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民办高职教育服务新余“三大产业”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7 01:42:07

新余民办高职教育服务新余“三大产业”对策研究

【摘要】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曾经被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誉为“新余现象”。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衔接,是衡量其教育质量一个很重要指标。围绕新余“三大产业”,应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育;“三大产业”;对策

新余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新钢公司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以赛维LDK公司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以江锂公司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等三大产业。新余市紧紧依托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招强引优,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步伐,提高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新余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余作为人口小市,人才资源相对不足。新余“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作为“新余现象”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培养更多的懂技术、懂管理,能为新余三大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摆在政府、企业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围绕新余民办高职教育服务新余三大产业找出对策,有利于使民办高职教育与企业很好地对接。

一、新余民办高职教育现状

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职业教育活动而成立的职业教育组织。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曾经被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誉为“新余现象”。截止2013年,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有三所,在校生3.6万余人,生源来自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教职工1000余人,共开设40余个高职专业,固定资产达5.9亿元,建成了全省唯一的职教园区。

二、新余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新余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目前形成了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

钢铁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以新钢公司为核心,2012年全市钢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00亿元。新能源产业是我市近年来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已形成了光伏产业、风电产业、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一大三小”格局,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余亿元。特别是光伏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新材料产业以电解镍和石英坩锅等为主要产品,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5亿元。三大产业构成了我市工业的支柱体系,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78%。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民生事业也取得了全面进步,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新余市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中各有一家上市公司,并且成为三大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未来将有机电、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上市,将进一步改善新余市产业结构,一批业绩优异、成长性良好、行业地位突出的龙头企业将有力引领新余市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三、新余民办高职教育服务新余三大产业采取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主导价值观与民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和角色弱化。新余市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曾被国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誉为“新余现象”,但从总体来看,新余市民办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服务地方三大产业力度不够。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速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融合

新余市大胆创新,推出以“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投入6000万元支持职业教育,将30%的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还为职业学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300元,学生在企业学徒期间每月可领取500元的政府补助。为提升职业教育创新成效,2010年6月,该市启动我省首个职教园区——江西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基地;同时鼓励并支持骨干示范性民办职业院校对其他院校进行兼并重组。目前,全市职业教育机构数量从两年前的53所整合至31所,已组建6个职业教育集团,并投资数亿元在企业建立了69个实习实训基地、80个教学工厂(车间),有10所职业院校到企业承包生产线,提供1万余个学生实训岗位。

该市推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速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融合,实现了“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生产合一”等五个合一,使企业用工需求和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近5年,新余的职业院校为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培养高素质员工2万余人,职校学生的就业率达98%,全市有17所职业院校与市内54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2.3万名在校学生与园区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各职业院校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立事业吸引人、感情留住人、待遇稳定人的用人机制。在人事上全面推行聘用制,在工资报酬上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高职低聘与低职高聘相结合,建立健全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管理体制。

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一是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完善事业吸引人、感情留住人、待遇稳定人的用人机制。二是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和学历进修,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培养一批国家、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三是拓宽职业院校师资补充渠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优秀应届毕业生和社会能工巧匠,鼓励职业院校以优惠条件引进一批紧缺专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四是鼓励公办与民办教师合理流动。允许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离退休教师到职业院校任教,其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不变。

(三)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企业是最了解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目前,新余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为促进职业院校与电商产业对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主动加强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沟通,或是通过市劳动部门、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于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搭建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2]刘爱平.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对位供给”[N].湖北日报理论周刊,2006-8-3.

[3]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4]冯俭.就业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之基[N].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07-12-5

基金项目:本论文来自2013年7月新余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课题《新余民办高职教育服务新余“三大产业”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3YGY028)

上一篇: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具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 下一篇:外语教师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学生为本