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中宽松婚姻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2-08-07 02:09:27

婚姻家庭中宽松婚姻的社会学分析

【摘 要】关于婚姻是否违背人的天性的争论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世上没有比所谓人的天性更加矛盾的东西了。每人最好对自己提出一个具体得多的问题:你更想要什么?如果是安宁,你就结婚;如果是自由,你就独身。自由和安宁能否两全其美呢?有人设计了一个方案,名曰开放的婚姻。然而,婚姻无非就是给自由设置一道门栏,在实际生活中,它也许关得严,也许关不严,但好歹得有。没有这道门栏,完全开放,就不成其为婚姻了。婚姻本质上不可能承认当事人有越出门栏的自由,必然把婚外恋和婚外性关系视作犯规行为。当然,犯规未必导致婚姻破裂,单几乎肯定破坏安宁。

【关键词】社会学;婚姻家庭;宽松婚姻

一、婚姻之间的距离

结婚是一个信号,表明两个人如胶似漆仿佛成了一体的热恋有它的极限,然后就要降温,适当拉开距离,重新成为两个独立的人,携起手来走人生的路。然而,人们往往误解了这个信号,反而以为结了婚更是一体了,结果纠纷不断。如果说短暂的分离促进爱情,长久的分离扼杀爱情,那么,结婚倒是比不结婚占据着一个有利的地位,因为它本身是排除长久的分离的,我们只需要为它适当安排一些短暂的分离就行了。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婚姻之所以容易终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是爱情,相爱的人要亲密有间,即使结了婚,两个人仍应保持一个必要的距离。所谓必要的距离是指,个人仍应是独立的个人,并把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人予以尊重,两个人无论多么相爱,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可能变成同一个人。即使可能,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也是不可取的,弹性和灵性又是重要的两性关系的品格。

二、婚姻是两个自由个体之间的自愿联盟

两往,不论是恋爱、结婚还是某种亲密的友谊,都以保持适当距离为好,太封闭和太开放都不利于婚姻的维护。要使婚姻长久,就应该在忠诚与自由、限制与开放之间寻找一种适当的关系。难就难在把握好这个度,相信它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尺寸。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归根结底,婚姻是两个自由个体之间的自愿联盟,唯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能到达高质量的稳定和有创造力的长久。家庭生活本身具有一种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的自然趋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办法以确保一个婚姻绝对安全,在一切办法中,捆绑肯定是最糟糕的一种,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成全一个缺乏生机的平庸的婚姻,或者是一方或双方不甘平庸而使婚姻终于破裂。

有一种观念认为,相爱的夫妇间必须绝对忠诚,对各自的行为乃至思想不得有丝毫隐瞒,否则便亵渎了纯洁的爱和神圣的婚姻。问题在于,即使是极深笃的爱缘,或者说,正因为是极深笃的爱缘,乃至于白头偕老,共度人生,那么,在这漫长岁月中,个人怎么可能,又怎么应该没有自己的若干小秘密呢?爱情史上不乏忠贞的典范,但是,后人发掘的材料往往证实,在这类佳话与事实之间多半有着不小的出入。只要爱情本身是真实的,那么即使当事人有一些不愿为人知悉甚至不愿为自己爱人知悉的隐秘细节,也完全无损于这种真实性。无法设想,两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天长日久的情感生活,会是一条没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远不起波澜的平坦河流。倘这样,那肯定不是大自然中的河流,而只是人工修筑的水渠,倒反见其不真实了。

三、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

削弱婚姻容易造成的占有心理,双方更加尊重自己和对方的独立人格,提高婚姻的质量,及时淘汰劣质和变质婚姻,并且使这种淘汰和平实现,毋须经过大伤元气的离婚战;白头偕老仍然是可能的,且更加有权感到自豪,因为每一回都重新选择对方的行动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是出于始终如一的爱情,而非当今比比皆是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凑合。结婚和独身各有利弊,而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我不认为婚姻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但我也不认为婚姻会导致爱情的死亡。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既然如此,就不必可以追求或者拒绝婚姻的形式了。婚姻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对独处造成威胁。对于一个珍爱心灵生活的人来说,独处无疑是一种神圣的需要。不过,如果双方都能够领会此种需要,并且作出适当的安排,我相信是可以把婚姻对独处的威胁减低到最小限度的。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那种密不透风的婚姻来说,此话是真理,爱情在其中真是要被活埋致死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爱情已经死去,婚姻仍不解除,这是的婚姻便成了一座内有尸体的坟墓,尸体会继续腐烂,败坏固守其它的人的健康。仇人可以互相躲开,或者可以决一死战,在婚姻中都不能。明明是冤家,偏偏躲不开,也打不败,非朝夕相处不可。不幸的婚姻之所以可怕,就在于此。种种折磨足以摧垮最坚强的神经。

参考文献

[1]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2] 何建华.在矛盾中建构当代婚姻家庭伦理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0(04)

[3] 万力.试论爱情在我国婚姻家庭中的实现[J].社会主义研究,1986(06)

[4] 姚秀清.西方社会对婚姻家庭动荡的审视[J].中国妇运, 2000(10)

[5] 刘俐君.婚姻家庭的误区[J].民主与科学,1996(05)

[6] 谷秀峰.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07(10)

作者简介:郑奎娥(1990.10- ),山西永济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婚姻家庭与社会发展。

上一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下一篇:体育可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