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但愿人长久

时间:2022-08-07 02:25:42

2007年静静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但在此间停留的365天,它却此起彼伏地呼啸着,很多公共事件,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扑面而来。事关每个人的生活、思维与视野。

我们在此选取了2007年度公共生活中3个最吸引眼球的事件和现象,作为对过去一年公共生活的记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升空、环保热议、奥运期待,每一样都承载着公众的梦想与现实。很凑巧的,这三个现象,似乎也暗合了国人“天时、地利、人和”的传统理想。时代在进步,思维在更新,科技在创新,我们期待有朝一日,所有梦想都能照进现实,世界和谐大同。

2007年,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中最令人兴奋的话题也许是“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升空。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吸收和解读是多方面的,从政治上看,它符合了渴望中国崛起的梦想:从科技上看,“嫦娥登月”有望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那样,带动本国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从经济等方面看,这是一次中国对太空领域开发和保护的举措。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公众在此事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发回的第一张照片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认为存在造假嫌疑,网友的非议激起了专家们的强烈反弹,称“希望国人,正直的国人尊重我们的劳动,尊重中国人的成果”。尽管出现了这样小小的插曲,但由此体现出来的国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官方的开放态度,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许。

同时,从审美角度讲,中国人对月亮有史以来距离最近的观察。从《诗经》里的“月出较兮,佼人僚兮”开始,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民间创造了无数动人传说。嫦娥奔月是中国最浪漫动人的神话,而吴刚伐桂哲理意味十足,和希腊神话中不停推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交相辉映。在中国文化中,月亮以其阴柔的属性(太阴)被视情(月老、红绳)和团圆的象征。中国人的登月冲动从来都没有停息,坡的“我欲乘风归去”正是这种心理精妙的写照。

按照发展计划,嫦娥一号升空只是计划的第一步,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载人登月。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希望中国登上月球的是一位女性宇航员,那才算是“嫦娥奔月”。

上一篇:冰川腹地神秘的萨满之舞 下一篇:做一条有旺盛求知欲的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