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贝雅的创作思想研究

时间:2022-08-07 03:04:21

莫里斯贝雅的创作思想研究

摘要:回首20世纪的世界舞蹈发展史,可以说是艺术大家辈出、著名作品云集,而最能引起众人注意力的便是法国著名舞蹈编导大师莫里斯・贝雅。莫里斯・贝雅,这个为后世所慨叹的艺术大家,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和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力、影响力,感染着一代代的舞蹈爱好者。论文以其贡献作为研究出发点,细致入微地分析其创作思想。

关键词:舞蹈;莫里斯・贝雅;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55-02

莫里斯在舞蹈发展过程中作出的贡献并不能用固定的程式或规则来总结或整合归纳,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以无形的舞蹈编排方式创造出了有型的舞蹈作品,而其中所用的手法不拘一格。

一、舞蹈的功能

舞蹈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升华。

1.认识功能。追溯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是人类生活劳作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生活背景也就会产生相类似的舞蹈艺术。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是单方面存在的,舞蹈在受到生活影响的同时又作用于社会,并将社会的整体面貌通过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清晰地展现出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尽管舞蹈的发展脉络仅是舞蹈自身的一个发展历程,但它却是一面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舞蹈,我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发现,每个时代人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细节。这种历史场景的再现就是舞蹈所具备的认识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使舞蹈演员了解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依靠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传递给观众。

2.审美功能。审美,是舞蹈不可小觑的一个重要功能。作为一种凸显人体美的肢体艺术,它不仅强调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美,更要求舞蹈演员做到姿态美、线条美、韵律美等。而这一系列“美”的标准都要求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应达到较高的水平。舞蹈演员通过自身优美的舞姿将多种多样美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音乐、舞姿以及具体的舞蹈情节等作品元素与观赏者达到共鸣,在潜移默化的表演与欣赏中使他们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与性格,从而更深刻地感知剧情中主人公崇高的艺术形象与姣好的性格以及舞蹈作品中的各种形式的“美”。

3.教育功能。舞蹈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美育功能,也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教育功能,这一点又是舞蹈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美育功能,就是舞蹈的审美教育,即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及舞蹈演员自身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教育功能与专业文化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差异,它并非依据某种道德原则以某种抽象意义为目的的简单说教,而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道德文化知识表达出来,使人们在情感上受到震撼,由内心长生与作品思想达到一致的崇高情愫,从而达到教育的功能,以此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及美的享受。莫里斯尤其看重这一点,他不仅在作品中将人性真实的一面透过人类的肢体语言得以再现,同时使世间的真、善、美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二、社会功能大于审美功能

通过对舞蹈功能的认识,我们清晰地看到,舞蹈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远大于审美功能。莫里斯的工作宗旨也依旧如此。利用舞蹈的社会功能力争感化观众的情感,从而引导其进入一个正规、正常的生活轨迹和心理轨迹。而这种力量是舞蹈演员肢体的外化与情感的内诱所引导出来的,是外在形式与具体内涵的一个凝聚。舞蹈在现实生活之中脱离而出,也是社会内容与形式的一种感性反映,在舞蹈作品中可以真正地体现出社会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舞蹈在真、善、美这一艺术原则的指导下,对社会及个人都起到了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赋予芭蕾舞宗教意义

在莫里斯看来,舞蹈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受到佛洛伊德学说、尼采的悲剧理论以及东方佛教的神秘主义学说的影响,他更认同舞蹈的第一本质是宗教的。这点在莫里斯的芭蕾舞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其主题真正揭示人精神深处的宗教,并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幻化精神的本质所在。因而,莫里斯所编导的芭蕾舞自然成为一种宗教集体形式,并用现代的舞蹈方式将原始的祭奠形式转换成一种现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以此来打动观众的内心。莫里斯用这种特殊的舞蹈方式,把宗教的深刻内涵寄托在舞蹈作品中,唤起人们内心的触动,因而就有了“芭蕾就是祈祷精神不死的心灵弥撒”。例如,他极富代表性的作品《春之祭》,特文斯基认为以宗教活动为主题,作品题材内容的描述记载了偶像崇拜的祭祀形式,类似于原始宗教活动的舞蹈、诗歌赞颂以及祭祀的一些具体细节。俄罗斯的斯拉夫族很早就有原始宗教的一些记录,在这些记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斯拉夫族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拜和热爱,这一点与《春之祭》的作曲家描述基本吻合。这一切足以证明《春之祭》本身就就是取材于斯拉夫族宗教活动的音乐作品。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题材源自于原始宗教仪式,那么,如何将这些文化流传元素赋予在舞蹈表演之中,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宗教仪式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呢?莫里斯就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艺术编排。在表面上看,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与优秀的舞蹈演员是分不开的,但深入幕后会发现,舞蹈编导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他是舞蹈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舞蹈编导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要用舞蹈的形象、艺术的手法把生活的动态细致微妙地传达给观众,并将其高尚的思想情感灌输给观众。

1.追求作品艺术本真。舞蹈作品中深厚的思想内涵、高深的认识深度都是从何而来呢?这些都是舞蹈编导们在生活中的发现与观察得来的不易之“财”。真正对生活有细腻的观察与真切的体验,并在体验与观察中完成艺术的创造,这才是舞蹈编导们得以塑造优秀艺术形象的前提与保障。舞蹈编导们对生活的感悟,都是经过仔细思索将其寄托在对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对于观众来说,对舞蹈的最初感受莫过于是对舞蹈动作的视觉欣赏,从而为内心精神层面的升华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铺垫。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品,其成功往往在于“真”,但这样的“真”却是经过艺术家们改造过的,在观众面前又与生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共同点以引起人们对生活的不尽感悟,以艺术的方式联系生活的种种;而差异性则是让观众在对比中理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莫里斯最大的本领在于他懂得如何把生命中的事物带入艺术,而又将艺术本真还原给生活。观众就是在这样的交织的角度下,寻求到了自身精神需求,从而达到了艺术乃至生命的共鸣。

2.追求思想内涵的至高点。一部舞蹈作品,除了需要有完整的情节脉络、技术水平高超的舞蹈演员,最不能少的就是作品圆润饱满的思想内涵。思想内涵的深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思想”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舞蹈以人体承载着舞蹈的重要部分,通过肢体语言的转化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形态。舞蹈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舞蹈形式既是对思想做出了具体的阐释;同时也是思想的又一结果。只有在舞蹈形式中囊括丰富思想内涵时,舞蹈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悼念舞蹈大师贝雅[EB/OL].百度.

[2]刘青弋.动感空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美]莫斯・坎宁汉.舞蹈家与舞蹈[M].美国马里恩:博亚尔斯出版社,1985.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5]王洪川.法国当代舞蹈[J].舞蹈,2002,(1).

[6]蒋琪儿.论舞蹈作品主题动机的准确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2).

[7]王洪川.法国当代舞蹈家贝雅[J].舞蹈,2002,(1).

[8]欧建平,叶进.永远的莫里斯贝雅[J].舞蹈,2008,(1).

作者简介:穆瑞鹰(1987-),男,回族,吉林吉林船营区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与技法研究。

上一篇: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及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 下一篇:也谈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