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遗珠沉默寂灭

时间:2022-08-07 09:01:35

无论是噪音音乐艺术还是工业噪音声响,二者的共性之一便是都抛却了传统、常规的音乐要素,在不讲求旋律和节奏的前提下,以音色的表现及整体的繁杂编排而出奇制胜,在这方面,来自意大利的工业噪音乐手Maurizio Bianchi(下称MB)就是一个尤为明显的优秀代表。在诸多的工业噪音/噪音乐手之中,他在手法和音色上的神秘奇特个性,最终使得自己在庞杂的工业噪音乐手的行列里面脱颖而出。直至今日,MB特立独行的率真性情仍为众多的独立乐迷们所津津乐道。

从工业噪音运动(Industrial Movement)到后工业噪音(Post Industrial),工业噪音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繁殖出了一个全球性错综复杂的网络链条。在各个工业噪音大家族(以TG和EN为首)于自身体系内部开始各自独立延伸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地也顺时诞生出了数量庞大、各具千秋的工业噪音乐手。在这些浩如繁星的乐手名单中,MB便是其中的一位神秘不速之客,这不仅体现在他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和低调作风上,而且在工业噪音甚至后工业噪音的领域之内,MB的代表地位也照例无者可及,少人能撼。

MB自1979年开始进行音乐创作,最初,其大量作品几乎全部都是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厂牌以Tape形式限量进行发表,尽管后来在上世纪9。年代,其中的数张专辑被一些独立作坊和先锋实验厂牌以CD形式进行了再版发行,但居然仍是Limited Edition!不禁令人咋舌!!因此若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在今天已经几乎不可能寻觅/购买/收藏到他的音乐作品专辑。

由于受到语言和各个国家唱片产业数量规模的限制,工业噪音的资讯和信息传播范围是极其有限的,除英美两地以外,别国的许多乐手以及他们的音乐作品在今天依然不为广大的工业噪音粉丝们所熟知,当然,除去国家,语言、地域和信息覆盖承载量等诸数原由之外,各路乐手之间大相径庭甚至让人不可理解,摸不到头绪辨不着北的古怪行踪,也是造成此等“陌路两不知”局面的缘故之一。仅拿此篇稿件的主角MB来说,就无非是这方面一个再典型不过的活例了。从1979年到1984年,MB先后以本名和Sacher-Pelz,Leibstandarte SS MB等化名出版了多张声音作品辑:1984年至1998年之间,MB玩起了“人间蒸发,的系列大法,基本上停止了创作,但在1998年之后,他却不仅以作品三部曲的形式使自己重新回归本位,并且最近这几年,他还同日本声音艺术家Aube勾打联环,碰得火热,两人不单共同参与创作、合作录音,联手发表专辑,而且Aube本人还分别以《Reworks Maurizlo Bianchi Vol.1》和《Reworks Maurizio Bianchi Vol.2》这两张唱片的名义,对MB的声音作品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自我诠释和重新演绎:不过,你也可以把它看作“Aube以MB的声音作品为音源”所做的两次“调变与整合”。

在笔者对MB为数有限的聆听经验中。1992年由名厂Dark Viny所发行的《Aktivitat》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从中,我们也可捕风捉影地意识到Whitehouse以及工业噪音鼻祖Throbbing Gristle对MB的深远启迪影响。在《Aktivitat》内里,隐蔽着由MB本人亲自操刀的四首无名稀罕珍作(该四首作品据说在此之前从未进行过发表,因此其弥足之度可想而知)。在极度混乱的污浊音色的掩身下,大量的调变和成堆的叠加营造出了杂乱纷扰的声音效果,再结合上各种深具工业味道的声响素材,其作品本身的效果自会渡上一层“工业声响和噪音音乐”难分伯仲的独特运思。“Parts One”在如泥流沙石的浓厚效果叠加背后,呈现出来的是MB一以贯之的层次递进以及一气呵成的大度表现张力,音色虽显混浊粗糙,但却有着另外一种“难以言传,只可心意”的丰富表现和内在情愫;“Parts Two”则继续在混浊的音色中高速前进。大量的人声采样隐藏在了声响效果本身的背后,从而被扭曲成了“噪音”本身的一个浓重元素,音效声能异常的特别;“Parts Three,的作品整体风格介于日式暴烈噪音与后工业噪音之间,其声音密度在巨大的噪音背后依然保留着后工业噪音那专属性的整体结构和严谨端倪,缓慢沉稳,但却力大无穷,不可抵御;“Parts Four”,是最后的压轴,也是最能明显体现出MB本身音乐风貌的一首显山露水之作,音色繁多粗糙,但在相互覆盖式的递进和推行中,混浊的噪音墙自然生成了一面深不见底的万丈渊潭。

2006年,日本噪音乐手MSBR去了天国,为纪念这位英雄超人,MB在一套名为“Tribute To Koji Tano,的10CD合辑中(事实上,该套合辑只是以MP3的形式进行了公开发表,而并非实际的CD原盘套装,乐迷们可以到相关的网页上去下载这套合辑),以一曲长达14分零17秒的“OTOKOJI”力压群霸,声震群雄,从而再一次让人们领略到了他那典型的“夹杂着干燥沙石的泥石流”的噪音景观――层层递进杀无赦,滚滚声浪灭顶灾!

2007年,MB于Shasha Records发表了最新唱片《THE INDUSTRIOUSTUBAL-CAIN》,这次,飞沙走石的壮观声景没有闪现在我耳边,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座宛如迷宫般蜿蜒、盘旋、阴冷、幽暗的“工业冷殿”,一切,均在缓慢中稳妥前行。虽然本专辑全球限量仅仅100张,而且一律手写编号,颇为珍贵,但是说实话,它内里的声音并未带给我过多的惊喜和愉悦。

上一篇:重型有色毒蘑 下一篇:在涂满油彩的地面上翻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