消费对象种类较多,但最主要的仍是城郊大学园区的大学生。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这一消费人群有着消费多样化、快速消费和从中消费的心理倾向。

3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过去的大学校园或校区规划设计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周边商业空间的发展情况,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郊大学园区建成,其周边的附属商业空间也进而自然产生。但此类商业建筑大部分是由以往的校园周边商业摊点自发成长形成的,由于之前规划控制的缺失,导致现如今的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布局问题频出。例如,有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网点距离校园或学生宿舍区较远,可达性差;又如,有的商业建筑完全是商人唯利是图,在是原生的其他功能空间上强行改造,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功能不适用的缺陷。事实上,直到如今,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常被城市规划视作“违建”建筑。随着越来越多的周边小吃街等商业摊点被迫消亡又顽强地再生可以看出,城郊高效的确需要适当的商业空间作为学校内部商业的有益补充,然而这些建筑又因为乱搭乱建,毫无规章制度可言而给当地社区及校园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大部分的城郊大学园区在规划初始,并没有考虑其周边商业空间的设计,导致难以吸引大规模的商业投资,大部分还是个体户和小商户为主要业态,难以有长远的发展前途,随着城市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如地铁的修建),反而减弱了城郊大学园区对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2综合治理的缺乏

正是由于前文所述,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在城郊大学园区中的学校出入口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商贩,尤其是在早中晚的餐点时间愈发密集。这些大量的商贩拥挤在交通要道之上,导致机动车交通的不便;而大量的人流也随之带来安全隐患。正是管理部门对于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管理缺失,导致流动摊贩大量集中于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同是折损了城郊大学园区的形象。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形成是自发的,无前期规划,导致各商业空间随意布置,功能交叉或过于分散难以聚集成型,给周边人群带来不便;而管理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令人忧虑的建筑环境和卫生条件,以及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

3.3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3.3.1经营项目重复如前文分析可知大学生的消费存在明显的倾向,但同时也不可忽略个体间的差异性和消费的多样性。而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商家并没有着眼于此,而是一味追捧销量高的商品,对于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却并不敏感,由于缺少科学的经营思维,导致大量商家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比如一窝蜂地开设奶茶店)。

3.3.2空间细节设计差人对于商业空间的需求是多层面的,不仅有生理上的需求,即可以满足使用上的方便快捷;而且有心理上的需求,即可以达到舒适惬意。除了商品类型外,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并没有足够重视心理需求,环境设计非常简陋,基本没有任何的交往空间等。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地区处于城市和校园的交汇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所忽略,形成了双重边缘区域,所以其周边商业多半都属于自发形成的,并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一些原生问题很难根治。

4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更新与规划建设建议

4.1扎根校园,环境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城郊大学园区的发展正向着绿色、开放、低碳、强调“在地性”等方向展,大学校园长期给人以幽静的书香门第的印象,师生受过高等教育,人文素养较高。因而周边的商业空间应以此为依托扎根于校园文化,巧妙利用城郊大学园区周边的水域、绿化、植被、坡道等自然资源,打造出与大学校园文化底蕴相通的、怡人的周边商业空间。

4.2强化个性设计

经过调查得知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并不十分富足,主要依靠父母,在消费时并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商业空间中的室内装修不需要走华丽路线。反而商业空间中的个性化气息或免费的公共空间提供可以更加吸引他们,增加消费的机会。因此,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设计应该强化个性,具有前卫和时尚的元素,注重人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4.3商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在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商业空间布局的随意性和其进而导致的周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之道,应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入手,即城市规划定位和校园规划设计相结合。不过,大拆大建并非首选:在微观层面上,拆除城郊大学园区原生态的、小规模的、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将会导致原有的亲切、怡人的空间氛围逐步消亡;在宏观层面上,则将导致城市中的商业空间形式种类减少,城市的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在商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过程中仍应以多样性和小规模为首要原则。

参考文献

[1]裴来虎.武汉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谢超.大学新校区商业服务空间体系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马斌.高校商业服务设施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为例[D].同济大学,2005.

[4]乔晓英.大学周边商业环境治理效应分析———山西师大周边餐饮业的调查[J].现代交际,2015(07).

[5]高长海.大学园区催生的微区域商业结构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活园区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作者:肖遥 周百灵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上一篇:家具设计中的材质混搭研究 下一篇:因果关系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