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玩转文化创意新领域

时间:2022-08-07 04:44:46

“少林功夫”玩转文化创意新领域

9999元一套的《中国少林寺》、360元一身的分领禅修服,88元一件的不动心果盘,如今,只需点击鼠标你就能轻松买到这些“少林寺商品”。这个名叫“少林欢喜地”网店让这些原本属于古老寺院深处的“特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这是深远悠久的少林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商业理念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少林欢喜地有限公司店铺事业部负责人钱先生说:“文化产品只是传播少林文化的一个载体。销售这些代表少林文化的产品,是为了让少林文化更好更广地传播。”

授禅也可售禅也罢,且看“少林欢喜地”如何在商业文化领域玩转“少林功夫”。

商标侵权 注册全由“被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千五百年来,静谧的嵩山山坳,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以禅、武、医扬名于世,形成了包括禅学、武学、医学等多元化的少林文化体系,而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嵩山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之一。

就在少林文化声名鹤起被世界所知的时候,看似繁华的背后,却隐藏了巨大的危机。“少林!少林!”一少林武僧扔出暗器,另一人接住一看,大喝一声: “少林火腿肠”。 相信很多河南人对这则90年代“少林火腿肠”广告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当年,这起国内宗教寺院名誉侵权第一案将一向隐于深山幽谷中的少林寺第一次推向了市场经济的风潮浪尖。

不食荤腥的少林寺僧人竟被塑造成火腿肠的代言人,显然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侮辱。这场“基于宗教感情考虑”的官司苦战两年半,少林寺虽然胜诉,却没有追溯到这家食品厂注册使用“少林”商标这一源头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商家看中了“少林”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之后抢注“少林”商标的狂潮愈演愈烈,甚至一些国外的商家都大量抢注了以“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甚至包括“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拳”、“少林全套功夫”等商标。

商标维权,刻不容缓。此时,由河南省文化厅的一位干部牵头,少林寺投资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只有有了法人这个身份,少林寺才可依法对少林和少林寺进行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至今日,少林寺已经注册45大类200多个商标。

然而,光注册不使用,可谓是一种浪费。随后,“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让少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尝试着发展一些迎合宗教传统的项目,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便由此应运而生了。

店铺为媒 弘扬少林文化

“用最直接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与少林文化近距离接触,从而更好地理解少林文化,让这一悠久的中国文化精髓得以传承。”源于这个初衷,2008年5月,少林欢喜地淘宝店铺和少林寺内的实体店铺相继开张。

“寺庙这么可以进行商业经营?”“与时代接轨,才能更好地弘扬少林文化。”一时间,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其实,这种现代商业和文化传播相互结合的方式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可口可乐经过几百年的产业发展俨然已成为一种深厚的美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宣扬;拥有素食馆、博物馆、大学等一系列产业的台湾佛光山;长期以来开发环保的佛学用品及拥有庞大义工体系的台湾慈济都算是佛教界的先行者。

然而,与众人想象的不同,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里的所有员工不是寺院内的僧侣,只是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少林迷”。这群热爱少林文化的人致力于借助现代化的商业手段,秉持少林寺慈悲、智慧、和平的精神,让少林寺“禅武医”的传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比如,散发纯净檀香气息、营造禅意氛围的香灯供佛木烛台是追溯少林禅宗本源的特色产品;表达纯真、努力特质的铁头功书档,在传统文化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时尚新颖,十分适合年轻的消费者。时至中秋时分,少林中秋月饼迎季上市。此外,店中还特别设了“少林创意平台”这一版块,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出现……这一系列的产品和推广将佛法禅意悄然融入了人们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中,少林元素走进了众人的日常生活。

较于网络店铺,位于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欢喜地实体店更有优势,其产品+体验馆的经营模式让那里更像一个少林文化的深度体验营。人们在这里除了可以购买一系列少林文化产品外,还能品尝到少林特色禅露素食。实体店内还专门设有少林文化禅修及功夫和少林茶席免费体验场所,由法师带领参观少林寺、讲解佛门礼仪,观看少林文化片、品少林禅茶、授少林禅修,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让少林文化深入人心。

千佛十善 只因心怀慈悲

少林文化,中国禅宗文化的起源,讲究慈悲为怀。哪怕少林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武与医的本源也在于强身健体、扶弱济贫。从古至今,少林寺一向是慈善的领头人。

由此,在开店之初,“少林欢喜地”即定下了三项慈善方针:1%,每一百元的营业额中,都有一元用以救济孤儿;5%,每百分之五的税前盈余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0,每年的库存盈余都将协同厂商用于贫苦地区的物质支援。

虽是创业之初,一切都需要不断投入,但为了帮助河南部分地区贫穷困顿的老百姓,“少林欢喜地”始终在尽可能地调动闲余人力,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如这次中秋节的月饼包装摒弃了常有的华丽包装,全部采用手工编织的植物编织盒。这种草编盒虽然价格偏贵,但却环保,而且还能让农间的村妇们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编织,以增加收入、补贴家用。

“少林慈善基金会”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认养了1000多名孤儿,并专门请了老师和保姆料理他们的生活。闻此消息,“少林欢喜地”也积极参与到这个慈善活动中来,充当义务平台,将各地的善款转给需要帮助的人。

“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一直不断地反省,我们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我们宣传少林文化的初衷。庆幸的是,自觉现在还没有。”钱先生说这句时,带着几分欣慰。

出售禅意产品,更传递禅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今后会出现更多愿意了解少林文化、喜欢少林传统用品及衍生产品的人。

如果你也想开一家文化特色店――

1、出奇制胜,挖掘特色

虽然世界已是一个地球村的概念,但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依然令人向往。带有文化底蕴的这类商品自然销路不错。留心观察、挖掘本地的特色产品,也许商机就在身边。

2、创意设计,展现新意

悠久历史赋予商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巧用创意,令传统产品焕发新的魅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经营特色店铺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3、多元经营,齐头并进

销售文化产品不但是项商业活动,更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售卖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尝试着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既能弘扬当地文化,又能推广自己的店铺,何乐而不为?

上一篇:烹饪Q&A 下一篇:当女明星遭遇贪财“倒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