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47例

时间:2022-08-07 03:24:36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中药成方-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脑脉泰等,并配合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相同西药基础上加用成方补阳还五汤,具体辩证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37-02

目前,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诊治脑血管病的水平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往往忽视了患者恢复期的治疗,很多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患病前相比明显下降,甚至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生活负担和经济负担[1]。因此,尽快地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后遗症,促进其各项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脑梗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常见类型,中医属“中风”范畴,临床常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偏身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恢复较慢[2]。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其病机乃气虚、火旺、风痰、血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发病[3]。该病多发于“实”,归于“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阻络,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4]。及早采取活血益气,熄风化痰,通络舒筋等方法辨证论治,会使患者的后遗症尽快康复。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的成方补阳还五汤,是通过舒筋活络,益气活血治疗脑梗塞的代表方。为探讨运用中药成方-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该研究就是在临床诊治脑梗塞恢复期的过程中,采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辩证加减治疗2009年9月―2012年3月期间脑梗塞恢复期47例,并设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来自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诊断标准[5],并由影像学确诊为脑梗塞。其中男49 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5.83 )岁;随机分成2组。病程21~65 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全部患者给以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脑脉泰等治疗,并配合降压药治疗。1个月为 1个疗程,连服 3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120 g ,当归6 g,桃仁6 g、红花6 g、川芎9 g、赤芍5 g、地龙9 g。若上肢不遂为主,则加桑枝、桂枝等温经通络。下肢不遂严重者,可加杜仲、牛膝等补益肝肾。语言不利者加远志、郁金、石菖蒲开窍化痰,兼有口眼歪斜者可加全蝎、生僵蚕、白附子,伴头晕耳鸣者加蔓荆子、、石决明。具体根据病人症状加减用药。用法: 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15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4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症状基本消失,不需要搀扶可独立行走,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完全自理,恢复工作能力,肌力Ⅴ级。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瘫痪基本恢复,能独立行走,肌力恢复至Ⅲ~Ⅳ级。有效:主要症状好转,肌力恢复至Ⅰ~Ⅱ级。无效:症状无好转,患肢肌力恢复情况无进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 2个疗程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3,P

表1 两组脑梗塞恢复期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633,P

3 讨论

脑梗塞急性期过后,常有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以至于产生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性疾病,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该研究着重探讨脑梗塞后遗症加用中药成方辩证施治,对尽快恢复患者肢体、运动、语言、情感等功能障碍的促进作用[6]。该研究中所观察86例患者均经西医临床确诊为脑梗塞,治疗组47例在西医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总有效率89.36%,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认为,脑梗塞属于“中风”范畴,其恢复期病理机制均为正气亏虚、劳倦内伤、脾失健运、痰浊阻络、脑失所养,属虚实夹杂之症[7]。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周流全身,瘀祛络通。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赤芍活血行气、解瘀止痛。地龙搜风通络除痹[8]。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强心作用,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还能清除自由基,抗生物氧化。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另外红花可改善微循环,红花黄素还能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数目,使血流加速,血细胞聚集减轻。桃仁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等作用。地龙具有促纤溶和抗凝作用外还有降压作用。当归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保护红细胞膜、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且与黄芪同用时可协同增强此类作用。川芎、赤芍可提高血清中NO水平,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动脉壁细胞内自由基活性降低。诸药合用,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促进出血和渗出物的吸收,加快脑组织的再生和修复[9]。此乃治疗本病的药理学基础。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只有气血和顺畅通,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运行。本症早期多有风、火、痰、血瘀,但气虚血滞贯之始终,加之脑梗塞多病久伤及筋脉,故用益气活血法,治本以气旺使血行,治标以瘀祛让络通,标本兼治,相得益彰,使补气不而壅滞,活血不而伤正[10]。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各种功能障碍的尽快恢复,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Sritipsukho P,Riewpaiboon A,Chaiyawat P,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hom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for Thai stroke patients[J]. J Med Assoc Thai,2010,93(7):262.

[2] 贾微,马艳君,丘慰,等.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近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14(4):50-51.

[3] 黄敏,谢建祥.血瘀证目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4):266-267.

[4] 张民,涂悦,程世翔,等.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3):131-134.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146

[6] 马露娜. 早期康复治疗和心理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92-1393.

[7] 李建东,郭宏敏.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1(5):241-243.

[8] 周松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J].浙

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52-654.

[9] Luo Yuner, Shi Yihua ,Huang Xuming.The six tastes glutinous rehmannia pill gathered makes up positive also five soup treatment stroke sequel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J].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ion Medicine,2011,2(1):96-100.

[10] 黄文仲.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182例[J].陕西中医,2003,24(2):30-131.

(收稿日期:2013-04-22)

上一篇: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 下一篇:刍议脑血管介入术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